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75329 阅读:4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技术领域。该疫苗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天然弱毒株P↓[7810](血清型A:5)制成,具体步骤是先将菌种复苏传代后制成种子菌液,再将种子菌液培养增殖,最后加入1.5%明胶和5%蔗糖,分装冻干即成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7810]活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疫苗禽通过饮水或采食途径口服免疫后,在第3天即可产生较好的免疫保护力,在第8天可产生坚强保护力,免疫期达6个月,群体平均保护率在75%以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方法简单合理、科学,生产稳定,成本低,产品具有安全可靠,免疫期长、保护率高、应激小、使用方便等优点,是一种较为理想的预防禽霍乱的口服弱毒活疫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家禽口服免疫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以及该疫苗的制备方法,属于生物制品

技术介绍
禽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 P.m)是一种引起家禽和野禽禽霍乱的接触性败血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感染禽在48小时内可死亡90%-100%。目前,在我国家禽传染性疾病中,尤其是水禽(鸭和鹅)因禽霍乱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仍十分严重。据家禽疫病统计,因禽霍乱疫病死亡的家禽数量占我国家禽全年总饲养量1.3%,占水禽总饲养量的1.9%。目前我国用于预防禽霍乱的疫苗产品有“禽霍乱蜂胶灭活疫苗”、“禽霍乱氢氧化铝灭活疫苗”、“禽霍乱油乳剂灭活疫苗”和“禽多杀性巴氏杆菌G190注射活疫苗”等,但这些疫苗有两点不足之处一是无论灭活疫苗还是活疫苗均需通过注射免疫,这样会引起各种应激反应(注射局部炎症,肌肉坏死,减食减蛋,生长受抑等);二是由于灭活疫苗中部分药残会造成食品污染,既不能用于生长快速型肉禽或者6周内准备上市的禽类使用,也不适宜口服。相比之下,通过饮水或采食途径口服接种疫苗,既使用方便、没有应激,也没有药残、保证食用安全,更容易被养殖者和消费者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其特征是该疫苗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天然弱毒株P↓[7810](血清型A:5)制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其特征是该疫苗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天然弱毒株P7810(血清型A5)制成。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禽多杀性巴氏杆菌活疫苗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天然弱毒株P...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学贤吕晓娟徐步龚建森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