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调风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20230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此处提供了一种空调调风器,其能够防止或有效抑制在空调风吹出部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少,并且其具有良好的空调风的吹出效率。朝吹出框(26)的方向不同的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在空调调风器(10)的保持架(12)内形成。相互互锁的第一减震器(52)和多个第二减震器(58)设置在保持架(12)内。第一减震器(52)打开和关闭第一流路(42),第二减震器(58)打开和关闭第二流路(44)。操作第一减震器(52)和第二减震器(58)以使第一流路(42)和第二流路(44)中的任一个打开而另一个关闭,并转换空调风的流路。这样,控制空调风从吹出框(26)的吹出方向,而防止或有效抑制吹出框(26)处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构成车辆空调的空调调风器
技术介绍
如公开号为2005-306224的日本专利申请(JP-A)所公开的,一种将空调主体处产生的空调风吹到车厢中的空调调风器具有保持架。所述保持架构成空调调风器的主体。经过空调调风器内侧的空调风被从设置在保持架处的吹出口吹出到车厢内部。多个水平叶片和多个垂直叶片设置在空调调风器的吹出口处。水平叶片为纵向沿着车辆的实质横向延伸的窄板状构件。水平叶片的纵向两端部在吹出口的内侧被可转动地支承。空调风沿着水平叶片的短侧方向吹出。通过转动水平叶片,叶片的方位改变,因此空调风的风向在车辆的实质垂直方向上改变。另一方面,垂直叶片比水平叶片更深地设置在吹出口内。垂直叶片为纵向沿着车辆的实质垂直的方向延伸的窄板状构件。垂直叶片的纵向的两端部在吹出口的内侧被可转动地支承。空调风沿着垂直叶片的短侧方向吹出。通过转动垂直叶片,叶片的方位改变,因此空调风的风向在车辆的实质橫向上被调节。如上所述,通常地,通过适当地转动水平叶片和垂直叶片来调节空调风的风向。例如,如果为了使风向朝向最下方而转动水平叶片,则基本不能在多个水平叶片中最下面的水平叶片的短侧方向上的前端部(面向保持架的较深侧的端部)下面的区域处调节空调风的风向。因此,在吹出口的开口的范围内,空调风吹出的范围变为仅在水平叶片的短侧方向上的前端部上面的区域。"有效开口表面积",即与吹出口的开口表面积相关的空调风吹出范围的表面积变小,且空调风的吹出效率减小。而且,因为所述各垂直和水平叶片具有厚度,通过在吹风口处设置所述叶片,有效开口表面积变得小了与各叶片的厚度总和相等的量。因此, 一旦其中吹出口被制作得小或吹出口被制作得窄,那么被叶片占用的吹出口的开口表面积的比例变大,而可能难以提高空调风的吹出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防止或有效抑制在吹出空调风的部分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的空调调风器,并且其具有良好的吹出空调风的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空调调风器具有具有朝车厢内部开口的空气吹出口的调风器主体,所述调风器主体使从空调主体发出的空调风通过并且将空调风从空气吹出口朝车厢内部吹出;以及用于调节经过调风器主体内部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并控制来自于空气吹出口的空调风的吹出方向的风向控制部件。依照上述方案,在调风器主体内流动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在调风器主体内通过风向控制部件调节。从而控制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调风的风向。这样,因为本空调调风器在空调风经过调风器主体内部时调节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因此即使不在空气吹出口处控制风向,也可将空调风的风向控制为所要求的方向。这样,与叶片等设置在空气吹出口的结构比较,可以防止或有效抑制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上述方案可以被构造为使得在调风器主体处形成多个空调风流路,空调风流路中的每一个与空气吹出口连通且被形成为使得空调风能够经过空调风流路的内部,朝空气吹出口前进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在空调风流路的每一个中是不同的,风向控制部件包括开/关部,在开/关部打开多个空调风流路中的任一个的状态下,开/关部关闭除了打开的空调风流路之外的空调风流路。依照上述方案,在调风器主体处形成多个空调风流路。当开/关部打开空调风流路中的任一个时,关闭其他的空调风流路,空调风经过打开的空调风流路并朝空气吹出口前进。在这些空调风流路中,经过空调风流路内部并朝空气吹出口前进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是不同的。因此,通过操作开/关部并选择空调风流路,可以调节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并因此控制从空气吹出口吹出的空调风的风向。与叶片等设置在空气吹出口的结构比较,可从而防止或有效抑制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在上述方案中,风向控制部件可包括用于转换在空气吹出口处的空调风的通路位置的通路位置转换部;以及与通路位置转换部联锁地转换在调风器主体内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并朝向被通路位置转换部转换的通路位置引导空调风的偏转部。8依照上述方案,当通路位置转换部运行时,在空气吹出口处的空调风的通路位置被改变。此外,当偏转部与通路位置转换部联锁地运行时,在调风器主体内部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被转换,并且在调风器主体内流动的空调风从而朝被通路位置转换部转换的通路位置前进。这样,由于空气吹出口处的空调风的通路位置依照空调风的流动方向而变化,因此即使空调风的流动方向转换,也能防止或有效抑制空气吹出口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在上述的方案中,风向控制部件可以包括在调风器主体内部构成空调风的流路的流路形状转换部,并且,由于流路形状转换部的运行,流路的形状变化并且流路形状转换部改变在流路中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依照上述方案,设置在调风器主体内部的流路形状转换部构成空调风的流路。在调风器主体内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由流路转换部确定。此外,当流路形状转换部运行时,空调风的流路形状改变,并且空调风的流动方向从而依照改变的流路形状变化。这样,因为在调风器主体内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能被改变,因此能够控制空调风的风向同时防止或有效抑制空气吹出口的有效开口表面积的减小。上述方案可以被构造为使得流路形状转换部包括第 一 空调风导向构件和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近端侧设置在调风器主体的内壁中彼此相对的内壁中的一个内壁上,并且,由于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围绕其近端侧转动,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远端侧接近和远离 一 个内壁且第 一 空调风导向构件相对于 一 个内壁的壁面的倾斜角变化,并且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近端侧设置在调风器主体的内壁中彼此相对的内壁中的另一个内壁上,且第二空调风导向构9件绕其近端侧与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转动联锁地转动,并且,由于 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转动,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远端侧接近和远 离另一个内壁且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内壁的壁面的倾斜 角根据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的倾斜角变化。依照上述方案,当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绕其近端侧转动时, 其远端侧接近和远离调风器主体的内壁中的彼此相对的内壁中的一个 内壁。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相对于一个内壁的壁面的倾斜角因此而变 化。此外,当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以这种方式转动时,第二空调风导 向构件绕其近端侧与之联锁地转动。这样,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的远 端侧接近和远离调风器主体的内壁中彼此相对的内壁中的另 一个内 壁。因此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相对于另一个内壁的壁面的倾斜角依照 第 一 空调风导向构件的倾斜角而变化。这样,由于第一空调风导向构件的倾斜角和第二空调风导向构件的倾斜角变化,因此空调风的流路形状变化,并且,在调风器主 体内部的空调风的流动方向随之变化。上述方案可以被构造为使得调风器主体进一步包括调风器 设计部和叶片,在调风器设计部内对应于空气吹出口形成有开口,并 且调风器设计部的表面与车辆的设置在所述调风器设计部的表面外围 处的设计构件的表面一起构成设计表面,并且叶片的至少一个纵向端 侧在比调风器设计部的表面更靠空气吹出口的内侧处被支承,使叶片 围绕轴向为叶片的纵向的轴可转动,并且,由于叶片的转动,其短侧 方向的方位被转换并且叶片在与由风向控制部件转换的空调风的转换 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转换空调风的方向。10依照上述方案,当转动叶片时,空调风的方向在与由风向控 制部件转换的空调风的转换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被转换(例如,如果由风向控制部件转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调调风器,包括: 调风器主体,其具有朝车厢内部开口的空气吹出口,所述调风器主体使从空调主体发出的空调风通过并且将所述空调风从所述空气吹出口朝所述车厢内部吹出;以及 风向控制部件,其调节所述空调风的流动方向并且控制来自于所述 空气吹出口的所述空调风的吹出方向。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榊原贵美雄野野山伦代田中敬子井上真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