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品领域中的可降解和磁靶向给药的纳米胶囊及其制备方法,更具体指一种具有核、壳结构的载药的可降解的磁性纳米胶囊。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纳米药物的研究是药物研究中一个很有生命力的新方向,药物主要通过包封和吸附等方法载入纳米药物载体中。纳米技术用于药物研究,国外已进行了多年的工作,其粒径范围较宽,多在100~1000nm,称之为纳米粒(纳米球和纳米囊),较大的则称为微囊或微球。由于纳米药物的粒径比毛细血管直径(6~8μm)还小,因而可比较容易地进入人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中进行控制释放,大幅提高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它还具有许多常规药物所不具有的优点缓释药物,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半衰期,延长药物的作用时间;制成导向药物后作为“生物导弹”达到靶向输药至特定器官的目的;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减少药用量,减轻或消除毒副作用;提高药物的稳定性,有利于存储;改变膜运转机制,增加药物对生物膜的透过性,有利于药物透皮吸收及细胞内药效的发挥;增加药物溶解度。目前,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
中的应用前景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磁性纳米粒可以用于临床的磁共振成像,诊断各种疾病;磁性纳米粒也可作为磁性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药物的可生物降解型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为核/壳结构,壳层将核层包覆在其中;亲水性或水溶性药物形成核层;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构成壳层的连续相,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中构成壳层里的分散相,二者共同构成具有连续相和分散相结构的复合壳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负载药物的可生物降解型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为核/壳结构,壳层将核层包覆在其中;亲水性或水溶性药物形成核层;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构成壳层的连续相,磁性纳米颗粒分散于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中构成壳层里的分散相,二者共同构成具有连续相和分散相结构的复合壳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纳米胶囊的直径为50~2000纳米,壳层厚度为直径的1/7~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药物、可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及磁性纳米颗粒的质量比为800~5000∶1~80∶0.1~8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性或水溶性药物是基因、多肽、蛋白质、多核苷酸、遗传物质、肽核酸、染色体、他克莫司、阿霉素、丝裂霉素、柔红霉素或紫杉醇。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是聚乳酸、聚乙交酯、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聚氰基丙烯酸酯、聚氰基丙烯酸烷基酯、聚ε-己内酯及其共聚物,聚酸酐,聚β-羟基戊酸,聚二氧杂环己烷、聚对酞酸乙醋、聚羟基丁二酸、聚羟基丙二酸以及它们的共聚物中的一种或任意一种以上的混合物。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纳米颗粒是对表面进行修饰的憎水性的超顺磁性纳米氧化铁,粒径为5-50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纳米胶囊,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或乳化剂是烷基羧酸盐、烷基磺酸盐、烷基硫酸酯盐、烷基磷酸酯盐、季铵盐、烷基吡啶盐、胺盐、聚氧乙烯类化合物、聚乙烯醇、聚乙二醇、亚砜类化合物、氮氧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山,陈卫丰,崔秀环,冉丕鑫,刘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