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4721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无论被粘物是否具有凹凸面,都可以保持高的常态胶粘力,并且在将接合部分离、拆卸时可以容易地分离、拆卸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的特征在于,在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的至少单面上具有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所述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优选相对于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的总体积,含有3~30体积%的气泡。另外,优选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为通过将混气泡含微粒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层,所述混气泡含微粒聚合性组合物包含以具有碳原子数2~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成分的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微粒、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和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论被粘物有无凹凸面,在接合时都保持高的常态胶粘力,并且在剥 离时通过加热胶粘力下降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的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更具体而 言,涉及无论被粘物有无凹凸面,在接合时都保持高胶粘特性,并且在使用后为了再循环或 再加工等而拆卸时,通过加热使胶粘力下降,能够容易地分离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 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以及在接合时能够保持高胶粘特性,并且在为了再加工或再循环等 而剥离时,通过加热能够容易地分离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
技术介绍
以往,丙烯酸类粘合剂中使用的基础聚合物,通过将以(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 主成分的丙烯酸类单体在有机溶剂中进行溶液聚合来制备。近年来,出于对地球环境的考 虑,大气污染或环境问题的制约成为课题,因此,通过将丙烯酸类单体进行紫外线聚合来制 造在无溶剂条件下形成粘合剂层的粘合带或粘合片(以下有时将“粘合带或粘合片”仅称 为“带”或“片”),从安全方面、环境方面而言特别有利。另外,近年来,由于环境意识提高, 要求节约资源或再循环的情况增多。另一方面,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在基材和/或粘合剂层中含有微粒的丙烯 酸类粘合带),经常在对具备含有微粒的压敏胶粘剂层的压敏胶粘带要求常温下的胶粘强 度或剪切强度的用途等,例如,汽车、机械部件、电器、建材等各种领域的构件接合中使用。在这样的情况下,现有的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虽然由于高胶粘强度而具有高 接合可靠性,但是其高接合强度相反却使接合部的分离、拆卸困难。例如,可以列举以下的 具体使用例。近年来,以提高外观设计性为目的,在平板电视机的整个表面部粘贴有印刷为黑 色等的装饰面板。该装饰面板的固定需要强胶粘性、高保持性、高差吸收性、应力缓和性,因 此使用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但是,在使用后的材料的再循环中,由于丙烯酸类发泡体 型粘合带具有强胶粘性,因此存在难以拆卸的问题。在需要强胶粘性、长期可靠性、粗糙面胶粘性(高差吸收性)的显示板的固定中, 使用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该显示板通常在使用后多从柱或板等上剥离,此时,由于丙 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具有强胶粘性,因此有时显示板破损,或者有时粘贴显示板的柱或 板自身发生破损。在需要强胶粘性、高差吸收性、冲击吸收性等的LCD模块或背光单元的固定用途 中,使用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但是,在由于制造时的粘合带粘贴不良导致的再加工作 业或者在粘贴后的检查中发现缺陷时的维修作业中将粘合带剥离时,由于具有强胶粘性, 因此存在不能剥离粘合带、或者即使能够剥离但是粘贴有粘合带的构件破损而不能再利用 的问题。另外,作为丙烯酸类发泡体型粘合带,迄今为止已知专利文献1 7的丙烯酸类发 泡体型粘合带,但是这些粘合带对具有凹凸面的被粘物都难以同时实现优良的常态胶粘性和易剥离性。 另外,被粘物为SUS(不锈钢)等金属时,添加有丙烯酸成分的丙烯酸类粘合带尽 管在常态下显示出高胶粘性能,但是经过加热粘合力上升,难以得到良好的易剥离性。另 外,还存在酸性成分腐蚀被粘物的问题。日本特公昭57-17030号公报(美国专利第4223067号公报) 日本特开平7-48549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1-212900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088320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003800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2-121505号公报 日本特开2004-018761号公报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5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无论被粘物是否具有凹凸面,在接合时都可以保持 高的常态胶粘力,并且在将接合部分离、拆卸时通过加热胶粘力下降从而可以容易地分离、 拆卸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对于金属类被粘物,在接合时可以保持高的常 态胶粘力,并且在再加工或再循环中剥离时通过加热胶粘力下降从而可以容易地分离、拆 卸的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本专利技术人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结果发现,在基材的至少单 面上具有粘合剂层的粘合带或粘合片中,如果使用作为含气泡基材的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 体作为基材、并且在该基材的至少单面上层叠由含热发泡剂粘合剂组合物形成的含热发泡 剂粘合剂层,则能够得到即使对于被粘物的凹凸面,在接合时也可以保持高的常态胶粘力, 并且在将接合部分离、拆卸时,通过加热粘合力下降从而可以容易地分离、拆卸的再剥离型 粘合带,并且完成了本专利技术。S卩,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其特征在于, 在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的至少单面上具有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所述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优选相对于混气泡含微粒粘 弹性体的总体积,含有3 30体积%的气泡。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优选为通过将混气泡含微粒聚合性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 层,所述混气泡含微粒聚合性组合物包含以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 酸烷基酯为主成分的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微粒、多官能(甲 基)丙烯酸酯和气泡。特别地,优选混气泡含微粒聚合性组合物相对于以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为主成分的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100重量 份,含有光聚合引发剂0. 001 5重量份、多官能(甲基)丙烯酸酯0. 001 5重量份及微 粒。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中微粒的平均粒径优选为30 100 u m,另外,混气泡含微 粒粘弹性体中微粒的含量相对于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的总体积优选为5 50体积%。优选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为通过将含热发泡剂粘合剂组合物聚合而得到的层,所述含热发泡剂粘合剂组合物包含以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 为主成分的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光聚合引发剂、热发泡剂和多官能(甲基) 丙烯酸酯;该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的溶剂不溶分为35 99重量%。构成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的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可以含有下述的 (al)、 (a2)和(a3),(al)由下式(1)表示的、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 体,CH2 = C (R1) C00R2(1)式(1)中,R1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2表示碳原子数2 18的烷基,(a2)下式⑵表示的N-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CH2 = C (R3) C0NHR4(2)式(2)中,R3表示氢原子或甲基,R4表示碳原子数1 4的羟烷基,(a3)含氮单体。优选在所述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al)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 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的含量为50 85重量%,(a2)N-羟烷基(甲基)丙烯 酰胺单体的含量为0. 1 12重量%,(a3)含氮单体的含量为10 40重量%。优选在所述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al)具有碳原子数2 18的 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单体、(a2)N_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和(a3)含氮单 体的总量,相对于构成含热发泡剂粘合剂组合物的单体总量为90重量%以上。优选在所述乙烯基单体混合物或其部分聚合物中,实质上不含有含羧基单体。优选(a2)N_羟烷基(甲基)丙烯酰胺单体为N_(2_羟基乙基)(甲基)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加热发泡型再剥离性丙烯酸类粘合带或粘合片,其特征在于,  在混气泡含微粒粘弹性体的至少单面上具有含热发泡剂粘合剂层。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中英治长崎国夫平尾昭中岛淳
申请(专利权)人: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