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型导光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610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一种交叉型导光路,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两个以上的导光路交叉的光量损失比现状更为减小。关于第1导光路(11)的入射侧导光路(11A)的宽度尺寸(d)和射出侧导光路(11B)的宽度尺寸(d),将第1导光路(11)的射出侧导光路(11B)的宽度尺寸(W1)和射出侧导光路(11B)的宽度尺寸(W2)设定成为d<W1=W2。在第1导光路(11)中,从入射侧导光路(11A)射出并通过所述交叉点(13)行进的光几乎没有泄露地被射出侧导光路(11B)获取,在第2导光路(12)中,从入射侧导光路(12A)射出并通过所述交叉点(13)行进的光几乎没有泄露地被射出侧导光路(12B)获取。因此,能够大幅降低光量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有至少两个导光路交叉的交叉点的导光路,尤其涉及降低交叉点处 的光量的损失的交叉型导光路
技术介绍
作为降低导光路的交叉部的损失的专利技术,例如已有下述的专利文献。在专利文献1中,提高导光路部分的折射率nl与交叉部分的折射率n2的关系,构 成为π2 > nl来实现。专利文献2和3记载的专利技术都是使交叉部的宽度小于其他部分,并扩大光点直径 (spot size),由此降低损失。专利文献1 日本特开昭50-92149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平5-60929号公报专利文献3 日本特开2003-131054号公报但是,在专利文献1记载的专利技术中,必须利用不同的材料形成导光路部分的折射 率和交叉部分的折射率。为此,例如需要变更交叉部分的树脂,或者使用折射率与曝光时间 成比例地变化的树脂,或者利用薄膜等改变包层的相对折射率。但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 都具有在制造时需要另外设置改变折射率的步骤的问题。并且,在专利文献2、3中,为了缩小交叉部的宽度,需要逐渐缩小导光路的尺寸, 但在缩小入射侧的情况下,导致在导光路内全反射地行进的光一定会从芯泄露出去,所以 存在不易降低损失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叉型导光 路,能够利用简单的结构使两个以上的导光路交叉的光量损失比现状更为减小。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至少两个以上的导光路在交叉点交叉的交叉型导光路,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交叉点的前后,射出侧的导光路的宽度尺寸大于与其对应的入射侧的导光路的 宽度尺寸。在本申请专利技术中,通过在交叉点处扩大射出侧的宽度尺寸,能够减少光量的损失。而且,不需要像以往那样随着接近交叉点而逐渐缩小导光路的尺寸,所以在导光 路内全反射地行进的光不会从芯泄露出去,能够高效降低损失效率。在上述专利技术中,优选使所述射出侧的导光路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相对所述入射 侧的导光路的宽度方向的中心线沿宽度方向偏移。在上述方案中,通过使入射侧的中心线和射出侧的中心线偏移,能够抑制射出侧 导光路自身的宽度尺寸过大。即,能够将射出侧导光路的宽度尺寸设为最佳尺寸。另外,优选全部射出侧的导光路的宽度尺寸大于各个对应的入射侧的导光路的宽 度尺寸。关于在交叉点相交的多个导光路的全部,能够降低光量损失。另外,优选设有在所述交叉点交叉的第1导光路和第2导光路,并且所述第1导光 路和第2导光路的交叉角度Φ为90°。导光路大多通过转印而形成,在这种情况下,越是锐角的交叉角度,准确的形状转 印越困难。如上所述,通过使两个导光路以交叉角度90°交叉,能够形成更准确地转印期望 的形状的、性能稳定的导光路。在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路中,通过使射出侧导光路的宽度尺寸大于入射侧导光路的宽度 尺寸,能够实现射出侧导光路获取几乎全部的光。因此,能够防止光在交叉点处的泄露,能 够大幅降低光量的损失。 并且,能够把交叉点处的射出侧导光路的宽度尺寸设定为最适合于降低损失的宽 度尺寸。因此,不需要超过必要程度地扩大射出侧导光路的宽度尺寸,能够实现小型轻量。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交叉型导光路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交叉型导光路的俯视图。图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3实施方式的交叉型导光路的俯视图。标号说明10Α、10BU0C交叉型导光路;11、21第1导光路;11Α、21Α第1导光路的入射侧导 光路;11Β、21Β第1导光路的射出侧导光路;12、22第2导光路;12Α、22Α第2导光路的入射 侧导光路;12Β、22Β第2导光路的射出侧导光路;13、23交叉点;d、dl、d2入射侧导光路的 宽度尺寸;W、Wl、W2射出侧导光路的宽度尺寸;θ导光路的全反射角度;Φ第1导光路与 第2导光路的交叉角度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方式的交叉型导光路的俯视图,图2是用于说 明本专利技术的第2实施方式的交叉型导光路的俯视图。本专利技术的导光路例如在便携式电话等电子设备中用来将从光源释放的光引导到 特别指定的按键开关,将其周围照亮,使容易从外部看清楚。另外,虽然在下面省略了说明,但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交叉型导光路IOA的第1导光路 11、第2导光路12和交叉点13,全部利用相同材料形成,与以往的导光路相同,具有设于中 心侧的芯和设于其外周侧的包层。如图1所示,交叉型导光路IOA隔着交叉点13,在图示Χ(-)侧具有入射侧导光路 11Α、在图示Χ(+)侧具有射出侧导光路11Β。同样,隔着交叉点13,在图示Υ(-)侧具有入射 侧导光路12Α、在图示Υ(+)侧具有射出侧导光路12Β。入射侧导光路IlA和射出侧导光路IlB形成第1导光路11,入射侧导光路12Α和 射出侧导光路12Β形成第2导光路12。第1实施方式所示的交叉型导光路IOA表示第1导光路11和第2导光路12互相 垂直交叉的情况。因此,在第1导光路11中,光从入射侧导光路IlA通过所述交叉点13朝 向射出侧导光路IlB行进。在第2导光路12中,光从入射侧导光路12Α通过所述交叉点13朝向射出侧导光路12B行进。另外,所述交叉点13相当于由下述的原点O、交点P1、交点Q1和交点R1包围的部分。由于在所述交叉点13没有壁面,所以从入射侧导光路入射到交叉点的光最大以导光路的全反射角度θ进行扩散。因此,如以下说明的那样,如果能够扩大射出侧导光路 11BU2B的宽度尺寸来尽可能地获取光,则能够减小因光在交叉点13的泄露造成的损失。如图1所示,在第1实施方式中构成为,在把第1导光路11的入射侧导光路IlA的宽度尺寸和射出侧导光路IlB的宽度尺寸都设为d,把第1导光路11的射出侧导光路IlB 的宽度尺寸设为W1、把射出侧导光路IlB的宽度尺寸设为W2时,所述d和所述W1、W2满足 关系 d < Wl = WZ0这样,如果设定为d < Wl = W2,则在第1导光路11中从入射侧导光路IlA射出并通过所述交叉点13行进的光,能够几乎没有泄露地被射出侧导光路IlB获取,同样在第2 导光路12中从入射侧导光路12A射出并通过所述交叉点13行进的光,能够几乎没有泄露 地被射出侧导光路12B获取。因此,能够大幅降低交叉型导光路IOA中的光量损失。在此,把第1导光路11的入射侧导光路IlA与第2导光路12的入射侧导光路12A 的交点设为原点0(坐标(0,0)),把第1导光路11的入射侧导光路IlA与第2导光路12的 射出侧导光路12B的交点设为P1,把第2导光路12的入射侧导光路12A与第1导光路11 的射出侧导光路IlB的交点设为Q1,把第1导光路11的射出侧导光路IlB与第2导光路12 的射出侧导光路12B的交点设为队。此时,作为在射出侧导光路IlB和12B分别全部获取 从入射侧导光路IlA和12A以角度θ射出的光线的形状,所述交AP1、交点Q1、交点R1的 各个坐标如下所示。交点P1 = (-d · tan θ,d)交点R1=(d.(1+tan2θ/1-tanθ),d.(1+tan2θ/1-tanθ)交点Q1 = (d,-d · tan θ )关于θ可以取光在导光路内全反射时的全反射角度。另外,在入射到第1导光路 21和第2导光路22的光的波长不同的情况下,所述θ选择波长较短的光的全反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交叉型导光路,至少两个以上的导光路在交叉点交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交叉点的前后,射出侧的导光路的宽度尺寸大于与其对应的入射侧的宽度尺寸。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势和贵伊藤直树
申请(专利权)人: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