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895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1)与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化学药物相比,长期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毒副作用小,不仅是单纯降低血糖浓度,而且能降低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预防高血脂,能保护心肌细胞,能改善肝功能,防止脂肪肝的形成;(2)与胰岛素治疗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胰岛素受体敏感性,使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降至正常水平,并且服药方便;(3)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是采用现代生物技术,通过植物细胞培养的方法来获取药物,保护了珍稀的雪莲植物,也解决了稀有药物植物来源有限的问题,并且能很好地保证产品的均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及其提取物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属于生物工程和中药现代化领域。
技术介绍
糖尿病是一组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的内分泌代谢疾病,以高血糖为其共同标志。因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所造成的糖、蛋白质、脂肪和继发的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它可以涉及全身各个系统,甚至诱发许多致命性并发症,如感染合并症、视网膜病变、高血压、肾脏病变、冠心病、下肢血管病变和脑血管病变等,严重影响人的劳动能力,并威胁人的生命安全。糖尿病有几种类型1)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型糖尿病IDDM);2)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I型糖尿病NIDDM);3)营养不良型糖尿病;4)其它类型糖尿病。其中II型糖尿病患者占糖尿病总患病人数的95%。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糖尿病已成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是成为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的第三大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WHO)2005年统计,全世界约有2亿糖尿病患者,中国是糖尿病患者最多的三个国家(印度、中国、美国)之一,目前糖尿病患者数量已经超过4,000万人(《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此外,尚有数千万的糖调节功能受损者(IGR),此类人群成为糖尿病的庞大“后备军团”。防治糖尿病已成为临床上重要的、紧迫的医疗保健问题之一,日益为人们所重视。临床治疗糖尿病的药物可分为口服降糖药、胰岛素、免疫抑制剂及其他药物,其中口服降糖药和胰岛素是最主要的类别。目前尚无治愈糖尿病的有效方法,控制患者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是治疗糖尿病的关键。临床常用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和膳食调节剂五类。其中,磺脲类、双胍类药属于老一代产品,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胰岛素增敏剂属于中生代产品,膳食调节剂为新生代产品。五类西药的市场趋势是磺脲类和双胍类药物依然是中国现阶段临床处方的一线用药,拜糖平的成功运作使得整个α-糖苷酶抑制剂市场份额迅速扩大,增敏剂和餐时血糖调节剂的销售金额和数量都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增长幅度也很接近。直至20世纪90年代,口服降糖药只有磺酰脲(SU)类和双胍(BG)类2类。最近几年,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I)类,噻唑烷二酮(TZD)类和速效促胰岛素分泌药等新型降血糖药物相继开发上市。加之具有胰岛素抵抗改善作用的第三代SU类药物上市,及对BG类药物的重心评估,2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选择范围变得越来越宽。(1)磺酰脲(SU)类药物SU类药物的主要作用为促进胰岛素分泌。它的发展经历了三代第一代主要是甲苯磺丁脲(tolbutamide)和氯磺丙脲(ehloromide);第二代有格列本脲(glibenclamide,优降糖)、格列齐特(gliclazide,达美康)、格列吡嗪(glipizide,美吡达)和格列喹酮(gliquidone,糖适平)等;第三代有格列美脲(glimepiride)等。目前我国临床上所用的主要是第二代,第一代仍有少量使用,第三代尚未见临床应用报道。第三代产品格列美脲虽然促进胰岛β-细胞胰岛素分泌作用比较弱,但是能增强胰岛素的敏感性。随着胰岛β-细胞中SU受体的实际情况被人们所掌握,研发具有双重作用的SU类药物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方向。(2)双胍(BG)类药物BG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和抑制肠道对葡萄糖的吸收,抑制肝糖异生和肝糖输出。此类药物包括苯乙双胍(phenformin,降糖灵)和二甲双胍(flumamine,降糖片)等。苯乙双胍有严重乳酸酸中毒的毒副作用,在许多国家已被禁止使用,国内临床也在减少用量。而二甲双胍可完全避免乳酸酸中毒,同时还能降低血脂,延缓糖尿病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使心机梗死的发生率降低39%;与磺脲类相比,二甲双胍降糖作用相对缓和,低血糖发生少。因此二甲双胍已成为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双胍类药物,主要用于联合用药,治疗肥胖型糖尿病患者。(3)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α-GI)类药物 α-GI类药物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抑制α-葡萄糖苷酶,减慢水解及产生葡萄糖的速度并延缓葡萄糖的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由于这种抑制作用是可逆的,所以向葡萄糖的转化仅仅是推迟,而不是完全阻断。它还有一定的降血脂作用,能防治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代表药物有阿卡波糖(acarbose)和伏格列波糖(voglibose)。目前此类药物被推荐为治疗2型糖尿病的二线药物,国内市场大多被进口品占据。主要毒副作用为肠道反应,并且价格较贵。(4)非磺酰脲类胰岛素分泌促进剂此类药物和SU类药物结构虽然不用,但作用机制却有相同之处,均为促进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同之处在于它们与β-细胞结合的部位不同。已上市的药物有瑞格列奈(repaglinide)和那格列奈(nateglinide)。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的药物有Kissei公司的mitiglinide。那格列奈餐后0.78h胰岛素水平达峰值(瑞格列奈为0.92h),给药1.5h后胰岛素水平与安慰剂相似(瑞格列奈为4h)。由于减少了总的胰岛素接触,减弱餐时葡萄糖的波动,所以诱发低血糖的危险更小。(5)胰岛素抵抗改善药物 此类药物又叫胰岛素增敏剂,它能增加周围组织(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率及降低肝脏对葡萄糖的输出率。最早发现有胰岛素增敏作用的化合物都具有2,4-噻唑烷二酮(2,4-thiazolidinedione)骨架,因此这类药物也叫做TZD类药物。代表药物有罗格列酮(rosiglitagone)和吡格列酮(pioglitagone)。临床研究表明,罗格列酮每日4mg或8mg口服,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餐后的血糖及HbAlc均下降,维持降糖效果可达30个月以上。在糖尿病发病早期应用罗格列酮有利于保护β-细胞功能。罗格列酮和他汀类药物联用可以治疗糖尿病血脂异常症,可以使HDL胆固醇上升,甘油三酯保持不变,FFA显著下降,LDL显著下降。罗格列酮还可以减少偏位二甲基精氨酸(asymdimethylarginene,ADMA),降低心血管疾病危险性。在对一组64例非糖尿病的志愿者研究中,测定稳态血糖(steady state plasma glucose,SSPG)浓度及血清ADMA,发现ADMA的升高可减少葡萄糖的利用量,使SSPG上升;接着对其中7例伴IR、血清ADMA升高的高血压患者给罗格列酮4mg/d,共4周,然后改为8mg/d,共8周,经过12周的治疗后再次检查,发现这些患者在SSPG降低的同时,血清ADMA均有下降。说明即使对具IR的非糖尿病患者,罗格列酮在提高对胰岛素敏感性的同时具有对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格列美脲、阿卡波糖、罗格列酮、吡格列酮和瑞格列奈进入市场较晚,但它们由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和巨大的市场潜力而被称为“五朵金花”,其对应产品的代表品牌分别是亚莫利、拜糖平、文迪雅、艾汀、诺和龙。第一代磺脲类药物格列苯脲(优降糖)已处于被淘汰的边缘;格列吡嗪(美吡达、迪沙、依必达、瑞易宁),格列齐特和格列喹酮(糖适平)是第二代磺脲类药物,尽管目前购药金额较大,但均呈现缓慢向下的趋势。格列美脲是第三代磺脲类药物,上市时间较晚,由德国Hoechst Marion Roussel公司研制开发,1995年首次由全球第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在制备治疗Ⅱ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

【技术特征摘要】
1.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人工诱变使雪莲的愈伤组织发生基因突变,获得的稳定高产雪莲黄酮的雪莲细胞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人工诱变包括60Co-γ射线照射诱变、温度诱变和紫外诱变。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母雪莲细胞系为雪莲细胞系TUIP-8,其保减号为CGMCC No.0855和水母雪莲细胞系SMXL-615,其保藏号为CGMCC No.1072。5.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提取物在制备治疗II型糖尿病及预防其并发症的药物中的用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水母雪莲细胞是利用生物工程技术,通过人工诱变使雪莲的愈伤组织发生基因突变,获得的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显文段海峰高丽华陈惠鹏陈金龙郗永又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