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闭装置以及换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41568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闭装置以及换气装置,能够在维持气密性能的情况 下减小风路阻抗,并能够降低向风扇、电机的负载。为此,在与风流入一 侧连接的流入侧连接口和使风流出一侧连接的流出侧连接口之间设置开 闭器安装部,在该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嵌插开闭器安装框,该开闭器安装 框安装阻碍从流出侧连接口侵入的外风的开闭器。遮蔽开闭器闭锁时与开 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的肋部从流出侧连接口正面看时与流 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致相同直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闭装置以及具有该开闭装置的换气装置,该开闭装 置具有与送来的风流入的一侧连接的流入侧连接口、与使送来的风流出的一侧连接的流出侧连接口、阻碍从流出侧连接口侵入的外风的开闭器。
技术介绍
以往,这种开闭装置已知有经由与屋外连通的通道而将送来的风排出 的换气装置所具有的开闭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以下,参照图6和图7说明该开闭(shutter)装置。图6为表示以往 的开闭装置的结构和形状的结构图,图7为表示该开闭装置的结构和形状 的正面图。如图6、图7所示,以往的换气装置由送来的风流入的流入侧连接口 101、与使送来的风流出的一侧连接的流出侧连接口 102和外风阻碍用的 开闭器104构成,由具有安装开闭器104的开闭器支承轴103的适配器105 构成。另外,设于消除在开闭器104闭锁时形成风路内的、在开闭器104 和流出侧连接口 102的内侧面之间的间隙的、与开闭器104抵接的肋部 106。肋部106形成与开闭器支承轴103相X寸,与开闭器104的上端部在 流入侧连接口 101侧抵接,与开闭器104的下端部在流出侧连接口 102侧 抵接的结构,流出侧连接口 102侧的肋部106为向流出侧连接口 102的内 径、即风路内侧突出的结构。在这样的以往的开闭装置中,在开闭器开放的状态下,从流出侧连接 口自正面看时,为了提高气密性能而在开闭器闭锁时抵接开闭器104、消 除间隙而设置的肋部106向风路内侧突出。因此,风路阻抗增加,阻碍风 流,存在为了确保所需的风量,必须增大向风扇、电机的负载,增大输出 的课题。因此,要求在维持气密性能的基础上降低对风扇、电机的负载。专利文献l:日本特开2003—065581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研发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持气密性 能的基础上降低风路阻抗,减小对风扇、电机的负载的开闭装置。本专利技术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与风流入一侧连接的流入侧 连接口;与使风流出一侧连接的流出侧连接口;设于流入侧连接口和流出 侧连接口之间的比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的开闭器安装部。另外具有嵌插 在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大致收纳在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连接口的直径 之间的台阶部内、安装阻碍从流出侧连接口侵入的外风的开闭器的开闭器 安装框。支承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承轴位于台阶部,遮蔽在开闭器闭锁时在 开闭器和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的肋部与开闭器抵接。开闭 器安装框中,肋部与开闭器支承轴相对,上端部设于流入侧连接口侧,下 端部设于流出侧连接口侧,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以开闭器安装部和流 出侧连接口的台阶差为边界,肋部的抵接部位在流出侧连接口方向和流入 侧连接口方向上切换位置的结构。能够提供一种当开闭器打开时,在从流出侧连接口正面看时的风路 内,开闭器安装框的肋部不作为阻碍风流的物体存在,所以能够增大风路 面积,有效活用风路,减小风路阻抗的开闭装置。另外在设置有具有在流入侧连接口上连接喷出口,在流出侧连接口上 连接通道而进行换气的特征的换气装置或换气部的装置中,设置本专利技术的 开闭装置,从而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气密性能高、风路阻抗小、即对风扇、 电机的负载小的开闭装置的设于换气装置和换气部的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开闭装置的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该开闭装置的结构和形状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该开闭装置的开闭器打开的状态下的结构和形状的正面图。图4是表示该开闭装置的设置状况的剖面图。图5是表示该开闭装置的开闭器支承轴和开闭器支承轴插入状况的放大剖面图。图6是表示以往的开闭装置的结构和形状的结构图。 图7是表示该开闭装置的结构和形状的正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流入侧连接口2通道3流出侧连接口 4开闭器安装部 5开闭器 6开闭器安装框 7弯曲形状部 8肋部9开闭器支承轴IOR部11抵接肋部12顶面里部空间13吸入口14顶面铺板15埋入口16屋外17换气装置19开闭装置20内缘翻边形状部21插入孔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开闭装置具有与送来的风流入一侧连接的流入侧连接口 ; 与使送来的风流出一侧连接的流出侧连接口 ;设于流入侧连接口和流出侧 连接口之间的比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的开闭器安装部;嵌插在开闭器安 装部的内侧,大致收纳在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连接口的直径之间的台阶部内,安装阻碍从流出侧连接口侵入的外风的开闭器的开闭器安装框,其 中,支承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承轴位于台阶部,遮蔽在开闭器闭锁时在开闭 器和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的肋部与开闭器抵接,开闭器安 装框中,肋部与开闭器支承轴相对,上端部设于流入侧连接口侧,下端部 设于流出侧连接口侧,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形成以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 连接口的台阶差为边界,肋部的抵接部位在流出侧连接口方向和流入侧连 接口方向上切换位置的结构。当开闭器打开时,在从流出侧连接口正面看 时的风路内,开闭器安装框的肋部不作为阻碍风流的物体存在,所以能够 增大风路面积,有效活用风路,减小风路阻抗,能够有效活用风路。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在开闭器的左右端部具有在开闭器开口时从流出侧 连接口在正面看时与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致相同直径而弯曲的弯曲形 状部,在开闭器安装框上设置与弯曲形状部的轮廓吻合而在开闭器闭锁时 抵接的抵接肋部。由于开闭器的左右端部弯曲,所以开闭器的总面积比风 路面积、即通道内径面积大,从而能够增大接受开闭器的风的面积。并且, 能够得到可有效发挥风压打开开闭器的力,能够以小的风压来打开开闭 器,即开闭器阻抗小的开闭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开闭器的左右的弯曲形状部在开闭器的闭锁时与抵接 肋部吻合。当开闭器闭锁时,开闭器接受外风时,产生开闭器向开闭器安 装框的方向靠压的力,开闭器和设于开闭器安装框上的肋部相互接触的部 位以平面对平面抵接密合。因此,能够得到遮蔽效果的可靠性增加的开闭 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弯曲形状部在开闭器的侧面看,在相对于开闭器的面 垂直的方向上相对于通过弯曲形状部的顶点的轴线,弯曲形状非对称,相 对于轴线,开闭器支承轴所在的一侧的弯曲直径形成得小。由于开闭器的 弯曲形状部的弯曲形状为非对称,所以风吹到弯曲形状的开闭器安装框上 时沿着弯曲直径变大的流动,风向相对于开闭器支承轴距离大的部分的开 闭器的一面集中。因此,打开由风压而产生的开闭器的力、即力矩变大。 并且,能够得到开闭器容易打开,开闭器打开时的运动力学阻抗小的开闭 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材质采用金属制。树脂制的开闭器,由于成形时的树脂射出的流体与开闭器的厚度相关,所以若薄化开闭器的厚度,则有树脂 不流动而不成形的情况。但是,若为金属制开闭器,则开闭器的厚度的形 成缘于开闭器自身材质的厚度,所以能够使金属制开闭器比树脂制开闭器 薄。结果,能够得到当开闭器打开时,接受风的开闭器厚度部分小、风路 阻抗更小的开闭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开闭器为金属制,插入设于开闭器安装框上的开闭器 支承轴部的、设于开闭器上的插入孔为形成加工时产生的毛刺不接触所述 开闭器支承轴部的形状。能够得到开闭器可动时开闭器的支承轴插入孔和 开闭器支承轴接触时,不接触加工金属制开闭器的形状时产生的毛剌,开 闭器开闭时的摩擦阻抗小、即开闭器打开时的运动力学阻抗小的开闭装 置。另外,本专利技术中,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流入侧连接口,其与风流入一侧连接; 流出侧连接口,其与使风流出一侧连接; 开闭器安装部,其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之间且比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 开闭器安装框,其嵌插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直径之间的台阶部内安装开闭器,该开闭器阻碍外风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侵入,并且 支承所述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承轴位于所述台阶部, 当所述开闭器闭锁时,将在所述开闭器和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遮蔽的肋部与所述开闭器抵接, 在所述开闭器安装框中,所述肋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上端部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侧,下端部设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侧, 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形成以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连接口的台阶差为边界,所述肋部的抵接部位在所述流出侧连接口方向和所述流入侧连接口方向上切换位置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14 JP 249087/20061、一种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流入侧连接口,其与风流入一侧连接;流出侧连接口,其与使风流出一侧连接;开闭器安装部,其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之间且比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内径大;开闭器安装框,其嵌插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在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所述流出侧连接口的直径之间的台阶部内安装开闭器,该开闭器阻碍外风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侵入,并且支承所述开闭器的开闭器支承轴位于所述台阶部,当所述开闭器闭锁时,将在所述开闭器和所述开闭器安装部的内侧之间形成的间隙遮蔽的肋部与所述开闭器抵接,在所述开闭器安装框中,所述肋部相对于所述开闭器支承轴,上端部设于所述流入侧连接口侧,下端部设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侧,所述上端部和所述下端部之间形成以所述开闭器安装部和流出侧连接口的台阶差为边界,所述肋部的抵接部位在所述流出侧连接口方向和所述流入侧连接口方向上切换位置的结构。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开闭器的左右端部具有弯曲形状部,且在所述开闭器开口时, 并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正面观察时,该弯曲形状部以与所述流出侧连接口 的内径同径吻合地弯曲,在所述开闭器安装框上设置抵接肋部,该抵接肋部在所述开闭器闭锁 时与所述弯曲形状部的轮廓吻合地抵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五十里良雄殿垣内崇石川诚藤泽秀行安井伸行清本训央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