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传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62671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动力传递装置由将发动机旋转驱动力作为前进侧旋转进行传递的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即由前进离合器30设定的动力传递系统)、作为后退侧旋转进行传递的后退侧动力传递系统(即由后退制动器25设定的动力传递系统)、和选择设定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的液压作动型前进离合器30构成。在断开前进离合器30并断开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之状态时,发动机输出抑制装置50动作,将发动机转速抑制在规定转速以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传递发动机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系统。这种液压离合器,如停止向离合器液压缸室内供给作动液压,即可将离合器断开;但在接受发动旋转而正常旋转的变速机输入轴上安装着离合器液压缸的情况下,即使在离合器(断开)状态,在由发动机旋转而旋转的离合器液压缸内产生离心液压,受到这种离心液压的离合器活塞推压离合器板有使液压离合器结合的可能。因此,在现有技术中,设置了单向阀,这种单向阀在离合器液压缸室内液压高时关闭、而在液压低时打开排出离合器液压缸室内的作动油,或在离合器液压缸室内夹着离合器活塞在相反侧位置设平衡室,由平衡室里产生的离心液压来抵消离合器液压缸室内产生的离心液压,故可防止由离心液压引起液压离合器结合。但是,这种方法,必须设置单向阀,或设置平衡室,使得动力传递装置构造复杂化,并引起成本提高。在本专利技术中,在传递发动机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具有液压离合器,该液压离合器可断开通过动力传递装置对发动机驱动力的动力传递;它还具有旋转抑制装置,该旋转抑制装置在断开前述液压离合器,断开通过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传递时抑制发动机最大转速。作为构成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的上述液压离合器,在发动机输出轴与变速机输入轴间配设有起动离合器,在使该液压离合器结合进行动力传递时,发动机旋转不受任何抑制,相应于操作者的加速器操作进行变化的发动机旋转被传递至变速机。另一方面,在断开离合器而成中立状态的情况下,由旋转抑制装置抑制发动机最大转速。因此,液压离合器的转速被抑制,产生于液压离合器的离合器液压缸室内的离心液压被抑制,可防止由离心液压引起的液压离合器之结合。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技术方案中,传递发动机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如在实施例中,由变速机输入轴1、前进后退切换机械20、金属V型带机构10、变速机中间轴2、起动离合器机构40、输出传递齿轮列6a、6b、7a、7b所构成的装置)由将发动机旋转驱动力作为前进侧旋转传递的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比如在实施例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的前进离合器30结合而设定的动力传递系统)、作为后退侧旋转传递的后退侧动力传递系统(如在本实施例中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的后退制动器25结合而设定的动力传递系统)、和选择设定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的液压离合器(如实施例中的前进离合器30)所构成,并具有在断开液压离合器而断开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状态时抑制发动机最大转速的旋转抑制装置(如实施例的发动机输出抑制装置50)。如采用这样的动力传递装置,在使液压离合器结合而选择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时,发动机旋转不会受到任何抑制,相应于操作者的加速器操作而变化了的发动机旋转通过动力传递装置作为前进侧旋转传递到车轮,可使车辆以相应于加速器操作的速度前进行走。另一方面,在使液压离合器断开而处于中立状态的情况下、或选择设定后退侧动力传递系统的情况下,由旋转抑制装置抑制发动机的最大转速。因此,液压离合器的转速被抑制,产生于液压离合器的离合器液压缸室内的离心液压被抑制,可防止由离心液压引起的液压离合器的结合。由于在中立状态发动机旋转不会传递到车轮,抑制发动机旋转也没问题。另外,由于后退行走不需要以高速行走,这时即使抑制发动机旋转也没问题。在后退行走中,抑制发动机最大转速这一点从减少噪音观点出发也是所希望的。在上述动力传递装置中,最好构成为由液压制动器来选择设定后退侧动力传递系统。这种液压制动器配设于在变速机壳体内形成的制动液压缸室内的活塞、靠活塞的推压力相结合的摩擦结合构件所构成。供给于制动液压缸室的液压力作用于活塞而由该活塞推压摩擦结合构件使其相结合来选择设定后退侧动力传递系统。这样构成的液压制动器,由于制动器液压缸室被固定保持不会旋转,不会产生离心液压,在使液压离合器相结合来选择设定前进侧动力传递系统时,不需抑制发动机旋转。图2是表示上述无级变速机动力传递路径构成的概略图。图3是构成上述无级变速机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的剖面图。图4是构成上述无级变速机的起动离合器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发动机转速与前进离合器内产生的离心液压之关系的图。首先,金属V型带机构10由配设于变速机输入轴1上的驱动皮带轮11、配设于变速机中间轴2上的从动皮带轮16和绕挂于两皮带轮11、16间的金属V型带15所构成。驱动皮带轮11由可自由旋转地配设于变速机输入轴1上的固定皮带轮半体12和可相对该固定皮带轮半体12沿轴向移动并与其一体旋转的可动皮带轮半体13构成;进行由供给驱动皮带轮液压缸室14中的液压使可动皮带轮半体13沿轴向移动的控制。另一方面,从动皮带轮16由固定于变速机中间轴2上的固定皮带轮半体17和可相对该固定皮带轮半体17沿轴向移动并与其一体旋转的可动皮带轮半体18构成;进行由供给从动皮带轮液压缸室19中的液压使可动皮带轮半体18沿轴向移动的控制。因此,通过适当控制供给上述两皮带轮液压缸室14、19中的液压,控制作用于可动皮带轮半体13、18上的轴向移动力,可改变两皮带轮11、16的皮带轮宽度。由此,可改变金属V型带15对两皮带轮11、16的绕挂半径,从而可进行无级变化其变速比的控制。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其详细构造如图3所示,由单级小齿轮型游星齿轮机构构成;并具有可固定保持托架22的后退制动器25和前进离合器30。其中,游星齿轮机构具有与变速机输入轴1相连的中心齿轮21,可自由旋转地保持着与中心齿轮21相啮合的多个小齿轮22a并和中心齿轮21同轴自由旋转的托架22,以及和小齿轮22a相啮合并与中心齿轮21同轴自由旋转的内齿轮23;前进离合器30可自由离合地结合起中心齿轮21与内齿轮23。在这样构成的前进后退切换机构20中,如后退制动器25释放开而使前进离合器30结合上,中心齿轮21与内齿轮23相结合并成一体旋转状态,整个中心齿轮21、托架22与内齿轮23与变速机输入轴1一体旋转,驱动皮带轮11被驱动成为与变速机输入轴1同方向(前进方向)旋转状态。另一方面,如前进离合器30释放开而使后退制动器结合上,托架22被固定保持,内齿轮23与中心齿轮21反向旋转,驱动皮带轮11被驱动而成为与变速机输入轴1反向(后退方向)旋转状态。这里,后退制动器25由轴向可自由移动地嵌入在变速机壳体HSG内形成的制动液压缸室26a内的制动活塞26,与制动活塞26前端部相对地配设的隔板27、离合器板28与端板29构成。隔板27与离合器板28在轴向交替并列配置,隔板27成为轴向自由移动状态并结合于变速机壳体HSG,离合器板28成为轴自由移动状态结合于托架22,端板29结合于变速机壳体HSG。在这样构成的后退制动器25中,如向制动液压缸室26a内供给规定的作动液压,受到这种液压的制动活塞26将隔板27与离合器板28推到端板29上,由两板27,28的摩擦力使它们结合为一体。结果,托架22被固定保持。另一方面,前进离合器30由结合配设于驱动皮带轮11上的前进离合器液压缸31、沿轴向可自由移动地嵌入在该前进离合器液压缸31内形成的前进离合器液压缸室31a内的前进离合器活塞32、与前进离合器活塞32前端部相对地配设的隔板33、离合器板34与端板35构成。隔板33与离合器板34沿轴向交替并列配设,隔板33呈轴向自由移动状态结合于离合器液压缸31,离合器板34呈轴向自由移动状态结合于中心齿轮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动力传递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这种传递发动机旋转驱动力的动力传递装置中具有可断开通过前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传递的液压离合器; 且具有在断开前述液压离合器而断开了通过前述动力传递装置的动力传递的状态时抑制前述发动机最大转速的旋转抑制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缠仁大泷光郎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