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运东专利>正文

弹丸循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823166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各类铸、锻件、型钢、板材、结构件的表面清洁、强化领域,公开了一种弹丸循环系统,该弹丸循环系统包括:包括:漏斗、纵向螺旋输送器、横向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风选分离器、储丸斗、气动闸门、抛丸器,漏斗用于接收弹丸,螺旋输送器设置在所述漏斗的下端,斗式提升机的下端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一端连接,螺旋输送器内的螺旋用于将弹丸输送至斗式提升机,斗式提升机的上端与分离器连接,风选分离器的一出口与储丸斗连通,储丸斗用于存储风选分离器分选出来的合格弹丸,气动闸门连接在储丸斗以及抛丸机之间,用于将弹丸按照确定的等级逐级分离,抛丸机用于将弹丸抛出到工件上。应用本系统有利于提高清理除尘效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钢材除锈、铸件清理、表面强化等铸造和钢构领域,尤 其涉及一种抛丸清理强化设备。
技术介绍
抛丸清理设备主要应用于钢材除锈、铸件清理、表面强化等铸造和钢构 行业。而清理设备能否稳定高效运行,其弹丸循环系统是保证系统有效运行 的基础。弹丸循环系统主要包括分离器、抛丸器。 市场上的除尘器主要有重力风选分离器、和振动筛分离器。 其中,重力风选分离器工作流程为提升机提上的钢丸在离心力的作用下 进入溜槽,待分离钢丸在重力作用下沿分布筛网.分布开来,同时在风力的作 用下使不同粒径的丸砂在竖直方向有不同的偏离角度,达到分离丸淹的目的。 但是,重力风选分离器存在以下的缺点1、 单靠重力作用无法均匀分布丸渣,造成丸渣不能彻底分离开,丸渣分 离效果差。2、 风选风动力需求^t大,存在布料不均匀,风选效果差,分离量小等缺点。其中,振动筛分离器主要靠振动电机把丸渣通过筛网筛分开,为了满足清 理设备丸渣的分离必须两级以上筛网进行分离, 一级分离去掉较大颗粒,二 级分离去掉较细小颗粒,同时也必须有抽风系统把振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处 理干净和把丸渣中更细小的颗粒通过风力吸除。该振动筛分离器存在以下的缺点1、 能源消耗大,噪声大由于振动筛需要的振动点击功率较高;2、 成本高;3、 对筛网要求较高(不仅要耐磨,而且需妻选择合适的筛网孔径)。 抛丸器的质量好坏是直接影响抛丸量、抛射角度、覆盖范围及抛射速度的决定性部件。目前的抛丸器采用的是直线叶片,通过电机带动及一系列传动后带动分 丸轮转动,把由流丸管输送下来的钢丸抛射出去。但是,该抛丸器存在以下 的缺点抛丸量小、辐射面小和抛射速度低,即浪费能源又无法达到清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弹丸循环系统,有利于提高清理除尘效果。本技术实施例提^的弹丸循环系统,包括漏斗、纵向螺旋输送器、 横向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风选分离器、储丸斗、气动闸门、抛丸器, 其特征是,所述漏斗用于接收弹丸,所述螺旋输送器设置在所述漏斗的下端,所述 斗式提并机的下端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旋输送器内的螺旋 用于将弹丸输送至所述斗式提升机,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上端与所述分离器连接,所述风选分离器的一出口与所述储丸斗连通,所述储丸斗用于存储所述 风选分离器分选出来的合格弹丸,.所述气动闸门连接在所述储丸斗以及抛丸机之间,用于将所述弹丸按照 确定的等级逐级分离,所述抛丸机用于将所述弹丸抛出到工件上。可选地,所述风选分离器为流幕帘式分离器,其包括滚筒筛、排渣出 口、风管闸门,在所述滚筒筛中设有布料螺旋,所述布料螺旋由内、外螺旋 片构成,所述内螺旋片用于将大颗粒杂物运送至设置在本分离器另 一端的排渣出 口朝一出;所述外螺旋片用于推动丸砂混合物,使其沿分离器101全长均匀布料, 形成如同瀑布一样的丸砂流幕;所述凤管闸门用于向所述丸^P少鼓吹气流鼓吹的气流。可选地,在所述风管闸'门上设置有用于改变风量的调节模块。可选地,所述抛丸器包括分丸轮、定向套、主轴承座,在所述在该主 轴承座上设置有主轴,该主轴与传动机构相连接,所述传动机构用于带动所 述主轴转动,在所述主轴上连接有叶轮,在所述叶轮的外部设置防护板,其中所述叶 轮上的叶片的片面为曲面。可选地,所述叶轮为20CrMnM6材料渗碳砵火制得。可选地,所述定向套、.分丸轮、叶片、护板分别采用高铬特种铸铁。由上可见,本弹丸循环系统能够保障抛丸器抛打出去的弹丸能够顺畅地 输送回储丸斗中储存待用,并能在输送过程中将混入弹丸中的氧化皮、残余 型砂、破碎丸、粉尘等杂质清除掉;同时在清理工件的过程中能连续不断的 给抛丸器供应充足的合格弹丸,使得清理除尘效果更好。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 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弹丸循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螺旋输送器106的结构示意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斗式提升机103主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l提供的风选分离器101的结构示意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风选分离器101的部件结构示意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风选分离器101中的主要部件叶轮501 的结构示意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l提供的风选分离器101中的主要部件叶轮501 的转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在此本实用新 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技术,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 的限定。实施例1:参见图l,本弹丸循环系统,包括漏斗、纵向螺旋输送器106、横向螺 旋输送器06、斗式提升机103、风选分离器101、储丸斗104、气动闸门105、 抛丸器,所述漏斗接收待清理的弹丸,所述弹丸落入所述螺旋输送器106,螺 旋输送器106将所述弹丸输送至所蜂斗式提升^b 103的下端,所述斗式提升 机103将所述弹丸提升输送至所述分离器,由所述分离器将所述弹丸按照确 定的等级逐级分离,合格弹丸进入储丸斗104,所述储丸斗104内的弹丸通过 各气动闸门105进入所述各抛丸机,所述各抛丸机分别将所述各弹丸抛出, 抛出的弹丸撞击工件,达到清理所述工件。参见图2其中,螺旋输送器106是由摆线针轮减速器螺旋轴203、输送槽 204、带座轴承201等组成。该部件束用通用部件系列化生产,通用性互换性 高,性能稳定可靠,整个螺旋轴203采用焊后整体加工,从而保证了螺旋轴 203两端的同轴度。螺旋输送器106是弹丸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将底部料斗301所 收集的丸砂混合物输送至斗式提升机103,螺旋输送器106的螺旋叶片202采 用16Mn材料,其内外圆尺寸均十分精确,提高了螺旋的使用寿命,降低了设 备运行时的噪音。螺旋输送器106两端装有迷宫装置,外部装有流丸孔已确 保无弹丸进入轴承内。参见图3,斗式提升机103由上、中、下罩,'上部传动装置、下部传动装 置、输送皮带302、料斗301、涨紧装置、转速检测装置等組成。斗103的进 料口与螺旋输送器106相连,其出料口与分离器相连。提升机罩壳303采用折弯成型焊接结构,设有检修门。便于维修及更换 提升料斗Ol。工作时,固定在输送皮带302上的料斗301将提升机底部的丸料挖起, 然后在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将丸料提升至提升机顶部,靠离心重力方式落料, 将丸料从溜槽中输入丸砂分离器的螺旋输送器106。提升机上部皮带轮表面桂胶,能够减少打滑和丟转现象,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转。提升机下部传动轴装有转速检测装置,当皮带轮产生打滑丢转现象 时,检测装置报警,保证设备安全运转。在提升机上部涨紧装置采用吊拉式结构,滑道运行灵活可靠,无弹丸卡 阻现象。当皮带松弛时,可适当的调整顶部的涨紧螺栓。如遇到堵丸等故障 时,打开下部的盖板将弹丸放出,以便排除故障。参见图4,风选分离器101为满流幕帘式分离器,能有效的将合格弹丸、 砂、氧化皮、粉尘等逐级分离,分离效率达99%以上。分离效率高,不仅能 有效地延长叶片202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并提高清理效果。其中该分离器的工作原理从斗式提升机103流入的丸砂混合物,由输 送螺旋送至滚筒筛402中。滚筒筛402中设有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弹丸循环系统,包括:漏斗、纵向螺旋输送器、横向螺旋输送器、斗式提升机、风选分离器、储丸斗、气动闸门、抛丸器,其特征是, 所述漏斗用于接收弹丸,所述螺旋输送器设置在所述漏斗的下端,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下端与所述螺旋输送器的一端连接,所述 螺旋输送器内的螺旋用于将弹丸输送至所述斗式提升机, 所述斗式提升机的上端与所述分离器连接, 所述风选分离器的一出口与所述储丸斗连通,所述储丸斗用于存储所述风选分离器分选出来的合格弹丸, 所述气动闸门连接在所述储丸斗以及抛丸 机之间,用于将所述弹丸按照确定的等级逐级分离, 所述抛丸机用于将所述弹丸抛出到工件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运东
申请(专利权)人:王运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