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材料领域中的具有生物耙向功能和疾病治 疗功能的癌症靶向治疗纳米材料,特别是一种适于红外光耙向治疗癌 症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纳米材料在一些特定的晶面及其表面上存在着表面电子态, 其费米能级恰好位于体能带结构沿该晶向的禁带之中,形成只能平行 于表面方向运动的二维电子云。这些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 一方面具 有粒子的性质,同时又具有波动性,具有特征的波动频率,这一频率 主要取决于粒子的结构及金属本身的电子性质。当一定波长的光(光 的频率等于表面电子的波动频率)照射纳米粒子时,大量的表面自由 电子集体激发并产生横向耦合,导致独特的等离子体共振效应(SPR) 。 SPR效应导致金属纳米粒子对某些特征波长的光产生强烈 吸收,特征光吸收可以用来进行光热转换,制备纳米光热转换器件、 光学信号识别器件及疾病治疗等。叶酸是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又称维生素M),是体内一碳单位转 移酶的辅酶,可促进各种氨基酸间的相互转变,如使丝氨酸转变成甘 氨酸,使苯丙氨酸形成酪氨酸,组氨酸形成谷氨酸,高半胱氨酸形成 蛋氨酸等,从而在蛋白质中起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叶酸是一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于红外光靶向治疗癌症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分为靶向功能修饰剂制备和癌症靶向治疗纳米材料制备二个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靶向功能修饰剂的制备是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二甲基亚砜,再称取叶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电磁搅拌,反应温度为25至60℃的条件下,待叶酸溶解完毕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巯基乙醇及催化剂,继续反应35-55小时,取样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待叶酸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后停止反应;对反应液进行过滤,滤渣用二甲基亚砜反复冲洗过滤1-5次,再用等量的蒸馏水冲洗过滤1-5次,收集滤液备用,滤渣弃除;将滤液装入离心试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后,用胶皮吸管吸去离心管中上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于红外光靶向治疗癌症的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分为靶向功能修饰剂制备和癌症靶向治疗纳米材料制备二个工艺步骤,其特征在于靶向功能修饰剂的制备是先在反应容器中加入二甲基亚砜,再称取叶酸加入反应容器中,在电磁搅拌,反应温度为25至60℃的条件下,待叶酸溶解完毕后,再向反应容器中加入巯基乙醇及催化剂,继续反应35-55小时,取样进行紫外-可见光光谱分析,待叶酸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后停止反应;对反应液进行过滤,滤渣用二甲基亚砜反复冲洗过滤1-5次,再用等量的蒸馏水冲洗过滤1-5次,收集滤液备用,滤渣弃除;将滤液装入离心试管,用高速冷冻离心机进行离心分离;离心后,用胶皮吸管吸去离心管中上层清液,重新加入蒸馏水并均匀后继续离心分离;如此反复洗涤离心,直到离心管中上层清液清彻透明并无光谱吸收;向离心管中加入氨水,置入超声波分散器超声震荡,待沉淀溶解完毕即得到靶向功能修饰剂巯基叶酸溶液,用乙醇置换掉其中的水分,用真空干燥法控温0-60℃干燥得到巯基叶酸固体;癌症靶向治疗纳米材料的制备是将金属纳米粒子放入三角烧瓶中,加入蒸馏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建国,刘继宪,王瑶,邱文生,岳麓,梁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