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辊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91214 阅读:2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八辊轧机,包括机架(2)、相互平行设置的上、下工作辊(8、15)、位于上、下工作辊两侧的上、下中间支撑辊(18、9),在上中间支撑辊(18)上方偏心设置的上背衬支撑辊(3)和压下机构及位于下中间支撑辊(9)下方的下背衬支撑辊(10)和压上机构。其中:一对工作辊(8、15)各为传动辊,压下机构设置了液压缸(1)、双边齿条(22)和位于上背衬支撑辊且与双边齿条(22)相啮合的齿轮(4),压上机构设置了调整装置(23)和两个斜楔调整块(1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容易控制,运行平稳,减少轧制时辊系之间和工作辊与带钢之间的打滑,换辊更方便,轧制线位置更稳定,满足了高速连轧生产的要求。(*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八辊轧机,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轧制薄板带材的八辊轧机。
技术介绍
目前,使用的八辊轧机是由辊系、压下/压上机构、辊型调整机构和机架等组成。 如中国专利96211943. 1公开的"一种八辊轧机",其中辊系由四组背衬支承辊、两 个工作辊及设置在上两对或下两对背衬支承辊与工作辊之间的中间支撑辊构成,中间支 撑辊为传动辊;压下/压上机构相同,由安装在上/下背衬支承辊偏心轴上的扇形齿轮和 活塞杆联接两侧带有齿的齿条的液压缸构成,扇形齿轮与齿条相啮合。它的不足之处在 于其一由于中间辊靠摩擦力带动工作辊转动,在连续轧制过程中因带钢张力的作用, 当其所传递到工作辊的转动力矩不足时,容易出现中间辊与工作辊之间打滑的现象,影 响轧机控制和产品质量;其二由于齿条始终与扇形齿轮相啮合,更换上背衬支承辊或下 背衬支承辊时必须先拆下齿条,再采用平衡重吊具分别抽出中间支撑辊、上/下背衬支 承辊和工作辊,致使换辊工作既费时又费力;其三由于扇形齿轮的转动角度约70°,上 /下背衬支承辊只能在其有限的行程范围内进行压下或压上的位置转换,轧机的开口度 和轧辊的直径变化范围受到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八辊轧机,包括机架(2)、相互平行设置的上、下工作辊(8、15)、位于上、下工作辊两侧的上、下中间支撑辊(18、9),在上中间支撑辊(18)上方的一对上背衬支撑辊和压下机构及位于下中间支撑辊(9)下方的一对下背衬支撑辊和压上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对工作辊(8、15)各为传动辊; 所述压下机构包括安装在机架(2)上的上支撑辊支架(21)和两个液压缸(1),所述上支撑辊支架(21)上安装有两偏心轴(20),一对上背衬辊(3、19)分别安装在两个偏心轴上并位于上 背衬辊(3、19)的两端、偏心轴上安装有齿轮(4),所述液压缸(1)连接有与两偏心轴(20)相同端上的齿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志勇陈南宁胡晓军李鸿波韩培恋江东海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诚之星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