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842264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它由炉膛、旋风分离器、空气射入器组成,所述的空气射入器分别布置于炉膛的底部、腰部及上部,形成三层进风结构。该装置增强了炉内气流的扰动、混合,避免燃烧空间出现缺氧现象,还可以组织成为拟定的炉内气流形态,使之形成多层二次风气幕,锁住烟气中的飞灰粒子,以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减少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用于生物质 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
技术介绍
在本技术提出之前,生物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所需空气布置常规的 方法是将一定量的一次风从炉膛底部射入,初始风(一次风)仅保证炉膛底部 实现流态化,所以下部为还原气氛,辅助风(二次风)在炉膛底部上方处一层 或两层上布置,从而形成氧化区域。可惜的是,这种已知技术方案针对生物质 不能提供足够高的性能,因为生物质燃料挥发份很高,挥发份燃烧需消耗大量 空气,同时生物质燃料渣屑轻,炉膛上部悬浮燃烧份额大,燃烧火焰较长,如 果仍然采取常规布置方法,将使上部空间燃烧区缺氧及大量细小渣屑粒子逃逸 出燃烧区,降低燃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减少燃烧热损失, 并且提高锅炉热效率的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由炉膛、旋风分离器、空气射入器组成,其中空气射入器分别布置于炉膛的底部、腰部及上部, 形成三层进风结构。增强了炉内气流的扰动、混合,避免燃烧空间出现缺氧现 象,还可以组织成为拟定的炉内气流形态,使之形成多层二次风气幕,锁住烟 气中的飞灰粒子,以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空气射入器包括喷嘴、连接管、风箱、支架,其中风箱通过支架固定在炉 膛外壁,喷嘴通过连接管与风箱相连,喷嘴分别插入炉膛的底部、腰部、上部。在设计中为了更好的在炉膛中形成多层二次风气幕,上部空气射入器的喷嘴位于炉膛高度的2/3区域。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增强了炉内气流的扰动、混合,避免燃烧空间 出现缺氧现象,还可以组织成为拟定的炉内气流形态,使之形成多层二次风气 幕,锁住烟气中的飞灰粒子,以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减少燃烧热损失,提 高锅炉热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附图说明附图给出了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的 结构示意图。图一 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布置方式简图。 图二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布置方式简图。图三是本技术实施例一中的上部空气射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四是本技术实施例二中的上部空气射入器的结构示意。其中,l-炉膛、2-旋风分离器、3-对流换热烟道、4-底部空气射入器、5-腰 部空气射入器、6-上部空气射入器、7-喷嘴、8-连接管、9-风箱、10-支架、11-接口法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就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做进一步说明对于本技术中上部空气 射入器布置的方案,在具体实施中设计人根据炉膛高度的高低设计了两种上部 空气射入器布置的实施方案。实施例一对于低炉膛,设计人将两个上部空气射入器对称布置在炉膛高度的2/3区域 两侧,并用接口法兰连接两上部空气射入器起到送风的作用。实施例二对于高炉膛,设计人将一个上部空气射入器布置在炉膛前侧高度的2/3区域 的下部,另一个上部空气射入器布置在炉膛后侧高度的2/3区域的上部。在本技术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中对于底部 空气、腰部空气和上部空气的射入是这样的它们提供了燃烧所需的过量空气 系数a,这些系数a分别是在气氛是还原气氛的炉膛底部处大约为0. 5;在气 氛是弱氧化气氛的位于炉膛腰部处为0. 8到1. 05的范围;在上部空气射入发挥其作用的炉膛上部处为1. 05到1. 35之间。在具体实施中当炉膛厚度为3.54米时,上部空气射入器中我们采用P021-110型风箱,使其喷嘴喷出的空气的初始速度达到55m/s。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它由炉膛、旋风分离器、空气射入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射入器分别布置于炉膛的底部、腰部及上部,形成三层进风结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其 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射入器包括喷嘴、连接管、风箱、支架,其中风箱通过支 架固定在炉膛外壁,喷嘴通过连接管与风箱相连,喷嘴分别插入炉膛的底部、 腰部、上部。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 其特征在于上部空气射入器的喷嘴位于炉膛高度的2/3区域。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它由炉膛、旋风分离器、空气射入器组成,所述的空气射入器分别布置于炉膛的底部、腰部及上部,形成三层进风结构。该装置增强了炉内气流的扰动、混合,避免燃烧空间出现缺氧现象,还可以组织成为拟定的炉内气流形态,使之形成多层二次风气幕,锁住烟气中的飞灰粒子,以延长烟气及飞灰的流程。减少燃烧热损失,提高锅炉热效率,并且结构简单容易实现。文档编号F23C10/00GK201344523SQ20082019299公开日2009年11月11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7日专利技术者周大庆, 夏明贵, 宋建勋, 张岩丰 申请人: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物质循环流化床的炉膛进风调节装置,它由炉膛、旋风分离器、空气射入器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射入器分别布置于炉膛的底部、腰部及上部,形成三层进风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大庆张岩丰宋建勋夏明贵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凯迪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