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彭杨奕专利>正文

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411127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由排气管、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蓄电池和电气控制线路组成。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的特点,还可提高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汽车制造领域,涉及了一种利用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其作用是提高能量转换效率。
技术介绍
现有的汽车大部分为燃气动力结构,通过汽油、柴油或天然气的燃烧推动活塞运动,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一般为35%~40%左右,燃料总发热量的1/2以上的能量被发动机排气以及循环冷却水带走,其中排气带走的能量约占燃料总发热量的25%以上,而且温度很高,在高速大负荷时,尾气排气温度都在400~500℃以上,所以排气余热的利用是十分可观的,有待开发利用。中国专利CN2899274、CN201328093和CN101722835A分别提出了几种利用汽车余热发电的装置,但现有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如系统过于复杂,将导致尾气余热发电装置的体积较大,重量较重,因而不具备实施的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进一步提高汽车燃料的利用效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由排气管、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蓄电池和电气控制线路组成。所述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安装在排气管外壁上,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由多个独立器件组合而成。所述的电气控制线路将多个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集成控制,采集的电力集中后输入到蓄电池中。本技术采用简单易于实现的电气装置实现汽车尾气余热发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在燃油和动力复合驱动的汽车中应用,提高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附图说明图1是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的结构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图1所示的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装置的结构布置图,由排气管1、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蓄电池3和电气控制线路4组成。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安装在排气管1的外壁上,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由多个独立器件组合而成。电气控制线路4将多个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2集成控制,将多个模块2采集的电力集中后输入到蓄电池3中。当汽车发动机正常工作一段时间后,尾气管的温度升高,形成温差,当温差达到60°左右时,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开始发电,多个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产生的电力经过电气控制线路集-->成控制,将采集的电力集中后输入到蓄电池中。对于燃油和动力复合驱动的汽车,所产生的电力可以直接驱动汽车行驶,增加汽车的行驶动力。本技术采用简单易于实现的电气装置实现汽车尾气余热发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安装方便的特点,特别适合在燃油和动力复合驱动的汽车中应用,提高汽车的能源使用效率,促进环境保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由排气管、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蓄电池和电气控制线路组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由排气管、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蓄电池和电气控制线路组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尾气余热发电的装置,所述的半导体温差发电模块安装在排气管外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杨奕
申请(专利权)人:彭杨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0[]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