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辆的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40536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灯,其至少包括第一白炽灯丝, 该第一白炽灯丝用于产生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束,出于此目的,该白 炽灯丝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屏蔽帽以限制发射到给定角范围的光。该屏 蔽帽(4)具有至少一个开口,该开口试图利用这个光束的至少部分产生 在所述明/暗截止线上方的光束,该光束穿过所述开口,不穿过和/或穿 过滤色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灯,该灯至少包括第一白炽灯丝, 该第一白炽灯丝用于产生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束,出于这个目的,该 灯丝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屏蔽帽以限制发射到给定角度范围的光。本专利技术特别地涉及用于机动车辆主前照灯的灯,该灯装有两个白 炽灯丝,这两个白炽灯丝中的一个灯丝被制成不带屏蔽帽并能够产生 高光束。另一个白炽灯丝带有屏蔽帽以能够产生低光束。
技术介绍
这种灯可特别地为被称作H4灯(或HS1灯)类型的标准化灯。这种类型的灯目前被大量地用于高光束/低光束前照灯。在某些地方,规定或期望道路使用者即使在白天也只有将车辆的车灯开启才能行驶,这是获得这种效果的标准所致。对于摩托车而言,已普遍为这种情况,而对于汽车而言,也逐渐地变为这种情况。结果,否定了在摩托车情况下引入这种做法的初始原因,因为即使在白天,就改善可见度而言,摩托车与汽车并没有显著不同。为了能够同样实现改善的可见度,目前存在多种可能方案。为了 准许在公用道路上的交通,这些方案特别需要符合相关的欧洲法律、 法规和规章以及美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所有这些方案(诸如安装额外发光元件)需要额外的空间且涉及 额外的花费。而且,必须提供额外的可利用的能量向额外的发光元件 加电。另一常规要求是对目前已在道路上的摩托车(或更确切地说它 们的前照灯系统)进行昂贵改造。还特别地要求在不需要对灯做出任何重大技术改变的情况下改善 头部上方区域的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灯,其克服上述缺点且帮助改善道路 上的安全性。这种道路上增强的安全性的独特之处在于,对迎面而来 交通而言具有改善的信号效果,和/或对于驾驶员或骑车者头顶上方区 域而言具有改善的照明。另外,这种灯在技术方面易于通过工业大批 量生产而制造。通过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征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此情况下, 本专利技术所用的材料的特点在于屏蔽帽具有至少一个开口,其用于产生 在明/暗截止线上方的光束,且穿过所述开口的这个光束的至少部分不穿过和/或穿过滤色器。要求保护本专利技术材料的彼此组合的特点和每个单独的特点。以此方式以异常简单方式在白天实现摩托车的显著视觉独特性(visual distinctiveness)。但这种方案并不局限于摩托车,而且也适用于 (例如)客车和卡车。这首先通过具有不同颜色的光束而实现,该具有不同颜色的光束 通过开口和滤色器进入到迎面而来的交通的视野。选择这种开口或这 些开口的大小和相应滤色器的颜色,使得在每种情况下均符合相关的 欧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美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而且,作为替代或组合,通过使用不与滤色器组合的一个或多个 开口 ,通过使光束穿过开口并进入到由迎面而来的交通所占的道路空 间内而执行迎面而来交通的短暂的、规定的闪光。在此情况下,确定这种开口或这些开口的大小使得在每种情况下 符合相关的欧洲法律、法规和规章以及美国的法律、法规和规章。这 与白天驾驶和夜间驾驶均相关。附属权利要求的主题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实施例。优选地,滤色器具有至少90%的吸光能力。另外,优选地,开口的轮廓结合到屏蔽帽的轮廓中。在此情况下, 开口轮廓可近似为槽的形式,且所述开口的纵向轴线布置成近似平行 于或垂直于灯的纵向轴线。这在技术方面使得能容易地制造具有这种开口的屏蔽帽。可利用开口宽度来设置光束强度且可利用开口相对于低光束灯丝 的位置来设置车辆前方的光带的距离。非常宽的开口(> 1.5mm)致使光带的限定不太明确,而非常窄的开 口减小对迎面而来的交通的可见度。对于第一种应用,优选地,开口被布置成使得进入明/暗截止线上 方道路空间并在这种情况下不穿过滤色器和/或穿过滤色器的光束的部 分被导向到迎面而来的交通的视线(eye-line)区域上。利用这种布置 能实现用于迎面而来的交通的特定信号效果。对于这种第一应用,滤色器还优选地为黄滤色器,从而进一步减 小任何耀眼或眩目效果,因为在这个方面,黄光特别适合。对于第二种应用,优选地,开口被布置成使进入明/暗截止线上方 道路空间并在这种情况下不穿过滤色器和/或穿过滤色器(优选为蓝滤 色器)的光束的部分被导向到头部上方的交通标志和道路标志位置的区 域上。这使得对于预定角度的扇区(例如大约12°至138°的角度扇区, 其中交通标志和道路标志布置于该道路空间中)能在眩目区域(即,在明 /暗截止线上方和视线上方的区域)中利用蓝滤色光来点亮。这在不使迎面而来的交通耀眼的情况下实现。在此情况下,利用 蓝光来照明大体上是优选的,因为其显著地增加驾驶员对于头部上方 区域中物体的可见度。头部上方的区域位于道路高度上方至少1.8m处。参考下文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变得 显然和明晰,但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并不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图1是双灯丝卣素白炽灯的第一实施例的側视示意图。 图2是在以低光束操作时来自如图1所示的双灯丝卣素白炽灯的 光分布图案的示意图。图3是双灯丝卣素白炽灯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当以低光束操作时如图3所示的双灯丝由素白炽灯的光分 布图案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中以侧视示意图示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优选实施例是用于机动 车辆主前照灯的双灯丝卣素白炽灯。这种灯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玻璃灯封壳1,该灯封壳1包含两个白炽 灯丝2、 3,两个白炽灯丝2、 3以常规方式近似平行于灯的纵向轴线(在 图1中以点点划线示出)布置。用于产生低光束光的白炽灯丝2具有屏 蔽帽4,用来以已知方式限制辐射光到预定角度范围。三个电力供应装置从灯封壳1的箍缩密封区域突伸,该三个电力 供应装置用于保持两个白炽灯丝2、 3就位并向它们供应电力。屏蔽帽 4部分地遮蔽白炽灯丝2。开口 5结合于屏蔽帽4的轮廓中(另外,屏蔽帽4的构造是通常 的构造。开口 5的轮廓呈近似开槽的形式,即,近似为矩形,且宽度 为大约0.5mm且长度为大约2.5mm。当,见察灯时,开口5与倒置的发 光位置(inverted burning position)成卯。布置,即,其纵向轴线近似垂 直于灯的纵向轴线。开口 5被近似中央地定位且与白炽灯丝2的中央 区域相对。白炽灯丝2的长度为大约5mm且其直径为大约1.3mm。图2是当以低光束操作时来自如图1所示的双灯丝卣素白炽灯的 光分布图案的示意图。图示为投射到单平面上的道路空间的示意性图如图1所示的屏蔽帽中的开口 5在来自前照灯并行进到道路空间 内的光束中产生附图所示的光分布图案。在此情况下,开口 5起到类 似针孔相机的作用低光束灯丝,即白炽灯丝2,由槽状开口5沿着明 /暗截止线D构置(在图2中示为实线)。(为了弄清楚与常规屏蔽帽即不 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开口的屏蔽帽的不同,后者的明/暗截止线E由图2中的虚线表示)。迎面而来的驾驶员或骑车者(即迎面而来的交通)的眼 睛沿着视线F(在图2中示为点划线)移动,该视线F斜向上延伸。在位于具有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灯的车辆前方的大约30 m、 60 m和80m处的三个点A、 B和C处,迎面而来的驾驶员或骑车者的目光以所获 得的相应距离依次穿过来自根据本专利技术灯的光束,且在每个点经历短 暂闪光,由于较短的曝光时间和较低的强度(小于2000 cd),这种短暂 的闪光不会产生任何眩目或耀眼效果且因此不会对道路上的安全性造 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灯,其至少包括第一白炽灯丝(2),所述第一白炽灯丝(2)用于产生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束,出于这个目的,所述白炽灯丝(2)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屏蔽帽(4)以限制发射到给定角度范围的光,其特征在于: -所述屏蔽帽(4)具有至 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产生在所述明/暗截止线上方的光束,以及 -穿过所述开口的所述光束的至少部分不穿过和/或穿过滤色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9.13 EP 06120559.71.一种用于机动车辆的灯,其至少包括第一白炽灯丝(2),所述第一白炽灯丝(2)用于产生具有明/暗截止线的光束,出于这个目的,所述白炽灯丝(2)具有与之相关联的屏蔽帽(4)以限制发射到给定角度范围的光,其特征在于-所述屏蔽帽(4)具有至少一个开口,所述开口用于产生在所述明/暗截止线上方的光束,以及-穿过所述开口的所述光束的至少部分不穿过和/或穿过滤色器。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色器具有至少 90%的吸光能力。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色器布置于所 述灯封壳上。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L·库帕A·克劳斯B·斯平格
申请(专利权)人: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NL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