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粗苯酐与醇类油制备邻苯二甲酸C*~C*混合酯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613784 阅读:3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粗苯酐与醇类油制备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的方法,利用有机酸酐与醇反应生成酯的原理,直接将粗苯酐与杂醇油、分离环氧环己烷后的轻质油或它们的混合物进行酯化反应。酯化结束后,让固体催化剂与液体酯产物分离。物料配比时,醇类油相对粗苯酐过量,酯化结束后所得液体酯粗产物,先在常压下中和并蒸馏回收过量的C↓[4]~C↓[5]醇,然后,再在减压下分别蒸馏回收低沸物和酯化反应生成的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被分离的催化剂和回收的C↓[4]~C↓[5]醇及低沸物等,可参与下一釜的酯化反应。制备的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可用作塑料增塑剂。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变废为宝,减少环境污染,又使相应产品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使用苯酐与醇制备酯
,涉及一种利用粗苯酐与醇类油制备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的方法,该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可用作纤维素树脂和聚氯乙烯塑料等的增塑剂,尤其适用于塑料制鞋行业。
技术介绍
萘氧化或邻二甲苯氧化制苯酐中,副产粗苯酐(或苯酐渣),其产量约为苯酐产量的5%左右,国内总产量约每年5000吨(即5kt/a)。其组成较复杂,一般含有75%~95%的苯酐、含量≤1%(折合CaCO3)的碱性化合物,也存在少量其他酸性氧化物、醌、灰分及水分等。针对粗苯酐,国外主要采用焚烧法处理。国内,大多数采用直接升华法或重结晶法予以回收利用。直接升华法回收粗苯酐中苯酐,产品质量难以达到合格品要求,且生产安全性较差;而重结晶回收法,经多次结晶方能得到邻苯二甲酸,苯酐回收率较低(一般为70%左右),且存在严重的下水污染。目前,已有一部分成功开发作DIBP(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增塑剂,所采用催化剂分别为硫酸(见CN1065859A,粗苯酐回收利用的方法)及杂多酸(见石顺存,易平贵.苯酐渣制备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增塑剂〖J〗.精细化工,2002,19(2)95~97)。但是,前者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粗苯酐与醇类油制备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的方法,其特征是直接将粗苯酐与杂醇油、分离环氧环已烷后的轻质油这些醇类油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制备邻苯二甲酸C↓[4]~C↓[5]混合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顺存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