静态油气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1723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静态油气分离器,它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的损耗传动机构提供的动力而浪费能源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文杜利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内,两个穿孔圆柱筒组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底板上的进气口和壳体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相对应,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和油分离环,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隔板和第二穿孔圆柱筒,第二穿孔圆柱筒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外部动力达到高效分离的效果,从而节约能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具有阻力损失小、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等优点。(*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油气分离器。
技术介绍
燃气轮机的主轴密封系统是靠一定压力的空气进行密封,部分封严空气 通过密封装置进入润滑系统轴承腔,在轴承腔中空气与润滑油参混在一起形 成油气,在轴承腔与外界的通气管路上设置一油气分离器,把油气混合物中 的润滑油分离出来,以减少润滑油的消耗量,提高发动机的经济性,而经分 离后的气体将直接排入大气,并且排放的空气应满足环保要求。目前燃气轮 机通风系统中的油气分离器多采用离心式结构,借助传动机构提供动力产生 离心力以达到分离的目的,因此会损耗传动机构提供的动力,浪费了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的油气分离器存在的损耗传动机构提 供的动力而浪费能源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静态油气分离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静态油气分离器由壳体、两个穿孔圆柱筒组、文杜利管、过滤器、捕集器组、油分离环、盖、底槽、进气管接头、出气管接头、中心板、第二穿孔圆柱筒和两个排油管接头组成,所述壳体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和底槽口,所述壳体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捕集器组安装口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所述进气管接头安装在壳体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底板上的进气口相对应,所述底槽安装在壳体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相对应,所述壳体前端板上开有出气口,所述出气管接头安装在壳体前端板的外端面上,且与壳体前端板上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内和 文杜利管第二接口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底板上的进气 口和壳体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的下端穿过捕集 器组安装口固装在壳体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的上端通过盖与壳体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 过滤器和油分离环,所述捕集器组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之间的壳体内由左到 右依次安装有隔板和第二穿孔圆柱筒,所述隔板的下端与底槽固接且将壳体 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第二穿孔圆柱筒沿壳体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穿孔圆柱 筒的两端分别与壳体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固接,且第二穿孔圆柱筒的安装位置 位于底槽的上方并与壳体前端板上的出气口相对应,所述隔板两侧的底槽上 分别开有一个排油管接口,所述两个排油管接头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油管接 口内。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无需外部动 力达到高效分离的效果,从而节约能源。本技术还具有阻力损失小、 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修、使用时消除了受外部系统的结构限制、易 于管理、设备投资小、安全性能高、清洁效果好、提高锅炉热效率和应 用广泛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 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C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 图4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由壳体1、 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文杜利管3、过滤器4、捕集器组5、油分离环6、盖7、 底槽8、进气管接头9、出气管接头IO、中心板ll、第二穿孔圆柱筒14和两 个排油管接头13组成,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 1-1和 底槽口 1-2,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 1-3、 捕集器组安装口 1-4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所述进气管接头9安装在壳体 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 1-1相对应, 所述底槽8安装 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 1-2相对应,所述壳体1前端 板上开有出气口 1-6,所述出气管接头10安装在壳体1前端板的外端面上, 且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 1-6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 文杜利管第一接口 1-3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 1-5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 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1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 1-1和壳体1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 1-5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5的下端穿过捕集器组安装口 1-4固装在壳体1 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5的上端通过盖7与壳体1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 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 l-5之间的壳体l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4 和油分离环6,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 1-3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 到右依次安装有隔板11和第二穿孔圆柱筒14,所述隔板11的下端与底槽8 固接且将壳体1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第二穿孔圆柱筒14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 设置,第二穿孔圆柱筒1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固接,且第 二穿孔圆柱筒14的安装位置位于底槽8的上方并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 l-6相对应,所述隔板11两侧的底槽8上分别开有一个排油管接口 8-1,所述 两个排油管接头13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油管接口 8-1内。具体实施方式二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个 穿孔圆柱筒组2由一组相套装的第一穿孔圆柱筒2-1组成。如此设置,分离 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每组 第一穿孔圆柱筒2-l的数量为至少两个。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 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二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1和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第一 穿孔圆柱筒2-1的侧壁上开有多个孔2-3,所述多个孔2-3均沿第一穿孔圆柱 筒2-l的周向45。 120。之间的侧壁上开设。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 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1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相套装的两 个第一穿孔圆柱筒2-1上的孔2-3位于第一穿孔圆柱筒2-1的轴线2-2的两侧。 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四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六结合图2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的捕集器组5 由多个弯曲型板12组成,且所述多个弯曲型板12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平行 设置。如此设置,分离的效果更好。其它组成和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 相同。结合图1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首先油气混合物由进气管接头9进入油气分离器中的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中,利用了气流冲击和绕流时的惯性沉降作用将尺寸较大的油滴颗粒分离出来,并将尺寸较小的油滴颗粒凝结成尺寸较大的油滴颗粒,被分离出的润滑油由一个排油管接头13排出并回收;经过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之后的油气混合物进入文杜利管3,在文杜利管3内 的油滴颗粒被加速,然后又进入另一个穿孔圆柱筒组2内,经过穿孔圆柱筒 组2后,通过油分离环6进入过滤器4内,小油滴进行沉降,借助表面张力 的作用,凝结成比较大的油滴,然后再通过过滤器4后进入捕集器组5内, 利用气流绕流弯曲型板12时的惯性沉降作用对气流中的油滴进行再分离;最 后进入与出气管接头10连接的第二穿孔圆柱筒14后,气体经由出气管接头 IO排出,被分离出的润滑油经由另一个排油管接头13排出并回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静态油气分离器,它由壳体(1)、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文杜利管(3)、过滤器(4)、捕集器组(5)、油分离环(6)、盖(7)、底槽(8)、进气管接头(9)、出气管接头(10)、中心板(11)、第二穿孔圆柱筒(14)和两个排油管接头(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1-1)和底槽口(1-2),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捕集器组安装口(1-4)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所述进气管接头(9)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相对应,所述底槽(8)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1-2)相对应,所述壳体(1)前端板上开有出气口(1-6),所述出气管接头(10)安装在壳体(1)前端板的外端面上,且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1-6)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1)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和壳体(1)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5)的下端穿过捕集器组安装口(1-4)固装在壳体(1)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5)的上端通过盖(7)与壳体(1)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过滤器(4)和油分离环(6),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安装有隔板(11)和第二穿孔圆柱筒(14),所述隔板(11)的下端与底槽(8)固接且将壳体(1)分为两个腔室,所述第二穿孔圆柱筒(14)沿壳体(1)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二穿孔圆柱筒(14)的两端分别与壳体(1)的前端板和后端板固接,且第二穿孔圆柱筒(14)的安装位置位于底槽(8)的上方并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1-6)相对应,所述隔板(11)两侧的底槽(8)上分别开有一个排油管接口(8-1),所述两个排油管接头(13)分别安装在相应的排油管接口(8-1)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态油气分离器,它由壳体(1)、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文杜利管(3)、过滤器(4)、捕集器组(5)、油分离环(6)、盖(7)、底槽(8)、进气管接头(9)、出气管接头(10)、中心板(11)、第二穿孔圆柱筒(14)和两个排油管接头(1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底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进气口(1-1)和底槽口(1-2),所述壳体(1)的顶板上由左到右依次开有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捕集器组安装口(1-4)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所述进气管接头(9)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相对应,所述底槽(8)安装在壳体(1)底板的下端面上,且与底板上的底槽口(1-2)相对应,所述壳体(1)前端板上开有出气口(1-6),所述出气管接头(10)安装在壳体(1)前端板的外端面上,且与壳体(1)前端板上的出气口(1-6)相对应,所述文杜利管(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文杜利管第一接口(1-3)内和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内,所述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均与壳体(1)的顶板和底板固接,且两个穿孔圆柱筒组(2)的安装位置分别与壳体(1)底板上的进气口(1-1)和壳体(1)顶板上的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相对应,所述捕集器组(5)的下端穿过捕集器组安装口(1-4)固装在壳体(1)的底板上,所述捕集器组(5)的上端通过盖(7)与壳体(1)的顶板固接,所述捕集器组(5)与文杜利管第二接口(1-5)之间的壳体(1)内由左到右依次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斌李东明刘文文杨正薇李卓林枫付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三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