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减压间歇精馏提纯N-乙烯吡咯烷酮的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572938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减压间歇精馏提纯N-乙烯吡咯烷酮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合成的N-乙烯吡咯烷酮分离提纯技术。所述的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回流罐、稳压罐、真空罐和真空泵组成,塔内装高效填料,其特征在于,精馏塔的塔釜为高径比为0.6∶1~0.2∶1的夹套列管加热器。所述的方法包括下列过程:以塔顶压力为133.3Pa~1333Pa,塔釜温度为80~150℃进行变回流比操作;当塔釜温度为80~105℃时,以回流比5~12从塔顶采出轻组分;当塔釜温度为105~125℃时,以回流比2~8从塔顶采出纯度合格的N-乙烯吡咯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塔釜具有液膜厚度小,蒸发效率高、传热系数大、物料停留时间短等特点,塔的操作工艺简单,产品纯度可达99.50%以上,过程中不产生任何其它有机物质,对环境无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减压间歇精馏提纯N-乙烯吡咯烷酮的装置及方法,属于合成的N-乙烯吡咯烷酮分离提纯技术。
技术介绍
N-乙烯吡咯烷酮为一种聚合单体,用作聚合单体可增加共聚物的抗静电性、吸湿性、可印染性等,也可用作油漆及润滑油的添加剂,有乳化及保护胶体性。聚乙烯基吡咯烷酮可用作人造血浆,具有优越的保护胶体性。专利CN1247197报道了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共聚物作为制造固体口服药物和化妆形式的基质;CN15791560报道了聚N-乙烯基吡咯烷酮与聚乙烯醇共混压敏胶,可用于透皮给药体系、离子电渗治疗体系、生物电极、伤口的治疗和皮肤的保养以及化妆品中,作为皮肤或其它生物组织表面的粘附材料,同时起到药物储库和控制药物释放的作用,也可用于制备其它方面应用的粘附贴片。2-吡咯烷酮为N-乙烯基吡咯烷酮合成的原料,在N-乙烯基吡咯烷酮中不可避免的含有2-吡咯烷酮。目前分离提纯N-乙烯吡咯烷酮的方法是多采用结晶法;专利CN1150148A介绍了通过在结晶器中结晶纯化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方法;CN1431994报道了单一步骤或多步骤结晶方法获得纯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方法。N-乙烯吡咯烷酮在54.2k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减压间歇精馏提纯N-乙烯吡咯烷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精馏塔、冷凝器、回流罐、稳压罐、真空罐和真空泵,塔内装高效填料,其特征在于,精馏塔的塔釜为高径比为0.6∶1~0.2∶1的夹套列管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松林任艳奎栾礼侠王惠媛元英进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