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900404 阅读:5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其锅盖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泄压气动球阀、安全阀、手动排气阀、热电阻、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锅体外侧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锅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气动阀,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导热油闸阀,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锅体底部的加热盘管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的出口并联着第一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第一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的并联出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该煮锅的正压煮制时间缩短至40~50分钟,生产效率增加一倍;蒸汽耗量降低50%;彻底解决了煮制车间雾汽影响能见度的问题,降低了煮制车间行车等操作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蒸汽对车间内壁的腐蚀问题。(*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食品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容量煮锅。
技术介绍
目前,食品生产用大容量煮锅为常压煮锅,煮制时间约为110分钟,蒸汽需开启 110分钟,煮制时间长、生产能力低,蒸汽吨耗量大;煮制车间因煮制雾汽大造成行车腐蚀, 行车故障率升高,使用寿命缩短,影响生产的正常运行;操作区处在浓雾中给安全生产造成 严重隐患。同时,蒸汽对车间内壁造成腐蚀。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的食品生产用常压煮锅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导 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具体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包括锅体M和锅盖22,锅体M底部设有手动放料阀9,所 述锅盖22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4、泄压气动球阀5、安全阀6、手动排气阀7、热电阻 10、压力变送器11和压力表12 ;所述锅体M外侧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15,锅体M上部一侧 设有进料气动阀1,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导热油间阀3,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13, 磁翻板液位计13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液位计上接口阀21、液位计下接口阀20和液位 计接口阀8 ;锅体M底部的加热盘管15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间阀17,第二手动导热油闸 阀17的出口并联着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 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的并联出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19。所述锅体M外侧均布设有加热盘管,其底部均布设有加热盘管。本技术将常压蒸汽煮锅改为正压煮锅,正压煮制时间缩短至40 50分钟,生 产效率增加一倍;蒸汽开启30分钟,蒸汽耗量较之前降低50%,设备密封性好,产生蒸汽可 通过管道有序外排或回收利用;煮制车间雾汽影响能见度的长期遗留问题可彻底解决,降 低了煮制车间行车等操作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蒸汽对车间内壁的腐蚀问题;采用自动 控制,保证工艺的一致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减少人为因素对产品质量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说明。实施例参见图1,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包括锅体M和锅盖22,锅体M底部设有手动放料 阀9,所述锅盖22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4、泄压气动球阀5、安全阀6、手动排气阀7、热电阻10、压力变送器11和压力表12 ;所述锅体M外侧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15,锅体M 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气动阀1,且进料气动阀1下部设有手动进水阀25,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 导热油间阀3,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13,磁翻板液位计13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 有液位计上接口阀21、液位计下接口阀20和液位计接口阀8 ;锅体M底部的加热盘管15 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的出口并联着第一气动导热油球 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的并联出 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19。本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用于煮制葵花籽,煮瓜子量最大720kg,汤料水2. 2m3,煮制 时间40 45分钟左右,使用温度100 120°C,煮制汤料水中主要是饱和盐溶液,使用压力 0. 035 0. 04MPa (表压),传导介质为导热油,工作压力0. 4MPa (表压)。具体的使用操作步骤如下使用前检查确保全开第一手动导热油闸阀3和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第三手 动导热油闸阀19开启1/5 ;确保全开液位计上接口阀21、液位计下接口阀20,关闭液位计 接口阀8 ;导热油温度在230士 10°C,压力在0.4MPa (表压);1、确认手动放料阀9关闭,启动料液进料泵,同时进料气动阀1自动打开,开始向 锅体M内进料;2、料液注入到磁翻板液位计13上设定容量时,给进料泵一个停止信号,进料泵自 动停止运行,同时自动关闭进料气动阀1,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 自动开启,对锅内进行加热;3、向锅内装入吊笼,转动锅盖22到规定位置,锅盖22自动降落,绝缘隔离层气缸 14锁紧锅盖22 ;4、确认排气阀7关闭;5、当锅内压力达到0.03Mpa时,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自动关闭,继续煮制设定 时间;6、中途当锅内压力继续增加时,多余的压力由压力电动调节阀4自动排放,保持 锅内压力 0. 03-0. 035Mpa ;7、维持锅内压力0.035Mpa煮制结束后,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自动关闭,停止加执.y 、人 8、同时泄压气动球阀5缓慢地自动开启,开始泄压;9、当泄压到常压后,手动放料阀9打开,绝缘隔离层气缸14解锁,锅盖22被解锁 后,锅盖22自动升起,推开锅盖22,吊笼起锅;10、吊笼起锅后锅底手动放料阀9自动打开,同时放料泵自动运转,开始排放料 液;11、如果不排放料液,料液进料泵自动启动,同时进料气动阀1自动打开,开始补 料,料液注入到设定容量时,给进料泵一个停止信号,进料泵自动停止运行,同时自动关闭 进料气动阀1,进行下一锅的煮制;12、煮锅停止工作时,关闭进料气动阀1,手动打开进水阀25,向锅内注1/3清水, 手动放料阀9打开,关闭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19,转动锅盖22到规定位置,锅盖22自动降 落,绝缘隔离层气缸14锁紧锅盖22,切断一切电源和气源;13、煮锅系统控制自动控制、触控屏显示操作;14、每台煮锅现场需设置手动控制箱,便于手动控制。权利要求1.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包括锅体(24)和锅盖(22),锅体(24)底部设有手动放料阀 (9),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2)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4)、泄压气动球阀(5)、安全 阀(6)、手动排气阀(7)、热电阻(10)、压力变送器(11)和压力表(12);所述锅体(24)外侧 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15),锅体(24)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气动阀(1),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 导热油间阀(3),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13),磁翻板液位计(13)上部、下部和底部 分别设有液位计上接口阀(21)、液位计下接口阀(20)和液位计接口阀(8);锅体(24)底部 的加热盘管(15)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的出口并联 着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 气动导热油球阀(18)的并联出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1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24)外侧均布 设有加热盘管,其底部均布设有加热盘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其锅盖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泄压气动球阀、安全阀、手动排气阀、热电阻、压力变送器和压力表;锅体外侧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锅体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气动阀,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导热油闸阀,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锅体底部的加热盘管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的出口并联着第一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第一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的并联出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该煮锅的正压煮制时间缩短至40~50分钟,生产效率增加一倍;蒸汽耗量降低50%;彻底解决了煮制车间雾汽影响能见度的问题,降低了煮制车间行车等操作的安全隐患,同时解决了蒸汽对车间内壁的腐蚀问题。文档编号A23L1/01GK201898853SQ2010206819公开日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导热油加热压力煮锅,包括锅体(24)和锅盖(22),锅体(24)底部设有手动放料阀(9),其特征在于:所述锅盖(22)上分别设有压力电动调节阀(4)、泄压气动球阀(5)、安全阀(6)、手动排气阀(7)、热电阻(10)、压力变送器(11)和压力表(12);所述锅体(24)外侧和底部设有加热盘管(15),锅体(24)上部一侧设有进料气动阀(1),另一侧设有第一手动导热油闸阀(3),锅体侧壁上设有磁翻板液位计(13),磁翻板液位计(13)上部、下部和底部分别设有液位计上接口阀(21)、液位计下接口阀(20)和液位计接口阀(8);锅体(24)底部的加热盘管(15)上设有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第二手动导热油闸阀(17)的出口并联着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第一气动导热油球阀(2)和第二气动导热油球阀(18)的并联出口处设有第三手动导热油闸阀(19)。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先保
申请(专利权)人:洽洽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