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反应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806266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和物料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置有进口(5)和出口(6),所述进口(5)连接物料输出管(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将物料输出管连接加热腔,加热腔内放置物料输入管,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所需的能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大降低,氨回收时的冷能使用量大大减少。(*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塔,特别是高压反应塔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发展及科技进步,高压反应塔在化工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有技术中,氨乙基磺酸的管道化生产过程中,反应液经高压反应塔闪蒸挥发的氨加 水汽温度可达160 200°C,强制冷却后,用喷射吸收法将其重新吸收, 一是避免大量氨 的排放造成污染,二是循环利用以降低成本。但是强制冷却的冷能源大,对冷却设备的能 力及耐压要求甚高,故利用该混合气体的热能显得至关重要。本专利提供了一种装置以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 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所需的能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 大降低,氨回收时的冷能使用量大大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将物料输出管连接加热腔,加热腔内放置物料输入管,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所需的能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大降低,氨回收时的冷能使用量大大减少。本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和物料输出管(3),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置有进口 (5)和出 口 (6),所述进口 (5)连接物料输出管(3)。优选地,上述加热腔(4)上设置有温度计(7)和压力表(8)。 本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将物料输出管连接加热腔,加热腔内放置物料输入管, 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所需的能 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大降低,氨回收时的冷能使用 量大大减少。在技术的优选方案中,加热腔上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时的提供数据,以保证 该工序剩余管道在管程内达到工艺要求的出口温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结合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进行 介绍。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 和物料输出管(3),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 置有进口 (5)和出口 (6),所述进口 (5)连接物料输出管(3),上述加热腔(4)上设 置有温度计(7)和压力表(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将物料输出管连接加热腔,加热腔内放置物料 输入管,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 所需的能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大降低,氨回收时的 冷能使用量大大减少,加热腔上设置有温度计和压力表,时的提供数据,以保证该工序剩 余管道在管程内达到工艺要求的出口温度。权利要求1、一种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和物料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置有进口(5)和出口(6),所述进口(5)连接物料输出管(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反应塔,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腔(4)上设置有温度 计(7)和压力表(8)。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和物料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置有进口(5)和出口(6),所述进口(5)连接物料输出管(3)。本技术提供的高压反应塔,将物料输出管连接加热腔,加热腔内放置物料输入管,利用闪蒸后混合气体的能量对前道工序的反应液进行加热,既减少了氨解液加热所需的能量,又降低了该混合物的能量使后道回收工序的设备要求大大降低,氨回收时的冷能使用量大大减少。文档编号B01J3/00GK201287043SQ20082018579公开日2009年8月12日 申请日期2008年9月9日 优先权日2008年9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遗松, 邵学青, 钱继新 申请人:常熟市瑞凯添加剂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压反应塔,包括反应塔(1)、物料输入管(2)和物料输出管(3),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入管(2)的外部设置有加热腔(4),该加热腔(4)上设置有进口(5)和出口(6),所述进口(5)连接物料输出管(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继新刘遗松邵学青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瑞凯添加剂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