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同载四唑紫罗兰和细胞毒药物的缓释注射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5331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同载四唑紫罗兰和细胞毒药物的缓释注射剂由以下成分组成:    (A)缓释微球,包括:    抗癌有效成分  0.5-60%    缓释辅料  40-99%    助悬剂  0.0-30%    以上为重量百分比    和    (B)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    其中,    抗癌有效成分为四唑紫罗兰与选自阿霉素、放线菌素D、美法仑、4H-过氧环磷酰胺、长春瑞滨、他莫昔芬、氨甲喋呤、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他莫司汀、阿莫司汀、司莫司汀或雷莫司汀的细胞毒药物的组合;    缓释辅料选自下列之一或其组合:    a)聚乳酸;    b)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    c)聚苯丙生;    d)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    e)双脂肪酸与癸二酸共聚物;    f)聚(芥酸二聚体-癸二酸)共聚物;    g)聚(富马酸-癸二酸)共聚物;    h)外消旋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单甲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单甲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端羧基聚乳酸或端羧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    助悬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物质、土温20、土温40和土温80之一或其组合,    助悬剂的黏度为100cp-3000cp(20℃-30℃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同载四唑紫罗兰和细胞毒药物的缓释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药物
具体而言,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含四唑紫罗兰和细胞毒药物的抗癌药物缓释剂,主要为缓释注射剂和缓释植入剂。
技术介绍
作为癌症常规治疗方法之一,化疗药物已广泛应用于多种恶性肿瘤的治疗,而且作用效果较为明显。然而,其明显的全身毒性极大地限制了该药的应用。由于实体肿瘤过度膨胀性增生,其间质压力、组织弹性压力、流体压力及间质的粘稠度均较其周围正常组织为高,因此,常规化疗,难于肿瘤局部形成有效药物浓度,参见孔庆忠等“瘤内放置顺铂加系统卡莫司汀治疗大鼠脑肿瘤”《外科肿瘤杂志》69期76-82页(1998年)(Kong Q et al.,J Surg Oncol.1998 Oct;69(2)76-82),单纯提高给药剂量又受到全身反应的限制。药物局部应用可能在某种程度上解决药物浓度的问题,然而药物植入等手术操作较复杂,创伤性大,除易导致出血、感染、免疫力降低等各种并发症外,还可引起或加速肿瘤的扩散与转移。除此之外,手术前后本身的准备及昂贵的费用常常影响其有效的实施。除此之外,低剂量的抗癌药物治疗不仅能够增加癌细胞的药物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同载四唑紫罗兰和细胞毒药物的缓释注射剂由以下成分组成(A)缓释微球,包括抗癌有效成分0.5-60%缓释辅料40-99%助悬剂 0.0-30%以上为重量百分比和(B)溶媒,为普通溶媒或含助悬剂的特殊溶媒。其中,抗癌有效成分为四唑紫罗兰与选自阿霉素、放线菌素D、美法仑、4H-过氧环磷酰胺、长春瑞滨、他莫昔芬、氨甲喋呤、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他莫司汀、阿莫司汀、司莫司汀或雷莫司汀的细胞毒药物的组合;缓释辅料选自下列之一或其组合a)聚乳酸;b)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c)聚苯丙生;d)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双脂肪酸与癸二酸共聚物;f)聚(芥酸二聚体-癸二酸)共聚物;g)聚(富马酸-癸二酸)共聚物;h)外消旋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单甲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单甲基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聚乳酸共聚物、端羧基聚乳酸或端羧基聚乳酸/乙醇酸共聚物。助悬剂选自羧甲基纤维素钠、碘甘油、二甲硅油、丙二醇、卡波姆、甘露醇、山梨醇、表面活性物质、土温20、土温40和土温80之一或其组合,助悬剂的黏度为100cp-3000cp(20℃-30℃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四唑紫罗兰在缓释剂中所占的重量百分比为0.1%-5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四唑紫罗兰与细胞毒药物的重量比为1-9∶1到1∶1-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之抗癌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抗癌缓释注射剂的抗癌有效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2-40%的四唑紫罗兰与2-40%的阿霉素、放线菌素D、美法仑、4H-过氧环磷酰胺、长春瑞滨、他莫昔芬、氨甲喋呤、阿霉素、表阿霉素、放线菌素D、他莫司汀、阿莫司汀、司莫司汀或雷莫司汀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和6所述之抗癌缓释注射剂,其特征在于缓释辅料中,a)聚乳酸分子量峰值为10000-30000、300000-60000、60000-100000或100000-150000;b)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共聚物中,聚乙醇酸和羟基乙酸的比例为50-95∶50-50,分子量峰值为10000-30000、300000-60000、60000-100000或100000-150000;c)聚苯丙生中,对羧苯基丙烷∶葵二酸为10∶90、20∶80、30∶7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庆忠孙娟田绍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帅华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