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东华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432851 阅读:5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由聚己内酯PCL与聚乳酸PLA纤维制得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支架两端安置具有X光显示性的示踪接头。制备方法包括利用熔融共混纺丝法制备PCL与PLA初生纤维,再对其拉伸;取拉伸纤维在自制血管支架模具上进行编织,用硫酸钡与PCL中空管状接头对纤维进行封头连接,对支架进行加热定型,便得到具有两端X光显示性的血管支架。该支架所采用的材料与人体相容性好,所制备的支架性能稳定,支架两端的硫酸钡管状接头起到体内X光追踪靶的作用,便于支架植入体内后的观察研究;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PCL与PLA人体可 吸收血管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心血管疾病发病率越来越高,因心血 管狭窄引起的冠心病已成为危及人们健康的主要疾病。自20世纪初开始,人们就为治疗冠 心病进行不懈的努力。从最初的缓解症状减轻痛苦,逐渐发展到手术根治和球囊支架介入 治疗等手段。近年来,外科替换或旁路移植手术是治疗冠状动脉或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疾病 的主要手段,冠状动脉内支架植入术在国内外已被广泛应用治疗冠心病。据统计,仅美国每 年就要实施1,400,000例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我国的冠状动脉支架置入从1998年的5000 余例上升到2005年的10万例,而且近年来都在以大于50%的比例增长。内支架是用来支 撑体内管道狭窄的一种管状结构,是在发现球囊成形术的缺陷后发展起来的,能够改善并 确保血管中血液流动,用来解决动脉硬化症或其它血管疾病引起的血管变窄问题。它具有 良好的可塑性和几何稳定性。先将支架绑在气球导管上,然后将支架移入血管中。当气球 充气后,支架就膨胀进入血管中。支架在血管中形成类似脚手架一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该支架包括:由聚己内酯PCL与聚乳酸PLA纤维制得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支架两端安置具有X光显示性的示踪接头;其中,PCL与PLA纤维中PCL与PLA的质量比为1∶0.25~1∶4,示踪接头由质量比为1∶2-1∶10的硫酸钡与PCL制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该支架包括由聚己内酯PCL与聚乳酸PLA纤 维制得的可降解血管支架,支架两端安置具有X光显示性的示踪接头;其中,PCL与PLA纤 维中PCL与PLA的质量比为1 0.25 1 4,示踪接头由质量比为1 2_1 10的硫酸 钡与PCL制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可 降解血管支架长度为10 200mm,直径为2 20mm。3.—种PCL与PLA人体可吸收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包括(1)取质量比1 0. 25 1 4的PCL和PLA,于170 200°C熔融共混得PLA与PCL 初生共混纤维,对初生共混纤维进行拉伸得到直径为0. 1 1. Omm的取向结晶纤维,编织制 得血管支架;(2)取质量比为1 2-1 10的硫酸钡和PCL,采用熔融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庆时翠红赵婧郯志清沈新元张佩华
申请(专利权)人:东华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