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提取物的医药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74557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公开了一种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用途,用于制备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证实了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能够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的活性,进而可用于制备由NF-κB、EGFR、Her-2或KDR的高表达或高活性导致的疾病,如肿瘤或炎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领域,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医药用途。
技术介绍
传统中药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为豆科槐属植物,其性寒味苦,有清热解毒、明目止泪、祛风杀虫、安五脏、转身定志的作用。从中分离出的主要化学成分可分为两大类,即苦参生物碱和苦参黄酮。有人已从苦参根、茎、叶和花中分离出了23种生物碱及32种黄酮与异黄酮类化合物(苗抗立,张建中等,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0,13(2)69~73)。中国专利“一种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CN1676520)公开了一类苦参的黄酮提取物(其中包括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和槐黄烷酮)作为TNF-α和IL-1β抑制剂的用途,可见苦参提取物中存在的一些单体或混合物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对苦参的提取物或活性成份进行研究,找出其新的作用靶点,以开发出有价值的药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用途,其可用于制备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或制备治疗肿瘤或炎症的药物。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含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用途, 式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H或CH3;其中,式(I)所示化合物或含式(I)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被用于制备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例中,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选自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含有选自下组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组分苦参酮 20~60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 1~5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 1~12重量份。更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组分苦参酮 35~45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 2~4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 5~8重量份。最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组分苦参酮 45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 2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 6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是苦参的提取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被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或炎症的药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包括(但不限于)膀胱癌、脑胶质瘤、胃癌、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乳腺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输卵管癌、宫颈癌、前列腺癌、肝癌、结肠癌、胃肠癌、或肾细胞癌;或者所述的炎症包括(但不限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幼年型类风湿关节炎、骨性关节炎、炎性肠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菌感染、急性胰腺炎、脓毒症、坏疽性脓皮病、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药物组合物,所述的药物组合物含有(a)有效量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组合物;和(b)有效量的肿瘤化疗制剂。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肿瘤化疗制剂选自5-氟尿嘧啶、紫杉醇、多烯紫杉醇、顺铂、甲氨喋呤、阿霉素、长春新碱、丝裂霉素、博来霉素、表鬼臼素、依立替康、拓扑特肯、或其组合。更优选的,所述的肿瘤化疗制剂选自紫杉醇、多烯紫杉醇、或其组合。本专利技术的其它方面由于本文的公开内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人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试验,首次发现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如植物提取物)能够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的活性,进而可用于制备由NF-κB、EGFR、Her-2或KDR的高表达或高活性导致的疾病;比如肿瘤和/或炎症。基于此完成了本专利技术。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如本文所用,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是指一类一般存在于苦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所述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指两个苯环中间通过三碳链连接形成C6-C3-C6基本骨架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更优选的,本专利技术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是(I)所示的结构 其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H或CH3。更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选自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苦参酮(Kurarinone)的主要植物来源为豆科的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和龙胆科的秦艽(Gentiana macrophylla Pall),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I)所示 分子式C26H30O6,分子量438.52,熔点121~123℃。2’-甲氧基-苦参酮(2’-methoxy-Kurarinone)又名异苦参酮(Isokurarinone),为黄色晶体,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II)所示 分子式C27H32O6,分子量438,熔点102-104℃。槐黄烷酮G(Sophoraflavanone G)又名降苦参酮(Norkurarinone),为无色针晶(苯),其化学结构式如式(IV)所示 分子式C25H28O6,分子量424.49,熔点173-175℃。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可以是以纯净形式存在的化合物,也可以是含有0.1-95wt%,更佳地1-90wt%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提取物(如苦参提取物)的形式存在。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为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含有两种或两种以上选自下组的化合物的混合物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是一种含有上述两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植物提取物。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是一种苦参提取物;更优选的,为苦参总黄酮提取物。其中含有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和槐黄烷酮G的混合物。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苦参酮20~60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1~5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1~12重量份。最优选的,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苦参酮35~45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2~4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5~8重量份。比如,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苦参酮45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2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6重量份。本专利技术的上述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的制备方法可参见中国专利CN1676520。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的用途本专利技术人的研究证明,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其混合物可以抑制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原癌基因Her-2、或激酶插入结构阈受体(KDR)的活性,从而可预防或治疗由于上述因子的高表达或高活性导致的疾病。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kappa b,NF-κB)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细胞中的多显性核转录因子,属Rel基因家族。在肿瘤细胞中其具有调控多种基因转录表达的能力,与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和浸润、转移的关系密切,还能调控肿瘤细胞的凋亡和免疫活性,同时其也是机体诱发炎症反应的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式(Ⅰ)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含式(Ⅰ)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用途,***(Ⅰ)式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H或CH↓[3];其特征在于,式(Ⅰ)所示化合物或含式(Ⅰ)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被用于制备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或含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的用途, 式中,R1表示H或CH3;R2表示H或CH3;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化合物或含式(I)所示化合物的混合物被用于制备抑制NF-κB、EGFR、Her-2或KDR活性的抑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式(I)所示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选自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为含有选自下组的两种或两种以上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苦参酮、2’-甲氧基-苦参酮、或槐黄烷酮G。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组分苦参酮 20~60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 1~5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 1~12重量份。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参黄酮类化合物的混合物含有以下组分苦参酮 35~45重量份;2’-甲氧基-苦参酮 2~4重量份;和槐黄烷酮G5~8重量份。6.如权利要求3-5任一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苦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维汉王滔崔玉敏段继峰严孝强
申请(专利权)人:和记黄埔医药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