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晶氧化物和场效应晶体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73330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非晶氧化物至少包含:选自由In、Zn和Sn构成的组的至少一种元素;和Mo。该非晶氧化物中的Mo对比所有金属原子的数量的原子组成比大于等于0.1原子%且小于等于5原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晶(也称为非晶质)氧化物和其中对于活性层使用这种非晶氧化物 的场效应晶体管。本专利技术还涉及其中使用这种晶体管的有机EL或无机EL被用作发光器件 的显示装置,并且涉及利用使用这种晶体管的液晶的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使用基于非晶氧化物的半导体薄膜的半导体器件受到关注。这种半导体 薄膜可以在低温形成,具有大的光学带隙并对于可见光是光学透明的。由此,可以在塑料基 板、膜基板等上形成柔性透明薄膜晶体管(TFT)等。作为例子,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 2002-76356公开了关于使用主要由Zn-O形成的 氧化物膜作为活性层的TFT的技术。“Nature”,Vol. 432,25,November 2004 (PP. 488-492)公开了关于使用在室温形成 并包含铟、锌和镓的非晶质氧化物膜作为活性层的TFT的技术。TFT的S值为相对较大的约 2V/deCade,但是,TFT的场效应迁移率高达6 9cm2/VS,由此,它可望被应用于希望在利用 液晶、电致发光等的平板显示装置中使用的有源矩阵系统。"Journal of Non-Crystalline Solids” 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晶氧化物,所述非晶氧化物至少包含:选自由In、Zn和Sn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元素;和Mo,其中,所述非晶氧化物中的Mo对比所有金属原子的数量的原子组成比大于等于0.1原子%且小于等于5原子%。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板垣奈穗A戈雅尔岩崎达哉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