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为强化换热而设计的具有分形表面 结构特征的换热管。
技术介绍
换热器广泛用于能源、动力、环保、化工等工业应用领域。随着工业节能减排工作 的推进,对涉及能耗的各个环节采用积极有效的节能措施将具有重要工程价值和意义。对 换热器进行优化设计,提高其换热效能,是节能减排的一个重要举措。换热管是换热器的主要部件之一,对其进行优化设计是提高换热器效能的重要途 径。由场协同理论可知,对于流动换热而言,光滑管设计并不是最为优化的换热方式。对 流换热的热阻主要集中在底层,所以强化底层的换热是重点,同时改善管内流动,增加管内 扰流,为强化换热的方向。目前,换热管的强化换热一般是采用螺纹、波纹等肋化表面设计 来实现。该种肋化表面是通过在流动换热区域内产生的局部扰动,提高了流体湍动能强度, 实现了传热边界层的重新生成并增强了通道内冷热流体传热系数,提高了换热管的传热性 能。然而,现有的螺纹、波纹等肋化表面设计尚未能充分利用换热管的表面空间,并且,还缺 少考虑流体主流流型对管内热传递影响。为此,本专利技术将换热管表面设计成具有分形结构特征以充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分形表面结构式换热管,包括管壳、肋化表面、异形扰流体和连接件,所述的肋化表面沿流动方向的螺旋形地布置在所述管壳的内壁,所述的异形扰流体布置在换热管内部,所述的异形扰流体通过所述的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管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化表面为具有分形结构特征的表面,沿流动方向呈螺旋形延伸;所述的异形扰流体外表面呈现凹凸分布,且其截面形状沿流动方向呈周期性变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形表面结构式换热管,包括管壳、肋化表面、异形扰流体和连接件,所述的肋 化表面沿流动方向的螺旋形地布置在所述管壳的内壁,所述的异形扰流体布置在换热管内 部,所述的异形扰流体通过所述的连接件固定在所述的管壳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肋化表 面为具有分形结构特征的表面,沿流动方向呈螺旋形延伸;所述的异形扰流体外表面呈现 凹凸分布,且其截面形状沿流动方向呈周期性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形表面结构式换热管,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平,张程宾,眭佳佳,施明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