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搅拌反应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51442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复合稳定剂和改质剂生产的组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搅拌装置和出料口;搅拌装置由桨式搅拌器和框式搅器组成;桨式搅拌器由中心旋转轴和设置在中心旋转轴上的至少一个桨式搅拌叶组成;框式搅拌器由沿筒体内腔壁设置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和设置在框体内周壁的内搅拌叶组成;框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凹的凹槽,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底轴承,底轴承下方设有上端与底轴承底部固定,下端与与筒体内底固定的三角支撑架;中心旋转轴上底轴承的下方设有小桨片,小桨片与筒体内底部出料口周边触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解决混合原料易沉积、易粘壁、出料不畅以及反应不充分的问题,且更加环保和节能。(*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反应釜,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复合稳定剂、改质剂以及直接法 合成硬脂酸盐生产的组合搅拌反应釜
技术介绍
在化学原料的生产过程中,反应釜的搅拌方式一般采用单一式桨式搅拌,即在反 应釜搅拌轴上设有搅拌桨叶,通过搅拌轴的旋转来达到搅拌均勻的目的。但在化学原料的 生产过程中,针对一些比重大、粘度大、易沉积的非均相反应的原料,比如复合稳定剂和改 质剂的生产,现有技术中的单一桨式搅拌反应釜已不能满足生产要求,容易造成原料搅拌 不均勻、原料反应不充分、原料出料不畅、大量原料粘壁后果,还会在出料口附近出现物料 死角,严重影响生产的正常进行。现有技术中,针对以上现象,常使用循环泵将沉积的物料 从出料口抽出,现打到进料口,进行循环生产,反应温度高,在循环的过程中还需要加入适 量水和冰醋酸,这种方式不谓治标不治本,不能从根源上解决出现的问题,严重影响产品质 量,并且能耗大,对环境的污染也较重,使用冰醋酸也增加了生产的危险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出一种组 合搅拌反应釜,可以解决混合原料易沉积、易粘壁、出料不畅以及比重相差大的原料非均相 反应不充分有死角的问题,且更加环保和节能。本技术解决以上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组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筒体底部中心的 出料口 ;搅拌装置由同轴设置在筒体内的位于中心的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四周的框式搅器组 成;桨式搅拌器由中心旋转轴和设置在中心旋转轴上的至少一个桨式搅拌叶组成;框式搅 拌器由沿筒体内腔壁设置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和设置在框体内周壁的内搅 拌叶组成;框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凹的凹槽,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一 个底轴承,底轴承下方设有上端与底轴承底部固定,下端与与筒体内底固定的三角支撑架; 中心旋转轴上底轴承的下方设有小桨片,小桨片与筒体内底部出料口周边触接。这样,位于反应釜内中心的中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周边的框式搅拌器同轴旋转,桨 式搅拌器上的桨式搅拌叶可以使反应釜内中心物料搅拌充分,框式搅拌器上的内搅拌叶可 以使反应釜内四周的物料搅拌充分,而外刮板则可以刮掉粘在反应釜内壁的物料,桨式搅 拌叶、内搅拌叶和外刮板综合作用,达到搅拌充分,不易粘壁的目的。而位于下方的小桨片 则可以使反应釜内底部物料搅拌充分,防止底部死区的出现。由此可见,本技术科学的设置了桨式搅拌器和框式搅器,既方便反应釜内中 心物料的搅拌,又方便反应釜内周边物料的搅拌,从而使搅拌更为均勻,物料不易粘壁;另 夕卜,本技术合理的在框体底部出料口上方设凹槽,并在中心旋转轴底部设有小桨片,可 以使反应釜内底部的物料不易沉积,出料更为通畅;再由,本技术巧妙的在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底轴承,并在下方设有三角支撑架,即可以支撑整个搅拌装置,又方便小桨片 的旋转,具有双得功能;最后,本技术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使用循环泵将沉积的物料从 出料口抽出,更加环保和节能。本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框式搅拌器在框体内周壁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搅拌叶,桨 式搅拌器上的桨式搅拌叶两端位于两片所述内搅拌叶之间。这样的结构使得搅拌更充分, 反应釜内物料不会形成死区,物料不易沉积,反应更为充分。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框式搅拌器在框体内周壁的左或两侧各设有三片内搅拌 叶,桨式搅拌器中心旋转轴上设有两片桨式搅拌叶,桨式搅拌叶两端位于各内搅拌叶之间。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框式搅拌器在框体外周左右两侧各设有两片外刮板,框 式搅拌器在框体外周底边凹槽的两侧各设有两片外刮板。这样的结构更有利于刮板刮干净 筒体内壁的粘上的料。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框式搅拌器是一个上端为三角形,下端为圆弧形,左右两 端为竖直形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凹槽为向上凹的梯形凹槽。这样的结构与筒体内壁结构相 近,更便于混合料的搅拌均勻,且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更容易刮干净筒体内壁。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筒体底部设有伸向凹槽内的温度计。温度计伸向凹槽内, 测温更为深入,由于小桨片的旋转,使得凹槽内的料不会沉积,使得测温更为精准。前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筒体由外筒体和内筒体组成,外筒体和内筒体之间设有 筒体夹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是一种组合搅拌反应釜,由外筒体1、筒体夹套2、内筒体3、手孔4、传动 装置5、电机6、减速机7、桨式搅拌叶8、中心旋转轴9、框式搅拌器10、内搅拌叶11、外刮板 12、底轴承13、三角支撑架14、小桨叶15、温度计16和出料口 17。本技术的搅拌装置 由同轴设置在内筒体1内的位于中心的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四周的框式搅器组成;桨式搅拌 器由中心旋转轴9和设置在中心旋转轴9上的至少一个桨式搅拌叶8组成;框式搅拌器10 由沿内筒体1内腔壁设置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12和设置在框体内周壁的内 搅拌叶11组成;框体的底部出料口 17的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凹的凹槽18,凹槽18内中心旋 转轴9上设有一个底轴承13,底轴承13下方设有上端与底轴承底部固定,下端与与筒体内 底固定的三角支撑架14 ;中心旋转轴9上底轴承13的下方设有小桨片15,小桨片15与内 筒体1内底部出料口周边触接。本实施例的框式搅拌器10是一个上端为三角形,下端为圆弧形,左右两端为竖直 形的框体,框体底部的凹槽18为向上凹的梯形凹槽,与筒体内壁结构相近,更便于混合料 的搅拌均勻,且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更容易刮干净筒体内壁。框式搅拌器10在框体内周壁 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搅拌叶11,在框体内周壁的左或两侧各设有三片内搅拌叶11,框式搅拌器桨式搅拌器中心旋转轴9上设有两片桨式搅拌叶8,桨式搅拌叶8两端位于各内搅拌叶 11之间,使得搅拌更充分,反应釜内物料不会形成死区,物料不易沉积,反应更为充分。框式 搅拌器10在框体外周左右两侧各设有两片外刮板12,框式搅拌器在框体外周底边凹槽18 的两侧各设有两片外刮板12,更有利于刮板刮干净筒体内壁的粘上的料。内筒体1底部设有伸向凹槽18内的温度计17,温度计伸向凹槽内,测温更为深入, 由于小桨片的旋转,使得凹槽内的料不会沉积,使得测温更为精准。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位于反应釜内中心的中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周边的框式搅 拌器同轴旋转,桨式搅拌器上的桨式搅拌叶可以使反应釜内中心物料搅拌充分,框式搅拌 器上的内搅拌叶可以使反应釜内四周的物料搅拌充分,而外刮板则可以刮掉粘在反应釜内 壁的物料,桨式搅拌叶、内搅拌叶和外刮板综合作用,达到搅拌充分,不易粘壁的目的,而位 于下方的小桨片则可以使反应釜内底部物料搅拌充分,防止底部死区的出现。由于本技术设置了桨式搅拌器和框式搅器,既方便反应釜内中心物料的搅 拌,又方便反应釜内周边物料的搅拌,从而使搅拌更为均勻,物料不易粘壁;本技术在 框体底部出料口上方设凹槽,并在中心旋转轴底部设有小桨片,可以使反应釜内底部的物 料不易沉积,出料更为通畅;本技术在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底轴承,并在下方设有 三角支撑架,即可以支撑整个搅拌装置,又方便小桨片的旋转,具有双得功能。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复合稳定剂、改质剂以及复合稳定剂和改质剂中间体的生 产,如直接发合成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组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筒体底部中心的出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由同轴设置在筒体内的位于中心的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四周的框式搅器组成;所述桨式搅拌器由中心旋转轴和设置在中心旋转轴上的至少一个桨式搅拌叶组成;所述框式搅拌器由沿筒体内腔壁设置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和设置在框体内周壁的内搅拌叶组成;所述框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凹的凹槽,所述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底轴承,所述底轴承下方设有上端与底轴承底部固定,下端与与筒体内底固定的三角支撑架;所述中心旋转轴上底轴承的下方设有小桨片,所述小桨片与筒体内底部出料口周边触接。

【技术特征摘要】
1.组合搅拌反应釜,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内的搅拌装置和设置在筒体底部中心的出 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装置由同轴设置在筒体内的位于中心的桨式搅拌器和位于四 周的框式搅器组成;所述桨式搅拌器由中心旋转轴和设置在中心旋转轴上的至少一个桨式 搅拌叶组成;所述框式搅拌器由沿筒体内腔壁设置的框体、设置在框体外周壁的外刮板和 设置在框体内周壁的内搅拌叶组成;所述框体的底部出料口的上方设有一个向上凹的凹 槽,所述凹槽内中心旋转轴上设有一个底轴承,所述底轴承下方设有上端与底轴承底部固 定,下端与与筒体内底固定的三角支撑架;所述中心旋转轴上底轴承的下方设有小桨片,所 述小桨片与筒体内底部出料口周边触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搅拌反应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框式搅拌器在框体内周壁 的左右两侧设有内搅拌叶,所述桨式搅拌器上的桨式搅拌叶两端位于两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协和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