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7138 阅读:2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针对鲜活水蛭全药入药的性质,对不同的肠溶包衣进行试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肠溶材料都能制备成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通过试验研究确定,肠溶包衣为醋酸纤维素钛酸酯、肠溶性丙烯酸树脂和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中一种。其中肠溶性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树脂II和丙烯酸树脂III制备的肠溶制剂质量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
,具体涉及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
技术介绍
肠溶包衣(enteric coating)的概念早在130多年前就出现了,其衣膜耐胃酸,进 入肠部某部位后能迅速崩解并释放内容物,从而发挥药效。肠溶聚合物的作用机制是其在 不同的PH介质中溶解度不同,即在低pH时保持完整而在较高pH时溶出并释放药物。肠溶 衣属延迟释放剂型(delayed releaseforms),其目的主要是(1)避免药物受到胃内酶类 或胃酸的破坏;( 避免药物对胃黏膜产生强烈刺激,引起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C3)将药 物传递至肠部局部部位发挥作用;(4)提供延迟释放作用;(5)将主要由小肠吸收的药物尽 可能以最高浓度传递至该部位。近年来,药物工作者对肠溶包衣材料进行了更广泛地研制和开发,取得了显著成 效。目前,已有100种以上的肠溶材料被研究和使用着。鉴于其种类繁多,在使用肠溶材料 时,要根据药物原料的性质,对其进行选择,达到符合肠溶制剂的质量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上述原因,本公司科研人员试验研究,针对鲜活水蛭全药入药的性质,对不同 的肠溶包衣进行试验,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肠溶材料都能制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蛭为原料的肠溶微丸,其特征在于:丸芯中水蛭20-30重量份,药用辅料崩解剂为1-2重量份,填充剂为5-10重量份;肠溶包衣层2-5重量份,肠溶包衣为醋酸纤维素钛酸酯、肠溶性丙烯酸树脂和羟丙甲纤维素钛酸酯中一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奇志曾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时珍阁普生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