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HOYA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光致变色膜和具有该膜的光致变色透镜、以及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32852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光致变色色素和树脂成分的光致变色膜。光致变色 膜至少一个面A的纳米压痕硬度为800nm以上。进一步,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光致 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包括将含有光致变 色色素和固化性成分的光致变色液涂布在用于形成透镜一面的第一模具的 一个表面上,并对该光致变色液实施固化处理,由此形成最外侧表面具有 500~5000nm的纳米压痕硬度,并且和第一模具相对的表面的纳米压痕硬度 小于最外侧表面的纳米压痕硬度的光致变色膜,以及使用该第一模具,得到 在透镜基体材料上具有光致变色膜的光致变色透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进一步,本专利技术涉及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光致变色透镜具有光响 应性优异的光致变色膜。
技术介绍
近年来,应用有机光致变色染料的塑料制光致变色透镜来制作眼镜并进 行销售。其在明亮的屋外会显色,因此具有和高浓度彩色镜片同样的防眩效 果,并且在移至室内时,恢复为高的透射比。为了给塑料透镜赋予光致变色性,可以使用在透镜基体材料上设置含有 光致变色色素的涂层(光致变色膜)的方法、通过透镜基体材料覆盖光致变色 膜的方法、在两片透镜基体材料间设置光致变色膜的方法等(例如,参见特 开2005-305306号公报及其英文同族US2005 / 0168690A1 ,它们的全部内容, 特别作为公开而引入本申请)。在此处所用的光致变色膜中,要求一旦照射 规定光线,则立即响应并以高浓度显色,并且在放置于没有上述光线的环境 下时,立刻退色。作为在透镜基体材料上具有光致变色膜结构的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 法,在特开平10-231331号公报及其英文同族美国专利第5,914,174号说明 书(它们的全部内容,特别作为公开而引入本申请)中,已提出了在通过浇铸 聚合制造塑料透镜时,预先在模具内表面上涂布含有光致变色色素的涂布 液,并由此同时进行透镜固化和光致变色膜形成的方法(浇铸聚合法)。一直以来,认为光致变色膜的显色退色反应速度和显色浓度,依存于分 子结构所产生的光致变色色素的固有特性。因此,已经研究了通过使用具有 特定分子结构的光致变色色素,来改善光致变色膜对光的响应性(反应速度 和显色浓度)。然而,以往光致变色膜对光的响应性(反应速度和显色浓度)并不能满足 要求,因此希望进一步改善其光响应性。此外,上述特开平10-231331号公报中所记载的制造方法,为了确保光 致变色层和透镜基体材料的粘合性,在注入透镜单体前,使模具内表面上所 涂布的光致变色液为未聚合状态或部分固化的状态,并在透镜单体注入后, 依次使光致变色液和透镜基体材料固化。该方法,由于可以在进行透镜基体 材料的固化的同时赋予光致变色膜,因此具有操作性优异的优点,但由于发 生了透镜基体材料和光致变色层的混合,因此存在透镜光学特性降低的问题 (产生了雾度、条紋)。此外,通过该方法所得到的光致变色透镜对光的响应 性(反应速度和显色浓度)并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希望进一步改善光响应性。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响应性优异的光致变色膜和具 有所述光致变色膜的光致变色透镜。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响应性和光学特性优异的光致 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完成上述第一目的,反复进行了积极研究。一直以来,认为光致变色膜的显色退色反应速度和显色浓度,依存于分 子结构所产生的光致变色色素的固有特性。然而,本专利技术者们反复研究的结 果,对于光致变色膜的光响应性,得出了以下的新见解。(1) 如果未使光致变色膜完全固化而具有有柔软性(流动性),则色素容易 在膜中运动,并且显色退色反应速度和显色浓度大大提高。(2) 光致变色透镜的光响应性,主要在光入射的物体侧(入射面 一侧)表层 部分中表现,因此如果使至少光致变色膜的物体侧表层部分中所存在的色素 处于容易运动的状态,则可以得到高的光响应性。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6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光致变色膜,其含有光致变色色素和树脂成分,其中,该膜的至少一个面A的纳米压痕硬度为800nm以上。 根据这一方式,其中,所述面A设置在使用时的入射面一侧。 根据这一方式,其中,所述面A的纳米压痕硬度小于另一面B的纳米 压痕硬度。所述面B的纳米压痕硬度为500~ 5000nm的范围。此外,优选 所述树脂成分含有通过固化性成分固化而形成的固化树脂和未固化的固化 性成分,所述面B及其附近,含有所述固化树脂作为主成分,并且所述面A 及其附近的固化树脂含有率低于面B及其附近的固化树脂含有率。 根据这一方式,所述固化性成分是紫外线固化性成分。 根据这一方式,所述光致变色膜含有受阻胺化合物和/或受阻酚化合物。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提供一种在透镜基体材料上具有光致变 色膜的光致变色透镜。本专利技术第一方式的光致变色透镜所具有的光致变色 膜,是所述第一方式中的光致变色膜,并且面A在透镜基体材料上设置为位 于入射面一4贝寸。根据这一方式,所述光致变色膜设置为面A的另一面B和透镜基体材 料表面相对。根据这一方式,所述透镜基体材料是通过加热含有热固性成分的透镜原 料液而得到的成形品。根据这一方式,所述光致变色膜和透镜基体材料表面相对的表面在其相 反面上进一步具有硬涂层和/或防反射膜。进一步,本专利技术者们为了完成上述第二目的,反复进行了积极研究,结 果得到以下见解。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者们研究的结果,表明了如果未使光致变色膜完全固 化而具有有柔软性(流动性),则色素容易在膜中运动,并且显色退色反应速 度和显色浓度大大提高。然而,在通过特开平10-231331号公报中所述的浇铸聚合法制造光致变 色透镜时,如果提高了光致变色膜整体的柔软性(流动性),则在浇铸聚合时 透镜原料液和光致变色膜的未固化部分产生了混合,从而存在光学特性降低 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者们进一步进行了反复研究,发现通过使和光致变色膜透镜基体材料的接触面 一侧的硬度高于物体侧的硬度,在浇铸聚合法中不会产 生由于透镜基体材料和光致变色膜在界面处的混合而引起的光学特性降低, 并且可以使色素处于在物体侧容易运动的状态,从而可以确保光响应性,并 因此可以得到光响应性和光学特性优异的光致变色透镜。 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基于上述见解而完成。即,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提供一种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模具用于形成透镜一面,对所述光致变色液实施固化处理,由此形成光致变色膜,其最外侧表面具有500 ~ 5000nm的纳米压痕硬度,并且与第 一模具相对的光致变色膜表面 的纳米压痕硬度小于最外侧表面的纳米压痕硬度,设置所述第 一模具和用于形成透镜另 一面的第二模具,使所述光致变色 膜的最外侧表面和第二模具表面相对,并将环状密封圈设置在所述两个模具 的周围,由此通过所述两个模具和密封圈形成光致变色膜位于内部的模腔,将含有固化性成分的透镜原料液注入至所述模腔内,并在该模腔内进行 所述固化性成分的固化反应,得到在透镜基体材料上具有光致变色膜的光致 变色透镜。根据这一方式,进行所述固化处理,以使光致变色膜和第一模具相对的 表面的纳米压痕硬度为800 ~ 5000nm的范围。根据这一方式,在所述光致变色膜形成后,所述模腔形成前,通过UV 臭氧或等离子体对光致变色膜的最外侧表面实施干蚀处理。根据这一方式,光致变色膜中所含的固化性成分是光固化性成分,并且 所述固化处理通过光照射进行。所述光照射可以包括对所述第一模具的光致 变色液涂布面进行光照射。此外,在第一模具具有透光性时,所述光照射可 以包括,隔着第一模具对涂布在第一模具上的光致变色液进行的光照射。所 述照射光的波长可以为150~ 380nm的范围。通过所述第一模具进行的光照 射,可以以低于对所述光致变色液涂布面的光照射的照射量进行。隔着所述 第 一模具进行的光照射,可以以0.1 ~ 30J / cm2的照射量进行,并且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致变色膜,其含有光致变色色素和树脂成分,其中,该膜的至少一个面A的纳米压痕硬度为800nm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06.6.30 JP 181073/2006;2006.6.30 JP 181077/20061、一种光致变色膜,其含有光致变色色素和树脂成分,其中,该膜的至少一个面A的纳米压痕硬度为800nm以上。2、 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所述面A设置在使用时的入 射面一侧。3、 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所述面A的纳米压痕硬 度小于另一面B的纳米压痕硬度。4、 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所述面B的纳米压痕硬度为 500 ~ 5000nm的范围。5、 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所述树脂成分含有通过 固化性成分固化而形成的固化树脂和未固化的固化性成分,所述面B及其附近,含有所述固化树脂作为主成分, 并且所述面A及其附近的固化树脂含有率低于面B及其附近的固化树 脂含有率。6、 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所述固化性成分是紫外线固 化性成分。 '7、 权利要求1 ~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其中,该膜进一步含有 受阻胺化合物和/或受阻酚化合物。8、 一种光致变色透镜,其在透镜基体材料上具有光致变色膜,其中, 所述光致变色膜是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致变色膜,并且设置在 透镜基体材料上的光致变色膜的面A位于入射面一侧。9、 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致变色透镜,其中,设置的所述光致变色膜的 面A的另一面B和透镜基体材料表面相对。10、 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光致变色透镜,其中,所述透镜基体材料是 通过加热含有热固性成分的透镜原料液而得到的成形品。11、 权利要求8 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光致变色透镜,其中,所述光致变 色膜的与透镜基体材料表面相对的表面在其相反面上进一步具有硬涂层和 /或防反射膜。12、 一种光致变色透镜的制造方法,其中,将含有光致变色色素和固化 性成分的光致变色液涂布在第一模具的一个表面上,所述第一模具用于形成透镜一面,对所述光致变色液实施固化处理,由此形成光致变色膜,其最外侧表面具有500 ~ 5000nm的纳米压痕硬度,并且与第一模具相对的光致变色膜表面 的纳米压痕硬度小于最外侧表面的纳米压痕硬度,设置所述第一模具和用于形成透镜另一面的第二模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浅井修矢嶋英一太田宏
申请(专利权)人:HOYA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