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宗林专利>正文

一种回收与清洗氨的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529502 阅读:2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洗与回收氨的塔。它主要是用于用碳酸氢铵法生产合成氨中,清洗与回收碳化尾气中的氨。它是在外壳(1)中设置气体分布器(8)、液体入口(7)、还设置了多层吸收板(4),在每一层的板上安有升气管(3)、气罩(2)、溢流管(5)、需要净化的气体通过该装置后,既能清洗气体中的氨,又能回收高浓度的氨水。(*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回收与清洗氨的装置,主要是用在 合成氨生产中回收与清洗气体中的氨。
技术介绍
目前,公知在用碳酸氢铵法生产合成氨的生产中,回收 与清洗碳化尾气中的氨采用的是泡罩塔、填料塔和空塔鼓泡式吸收。这些塔都存在一个共同的缺陷采用的液体必须连 续不断。回收氨水的浓度低,消耗的液体多,并且容易产生 阻力,存在一个清洗与回收的矛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清洗与回收的矛盾,有效地清除气体中氨,达 到回收的氨水浓度高,系统的阻力小,并且液体不需要连续 加入,节约液体,在保证氨水的浓度的情况下调整液体加 入量。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收与清洗的塔。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外 壳中,除液体分布器与气体分布器之外还设置了多层吸收 板,每层板上安装有一定长度的升气管,在升气管上连接着 带锯齿形的气罩,在吸收板上安装有溢流管,由于升气管有 一定的长度,在每一层吸收板上,它可以保证有一定数量液 体,由于吸收板所处的高度不同,所以每层液体浓度不同,含氨的气体通过升气管由下而上进入吸收层的气罩中,因为 气罩是浸入液体中,通过升气管的含氨的气体必须从气罩中 锯齿形边缘进入到液体中与液体起反应,再从液体中鼓泡吸 收后离开液相。液体由溢流管流到下一层,每经过一层浓度 不断提高,到最下层可获高浓度的氨水,气罩与升气管间的 间隔可以做的比较大,不容易产生阻力。当下面液体中的氨 浓度接近饱和时,上面的液体远远没有达到。这样一来就保 证了气相中的氨含量达到了工艺的要求。解决了清洗与回收 的矛盾。当液体是间接性加入时,由于每一层中有大量的液 体,短期时间内氨的浓度不容易达到饱和,也就不容易出 现"跑氨的现象"。本技术的效果是,既可以有效地清洗气体中的氨又 能回收高浓度的氨水,而且不容易产生阻力,结构简单。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升气管与气罩的部件剖视图。图中1、塔的外壳,2、带锯齿形气罩,3、升气管,4、 吸收板的底板,5、溢流管,6、净化后的气体出口, 7、入 塔液体的进口, 8、入塔气体分布器、9、回收的高浓度氨水 的出口, 10、连结气罩的支架。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在图1中需要净化的气体通过入塔气体分布器(8)由升 气管(3)引导进入到气罩(2)中,因为气罩(2)与升气 管(3)通过联结支架(10)固定牢固了,气体只能通过锯 齿边缘进入到液体中,通过多层液体的清洗,净化气达到工 艺要求,再通过净化气出口 (6)送到外工序。液体连续不 断由入塔液体的进口 (7)将每一层的液体进行置换,由溢 流管(5) —层一层流到底部,再由回收高浓度氨水出口 (9) 排出系统外。通常为了提高吸收的效率,将升气管(3)做 得很长,使每一层中的液体数量很多。而将气罩(2)做得 很短,能够刚好浸入液体中,防止产生系统阻力。最好升气 管G)的长度是气罩长度的5-20倍。实施例2在图1中需要净化的气体通过入塔气体分布器(8)由升 气管(3)引导进入到带锯齿形的气罩(2)中,再通过锯齿 边缘进入到液体中,通过多层液体的清洗,净化气达到工艺 要求,再通过净化气出口 (6)送到外工序。当液体间断式 由入塔液体的进口 (7)加入时,这时每一层液体的停留时 间相对要长一些,由于每一层中有大量的液体,氨溶解在液 体的浓度很难达到饱和度,吸收氨的能力的潜力很犬,气相 中带去的氨就很少了,尽管液体的加入是间断性的,但对清 洗影响不大,这样还有利于提高氨水的浓度。这样一来既达到了清洗气体中的氨与回收高浓度氨水的目的。解决了回收 与清洗氨的矛盾。达到了本技术的目的。权利要求1、一种回收与清洗氨的塔是由外壳、气体分布器、净化气出口、液体入口、回收高浓度氨水的出口构成,其特征在外壳中设置了多层吸收板、在底板上设置了有一定长度升气管、与升气管紧固相连的锯齿形气罩、溢流管。2、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一种回收与清洗氮的塔,其特征 是升气管P〗的长度是锯齿形气罩〖2〗长度的5-20倍,保证 每一层上有足够的清洗液。专利摘要一种清洗与回收氨的塔。它主要是用于用碳酸氢铵法生产合成氨中,清洗与回收碳化尾气中的氨。它是在外壳(1)中设置气体分布器(8)、液体入口(7)、还设置了多层吸收板(4),在每一层的板上安有升气管(3)、气罩(2)、溢流管(5)、需要净化的气体通过该装置后,既能清洗气体中的氨,又能回收高浓度的氨水。文档编号C01C1/00GK201313821SQ20082013861公开日2009年9月23日 申请日期2008年10月30日 优先权日2008年10月30日专利技术者朱宗林 申请人:朱宗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收与清洗氨的塔:是由外壳[1]、气体分布器[8]、净化气出口[6]、液体入口[7]、回收高浓度氨水的出口[9]构成,其特征:在外壳[1]中设置了多层吸收板[4]、在底板[4]上设置了有一定长度升气管[3]、与升气管紧固相连的锯齿形气罩[2]、溢流管[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宗林
申请(专利权)人:朱宗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