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抗癫痫作用的手性药(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酰胺(左乙拉西坦)中间体(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合成新工艺。以2-溴丁酸为起始原料,经胺化、酯化、氨解、拆分、环合等反应制得目标化合物。该方法首先制备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再采用半量拆分的方法,与化学拆分剂结合成盐析出,达到分离纯化的目的,经碱化去除拆分剂,进而得到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母液还可继续采用本方法制得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收率高,原材料价廉易得,工艺操作简便,成本低,拆分后母液继续消旋后再拆分,反复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适合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性药物中间体制备
尤其涉及手性药左乙拉西坦中间体 (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合成、拆分与消旋方法。技术背景手性药物左乙拉西坦的制备方法已有文献报道,如EP1566376、 CN1015541B和 CN1583721A分别介绍了该化合物的合成,主要路线有, 一是以L-2-氨基丁酸为起始原 料,经酯化、氨解、环合或先环合、酯化、再氨解制得,目标化合物。虽然该路线步骤 少,但起始原料L-2-氨基丁酸价格昂贵,成本较高。二是以正丙醛为起始原料,经斯特 雷克反应、水解、拆分、酯化、氨解、环合六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该方法的反应步 骤长,收率仅为4.7%, CN1583721A对该路线进行了改进,以正丙醛、氰化钠为起始 原料,经斯特雷克反应、水解、拆分、环合四步反应制备目标化合物,用此方法,产品 的收率得到了提高,但该方法采用剧毒化合物氰化钠,对操作人员的安全性、三废处理 及环保等要求较高。(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是合成手性药物左乙拉西坦的重要中间体。在 CN1583721A中提到采用非对应异构体拆分的方法,将混旋(±)-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经 拆分分别获得光学纯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和(R)-(-)-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但以 混旋(±)-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为原料进行拆分时,由于碱的存在,如氢氧化钠,有相当 一部分的无机盐类,如氯化钠,酒石酸钠等与产物会同时沉淀析出,造成分离困难,得 到的产品纯度不高。另外,由于(R)-构型的异构体生物活性远低于(S)-构型的异构体,没有利用价值,CN1583721A并没有进行回收再利用。因此,该路线收率低,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设计一种左乙拉西坦中间体 (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合成、拆分与消旋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合成工艺采用了半量拆分的方法,即拆分剂的用量是被拆分化合物量的一 半。具有单一手性中心的外消旋化合物含两个对映异构体,其中任何单一异构体均占总 量的1/2,选择特定的拆分剂,按与单一异构体相同摩尔数的用量,并在特定的溶剂中, 与其定量结合成盐析出,另一构型的异构体因在该溶剂中与拆分剂无法形成牢固的化学 键即无法成盐而仍以游离状态存在于该溶剂中,从而得到分离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以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为原料,采用半量拆分的方法,得到光学 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拆分后的母液中主要含有(R)-(-)-2-氨基丁酰胺,该化合物在酸性溶剂及少量催化剂 的作用下,经消旋化反应,可得到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再经半量拆分法仍 可得到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而该拆分后母液可继续消旋后再拆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是将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在溶剂中,经与拆分剂采用半量 拆分的方法得到(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不存在无机盐等杂质,纯度高,拆分剂用 量少,(R)-构型异构体可消旋后再利用,提高了整个反应的收率,进而明显降低了原材 料成本。本专利技术制得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其理化性质与标准样品一致。本专利技术的拆分方法采用半量拆分法,被拆分的混旋化合物与光学拆分剂的摩尔比为2:1,混旋化合物中的单一光学异构体与拆分剂结合,沉淀析出,而另一构型的异构体 保留在溶剂中,从而达到分离提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为原料,拆分剂为L-酒石酸。本专利技术拆分的溶剂为低级醇,如甲醇、乙醇、丙醇、异丙醇、正丁醇、叔丁醇,与 水的混和物,浓度50% 99%,首选为卯% 95%。一般光学活性胺类化合物的消旋原理是在酸性条件下,与醛类或同类化合物形成不 稳定的希夫碱,随着电子的转移,从而达到消旋的目的。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采用的酸性溶剂为低级酸,如甲酸、乙酸、丙酸或它们的混和溶剂, 首选为乙酸。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采用的酸性溶剂的用量与底物的重量比为1 20: 1,首选为5 10:1。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采用的催化剂为芳香醛类化合物,如苯甲酸、对甲基苯甲醛、水杨 醛,首选为水杨醛。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釆用的催化剂的用量与底物的摩尔比为0.05 0.50: 1,首选为 0.10 0.20: 1。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采用的温度为室温至所使用溶剂的沸点,首选为S0 10(TC. 本专利技术消旋反应采用的时间为0.5 10小时,首选为3 5小时。 本专利技术采用半量拆分方法及消旋后再拆分得到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其理 化性质与标准样品一致。合成工艺包括(1)以2-溴丁酸为原料在氨水中经胺化得到2-氨基丁酸,参照EP1566376的方法,经 酯化、氨解得到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再按本专利技术采用半量拆分的方法,得 到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2)上述拆分后的母液含有(R)-(-)-2-氨基丁酰胺,本专利技术采用酸性溶剂及少量催化剂 水杨醛的作用下,经消旋化反应,可得到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formula>formula see original document page 7</formula>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有以下优点1、采用半量拆分方法拆分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 胺,制备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拆分剂用量少,纯度高,操作简单; 2、 (R)-构型异构体(R)- (-)-2-氨基丁酰胺经消旋回收再利用,使整个合成反应的收率明 显提高,从而降低了成本,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3、各步原材料价廉易得,单元操作 简单,设备要求低,适合工业化大生产。附图说明图1 (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标准样品HPLC图谱。图2实施例1.3拆分制得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HPLC图。图3实施例2.3拆分制得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HPLC图。图4实施例3.3拆分制得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HPLC图。图5(±)-2-氨基丁酰胺标准样品HPLC图。图6实施例1.4消旋制得的(±)-2-氨基丁酰胺HPLC图。图7实施例2.4消旋制得的(±)-2-氨基丁酰胺HPLC图。图8实施例3.4消旋制得的(±)-2-氨基丁酰胺HPLC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并非限制本专利技术的应用范围。 实施例1:1.1:制备2-氨基丁酸在5000ml烧瓶中,加入1500ml 28%氨水,室温滴加500g 2-溴丁酸,滴加完毕, 加热至40'C,反应12小时。减压浓縮至干,残余固体用甲醇精制,得到白色结晶2- 氨基丁酸220g,收率71%,含量99.45%。1.2:制备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在2000ml烧瓶中,加入88g(0.854mol)2-氨基丁酸,600ml甲醇,冷却至(TC以下, 滴加142.6g(1.2mol)氯化亚砜,滴加完毕,回流3小时,减压浓縮除去甲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性药物左乙拉西坦中间体(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的合成、拆分与消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化学拆分反应中,以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为原料,采用半量拆分的方法,得到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拆分后母液含有的(R)-(-)-2-氨基丁酰胺,在酸性溶剂及催化剂的作用下,经消旋化反应,得到混旋的游离碱(±)-2-氨基丁酰胺,再经半量拆分法仍可得到光学活性的(S)-(+)-2-氨基丁酰胺盐酸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宝珠,蔡彤,阙利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雅本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