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735645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入口活套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纠偏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无法应用于镀锌线等入口活套小车上等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架(1),车架底部连接有滚轮(2),车架(1)上连接有立杆(3),立杆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让带钢绕卷的从动轮(4),车架(1)上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杆(5),横杆(5)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引导带钢运动的转向辊(6);带钢运行的出口路径上设有单辊纠偏装置,单辊纠偏装置配合有可感应单辊纠偏装置上带钢位置的传感器(7),单辊纠偏装置与传感器(7)都与液压伺服机构(8)连通。(*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入口活套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对带有纠偏装置的 入口活套小车等结构的改良。
技术介绍
带钢生产作业线,无论是轧机还是酸洗线、镀锌线、镀锡线、涂层机组、 剪切机组等,在带钢运行过程中都会产生跑偏,从而造成带钢表面出现压痕 或翘曲变形,影响冷轧薄板质量,严重时还会拉断带钢,损坏活套设施,机 组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因此,带钢生产线中都需要各种纠偏控制装置,以确 保带材、板材生产高速、安全和提高生产率。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钢无辊纠偏方法及装置(公开号CN 101152934A),其在带钢容易跑偏或对跑偏量 有要求的位置,在带钢两侧上方安装一对电磁铁;当带钢跑偏量检测系统实 时地检测到带钢跑偏时,将检测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并输入计算机控制系统, 计算机控制系统对电信号进行采集、运算,得到带钢的跑偏量和跑偏方向, 通过控制两个电磁铁的励磁电流来改变带钢与电磁铁之间的间隙,对带钢进 行纠偏,同时位移传感器检测电磁铁和带钢之间距离,并将检测信号输入给 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运算后输出信号控制电磁铁的励磁电流; 一种带钢无辊纠偏装置,包括带钢跑偏量检测系统、纠偏电磁铁、功率放大 器、位移传感器和计算机控制系统,纠偏电磁铁位于带钢两侧上方,带钢跑 偏量检测系统位于纠偏电磁铁的前面或后面,将检测到的带钢跑偏量和跑偏 方向信号输入到计算机控制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经运算后输出控制纠偏电 磁铁的励磁电流;位移传感器检测电磁铁和带钢之间距离,并将检测信号输 入给计算机控制系统。但是这种结构的纠偏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 高,无法应用于镀锌线等入口活套小车上。 技术内容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 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纠偏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 无法应用于镀锌线等入口活套小车上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 本技术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包括车架,车架底部连接 有滚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上连接有立杆,立杆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 可让带钢绕巻的从动轮,车架上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杆,横杆上连接有1个及 以上个可引导带钢运动的转向辊;带钢运行的出口路径上设有单辊纠偏装置, 单辊纠偏装置配合有可感应单辊纠偏装置上带钢位置的传感器,单辊纠偏装 置与传感器都与液压伺服机构连通。转向辊可引导带钢向前运动,从动轮可 以任意改变带钢的运动方向。带钢在经过单辊纠偏装置后,传感器可以检测 带钢的中心点是否在单辊纠偏装置上置中,如若不是,传感器可以发出信号 给液压伺服机构,通过液压伺服机构调整单辊纠偏装置,使得带钢的中心点 置中。作为优选,所述的单辊纠偏装置包括有可绕巻带钢的辊体,辊体连接有 可水平旋转的支座,支座由液压伺服机构驱动。辊体铰接在支座上,液压伺 服机构可以调整支座绕着中心纵轴进行水平旋转。当带钢偏向左边时,支座 受液压伺服机构驱动向右偏移,这样便可以将带钢拉回中心点,反之则亦然。作为优选,所述的转向辊为两个,每个转向辊的带钢进口方向以及出口 方向上各设有一个从动轮,所有从动轮都排列在立杆上。每个转向辊可以配 备两个从动轮,立杆上排列的相邻从动轮上的带钢运行方向相反。作为优选,所述的每个转向辊与两个从动轮的连线都组成三角形。立杆 两端的两个从动轮与横杆外端的一个转向辊为一组,立杆中部的两个从动轮 与横杆内端的一个转向辊为另一组,这样即节约了传送空间,又保证了带钢 的张紧力。作为优选,所述的立杆上横向连接有架杆,单辊纠偏装置、传感器置于 架杆上,架杆的外端通过斜杆与立杆顶端连接。立杆、架杆、斜杆组成直角 三角形,单辊纠偏装置置于架杆的内端,传感器置于架杆的外端,设置斜杆能够使架杆承受更大的重量。因此,本技术具有在活套小车上增加了单辊纠偏装置,通过传感器 自动控制带钢的中心位置,保证带钢在活套内不跑偏、不断带、不刮伤,结 构简单、合理等特点。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实施例本例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如图l,有一个车架l, 车架底部连接有滚轮2。车架1后部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杆5,横杆下方设有液压伺服机构8,横杆上连接有两个可引导带钢运动的转向辊6,每个转向辊的 带钢进口方向以及出口方向上各设有一个从动轮4,即每个转向辊配合有两个 从动轮,四个从动轮都排布在车架设立的立杆3上。其中靠外的转向辊与立 杆3两端的两个从动轮组成一组,靠内的转向辊与立杆3中部的两个从动轮 组成另一组,每个转向辊与两个从动轮的连线都组成三角形。车架1前部设 有架杆ll,架杆连接在立杆3上,架杆外侧通过斜杆12与立杆3顶端连接。 架杆11的内侧连接有可作水平旋转的支座10,支座10上设有辊体9,辊体 设在带钢的出口路径上。架杆11的外端连接有可感应辊体9上带钢位置的传 感器7,传感器7,支座10都与液压伺服机构8连通。使用时,如图1箭头所示,带钢从立杆3顶端的从动轮4处进入,经过 横杆外端的转向辊6后,再运行至立杆3底端的从动轮。然后依次经过立杆3 中部靠下的从动轮、横杆内端的转向辊、立杆3中部靠上的从动轮,最后绕 巻在辊体9上。传感器7可以感应出辊体9上带钢的中心位置是否偏移,如 有偏移,其会发出信号至液压伺服机构8,液压伺服机构会驱动支座10向反 方向移动,这样带钢便会被拉回至中心位置,达到纠偏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底部连接有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上连接有立杆(3),立杆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让带钢绕卷的从动轮(4),车架(1)上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杆(5),横杆(5)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引导带钢运动的转向辊(6);带钢运行的出口路径上设有单辊纠偏装置,单辊纠偏装置配合有可感应单辊纠偏装置上带钢位置的传感器(7),单辊纠偏装置与传感器(7)都与液压伺服机构(8)连通。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单辊纠偏装置包括有可绕巻带钢的辊体(9),辊体(9)连接有可水平旋转的 支座(10),支座由液压伺服机构(8)驱动。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转向辊(6)为两个,每个转向辊的带钢进口方向以及出口方向上各设有 一个从动轮(4),所有从动轮都排列在立杆(3)上。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 的每个转向辊(6)与两个从动轮(4)的连线都组成三角形。5.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立杆(3)上横向连接有架杆(11),单辊纠偏装置、传感器(8)置于架 杆(11)上,架杆的外端通过斜杆(12)与立杆(3)顶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入口活套小车,尤其是涉及一种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其主要是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纠偏装置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无法应用于镀锌线等入口活套小车上等的技术问题。本技术包括车架(1),车架底部连接有滚轮(2),车架(1)上连接有立杆(3),立杆上连接有1个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有纠偏装置的入口活套小车,包括车架(1),车架底部连接有滚轮(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1)上连接有立杆(3),立杆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让带钢绕卷的从动轮(4),车架(1)上通过立柱连接有横杆(5),横杆(5)上连接有1个及以上个可引导带钢运动的转向辊(6);带钢运行的出口路径上设有单辊纠偏装置,单辊纠偏装置配合有可感应单辊纠偏装置上带钢位置的传感器(7),单辊纠偏装置与传感器(7)都与液压伺服机构(8)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东明沈伟根何长化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东轻钢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6[中国|杭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