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19229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通过在充气器上装配支架的工序也能确保防止气体泄漏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该装置具备:安全气囊,与供喷出气体的充气器(5)插入的插入部(4)形成一体,在从插入部流入的气体作用下膨胀展开;支架,在充气器插入部外侧,具有部分覆盖该充气器插入部而装配的充气器侧装配部(8),并用来将充气器安装在车体侧;带状体(10),包围充气器侧装配部及插入于充气器插入部内的充气器使其一体化;封闭部(11),在充气器侧装配部上沿着带状体形成,以封闭由于该充气器侧装配部表面(8a)和充气器插入部表面(4b)之间的落差(h)而造成的带状体和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之间产生的缝隙(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通过在充气器上装配支架的工序也能确保防止气体泄漏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如在专利文献1中,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是在气囊上一体形成充气器 插入部,将充气器插入充气器插入部中,由充气器中喷射出的气体从充气器插入部流入安 全气囊中,从而使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在专利文献1中,为了防止充气器中喷射出的气体从 筒状连接口处漏出,采用卡箍固定使连接口处与充气器紧密接触。另一方面,为了将充气器 安装在车体上,在充气器 上离开卡箍的位置,另外装配有安装支架。专利文献1 日本专利特开2003-160018号公报(图5及图6)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文献1中,通过卡箍而进行固定和在充气器上装配安装支架的两项工序需要 分别完成,存在操作性欠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正是鉴于上述以往存在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在充气 器上装配支架的工序也能确保防止气体泄漏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供喷出气体的充气器 5插入的插入部4形成一体,在从该充气器插入部流入的气体作用下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 为了将该充气器安装在车体侧而在该充气器插入部外侧,部分覆盖该充气器插入部服装配 的支架;包围该支架及插入该充气器插入部内的该充气器从而使其一体化的带状体;在该 支架上沿该带状体形成,用于封闭也土该支架表面和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的落差导致的该 带状体和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间缝隙的封闭部。该封闭部,至少要设置在该带状体的一组侧边缘中任意一侧。另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供喷出气体的充 气器5插入的插入部4形成一体,在从该充气器插入部流入的气体作用下膨胀展开的安全 气囊;为了将该充气器安装在车体侧而在该充气器插入部外侧,部分覆盖该充气器插入部 而装配的支架;包围该支架及插入该充气器插入部内的该充气器从而使其一体化的带状 体;形成在该支架上使该支架的厚度朝着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方向逐渐变薄,并沿着该带 状体使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和该支架连成一体的厚度递减部。该厚度递减部最好形成在被该带状体包围的位置。此外,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供喷出气体的充 气器5插入的插入部4形成一体,在从该充气器插入部流入的气体作用下膨胀展开的安全 气囊;为了将该充气器安装在车体侧而在该充气器插入部外侧,部分覆盖该充气器插入部 而装配的支架;包围该支架及插入该充气器插入部内的该充气器从而使其一体化的带状 体;形成在该支架上使该支架的厚度朝着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方向逐渐变薄,并沿着该带状体使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和该支架连成一体的厚度递减部;该支架上沿着该带状体形成,封闭该带状体和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间缝隙的封闭部。该厚度递减部形成在被该带状体包围的位置,同时,该封锁部至少要设置在该带 状体的一组侧边缘的任意一侧。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也可以通过在充气器上装配支架的工序来 确保防止气体泄漏。附图说明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的分解斜视图。表示图1中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省略了包括充气器插入部在内的安全 气囊的组装斜视图。表示图1中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与图2同样省略掉安全气囊的部分断 裂侧面图。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正面剖视图,示例了包围支架及插入充气器插入部 内的充气器,以卷绕带状体的情况下所预计的问题。表示图1中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上所使用的带状体的斜视图。表示以图5中的带状体包围支架以及充气器插入部将其一体化状态的部分 斜视图。图3中的A-A线正面向视剖视图。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形态、与图3中的A-A 线正面向视剖视图相对应的图。表示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第3实施形态、与图3中的A-A 线正面向视剖视图相对应的图。符号说明1 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2 安全气囊4 充气器插入部4a 充气器插入部表面5 充气器6 支架8 充气器侧装配部8a 充气器侧装配部表面10 带状体IOa带状体的侧边缘11 封闭部14 厚度递减部h 落差s 缝隙具体实施例方式下 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第1实施形态进行详细 说明。图1为本实施形态所涉及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的分解斜视图,图2为图1中的车辆 用安全气囊装置,省略了包括后述的充气器插入部在内的安全气囊的组装斜视图,图3为 图1中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与图2同样省略安全气囊的部分断裂侧面图。本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1,示例了就座在座椅上的乘车者和车体侧 面之间膨胀展开的幕帘式气囊装置。适用于幕帘式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2,采用适用于该种 气囊装置的众所周知的柔软布料,形成为沿着车体前后方向呈长形。幕帘式气囊装置的安 全气囊2,如图所示被卷成辊状后收纳。安全气囊2的长边方向适当位置上形成有套筒状的 充气器插入部4,通过导管部3与该安全气囊2形成一体。该充气器插入部4沿着安全气 囊2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4a是开放的。充气器插入部4通过导管部3与安全气囊2的内 部相连通。向充气器插入部4中插入圆筒状的充气器5。充气器5的长边方向的一侧设有气 体喷出部5b,在该喷出部5b上有许多用于喷出气体的圆孔5a。本实施形态中,充气器5的 气体喷出部5b主要设置在充气器插入部4的内部。从充气器5的气体喷出部5b中喷出的 气体喷至充气器插入部4内部。喷入充气器插入部4内部的气体,通过导管部3流入安全 气囊2中,从而使安全气囊2膨胀展开。充气器插入部4的外侧装配有支架6,用于将充气器5安装固定在车体侧的适当 位置。在图所示例之中,支架6是将金属板材加工成型而形成的。支架6包括在适当位置 形成有螺栓插入孔7a的板状车体侧安装部7、正面剖面(与充气器5的长边方向垂直的剖 面)为以弧形弯曲形成,用来同充气器插入部4相嵌合的充气器侧装配部8、用于连接安装 部7和装配部8而形成在其间的连接部9。为了不妨碍后述带状体10的装配,连接部9形 成于充气器侧装配部8的大约正中间位置。充气器侧装配部8,形成为沿着充气器5的长边方呈长形。另外,由于充气器侧装 配部8的弧形剖面从外侧覆盖充气器插入部4内部的圆筒状充气器5,因此与该充气器5的 正面剖面形状相吻合。充气器5沿着该充气器侧装配部8的长边方向滑动移动,从而与充 气器侧装配部8相嵌合。充气器侧装配部8被形成弧形的剖面,以此可以部分覆盖充气器 插入部4的周围并被装配于充气器5上。充气器5的正面剖面呈多边形时,充气器侧装配 部8,形成为沿该多角形状的正面剖面形状呈弧形。支架6上的充气器侧装配部8及装配在该充气器侧装配部8上的充气器插入部4 内的充气器5的周围卷绕有同时包围上述部分将其形成为一体的金属制带状体10。该带状 体10的卷绕状态如图4所示。正如由图4可知,如果只用带状体10将充气器5和充气器 侧装配部8形成为一体的话,因为充气器侧装配部8有相当的厚度,因此在充气器侧装配部 8的表面8a和充气器5插入的充气器插入部4的表面4b之间,会出现与充气器侧装配部8 厚度相同的落差h。用带状体10包围充气器侧装配部8和充气器插入部4时,由于存在落差h,因此 带状体10从充气器插入部4的表面4b上如同悬浮一样脱离开,从而产生带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安全气囊,与供喷出气体的充气器插入的插入部形成一体,在从该插入部流入的气体作用下膨胀展开;支架,为了将该充气器安装在车体侧而在该充气器插入部外侧,部分覆盖该充气器插入部而装配;带状体,包围该支架及插入该充气器插入部内的该充气器从而使其一体化;封闭部,在该支架上沿着该带状体形成,封闭由于支架表面和充气器插入部表面之间的落差造成的该带状体和该充气器插入部表面间产生的缝隙。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有马隆福田秀穗大场祥宽荒川博礼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立夫开发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