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402555 阅读:3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聚合物锂电池的通用型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它包括正、负两个夹子,正负两个夹子可以采用一体式,也可以采用分离式,夹子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安装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弹簧,每一所述下夹板的夹嘴部位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下夹板的夹嘴部位向下成形有凹槽,电压端子位于底部,电压端子中间成型有与所述凹槽形状一致的折弯段,位于凹槽右侧的电压端子与电流端子之间设有绝缘片,且电流端子右端悬空于凹槽之上。(*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池测试
的电池夹具,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适用于 不同规格大小的聚合物锂电池的通用型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
技术介绍
通常聚合物锂电池测试设备采用四线法电池测试夹具,夹具包括正、负两个夹子, 每一个夹子由上夹板、下夹板和弹簧组成,上下夹板各装有一片铜片,分别为夹具的电压端 子和电流端子,其中上夹板是活动的,并围绕一条轴线上下旋转的,下夹板是固定的,活动 上夹板一端被弹簧顶起,另一端夹紧电池极耳。因为聚合物锂电池的正负极耳都是较窄的 薄金属片,而且不同型号的电池的正负极耳的间距是不同的,为了能适应多种型号的电池, 上夹板和下夹板的都采用较宽的形状,但是随之而来产生的问题是在夹紧电池极耳时,存 在夹紧面的不平行,而使得上夹铜片与下夹铜片容易出现直接接触,使电流端子与电压端 子直接短接,使得电压端子也流过电流,造成四线法变成了两线法夹具,最终导致电池的测 试数据不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聚合物锂电池的 通用型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它包括正、负两个夹子,每一所述夹子包括上夹板和下夹 板,以及安装所述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弹簧,每一所述上夹板或者每一所述下夹板上设有相 互独立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当每一所述夹子夹持电池极耳时,所述电压端子和电流端 子分别相互独立接触电池极耳。所述同一夹子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固定在其下夹板的夹嘴部位,所述同一夹子 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之间设有绝缘片。所述下夹板的夹嘴部位向下成形有凹槽,所述电压端子中间成型有与所述凹槽形 状一致的折弯段,位于凹槽右侧的电压端子与电流端子之间设有绝缘片,且电流端子右端 悬空于凹槽之上。所述正、负两个夹子可以采用一体式,也可以采用分体式。所述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为铜片。相对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电流端子与电压端子完全隔离。电 流端子与电压端子之间安装有绝缘片,在夹紧电池极耳时,电池极耳前、后端分别与电流 端子和电压端子接触,电流端子与电压端子之间并不直接接触,在保证电池装夹可靠的同 时,确保电流端子与电压端子完全隔离,实现真正的四线法测量,保证电池的测试数据准确 可靠;幻可以实现各种不同大小尺寸极耳的装夹,满足不同规格的聚合物锂电池的测试要 求。本使用新型的正、负夹具体可以做成一体式,也可做成分体式,既能保证小尺寸电池的 测试精度,也能满足大尺寸电池的测试要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下夹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阐述,其中,本技术的方向以图1为 标准。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包括正、负两个夹子1, 正负两个夹子1可以采用一体式,也可以采用分离式,夹子1采用现在通用的技术,它包括 相互配合的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以及安装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的弹簧13,每一所述上 夹板11或者每一所述下夹板12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本实用新 型仅以下夹板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作说明,上夹板可以依此类推,且电压 端子和电流端子是相对的,其位置可以替换,下文同样如此),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 — 般为铜片,当夹子1夹持电池极耳时,该夹子的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分别相互独立接 触电池极耳。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为夹子1的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固定在其下 夹板12的夹嘴部位,所述同一夹子1的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之间设有绝缘片3,电压 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可以是平行设置,也可以是重叠设置。当为平行设置时,电压端子21 和电流端子22需要保证足够的间距(此时绝缘片3可有可无),以防止电压端子21和电流 端子22的直接短接,变成二线法测试;当为重叠设置时,绝缘片3位于电压端子21和电流 端子22中间,电压端子21位于底部,并且保证两者无论在什么状况下都不能直接接触,电 流端子22刚好覆盖住绝缘片3的面积,而电压端子21向左延伸出绝缘片3,以便保证电压 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都能正常接触电池的极耳。为了防止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更好的接触电池的极耳,且两者之间不会直 接短接,本技术还可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之上,在下夹板12的夹嘴部位向下成形有凹 槽121,电压端子21中间成型有与所述凹槽121形状一致的折弯段,位于凹槽121右侧的电 压端子21与电流端子22之间设有绝缘片,且电流端子22右端悬空于凹槽121之上。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 式,在实施过程中可能存在局部微小的结构改动,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发动或变型不 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且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 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权利要求1.一种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它包括正、负两个夹子(1),每一所述夹子(1)包括 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以及安装所述上夹板(11)和下夹板(1 的弹簧(13),其特征 在于,每一所述上夹板(11)或者每一所述下夹板(1 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和 电流端子(22),当每一所述夹子(1)夹持电池极耳时,所述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02) 分别相互独立接触电池极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同一夹子(1)的 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0 固定在其下夹板(1 的夹嘴部位,所述同一夹子(1)的电 压端子和电流端子0 之间设有绝缘片(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夹板(12)的 夹嘴部位向下成形有凹槽(121),所述电压端子中间成型有与所述凹槽(121)形状一 致的折弯段,位于凹槽(121)右侧的电压端子与电流端子02)之间设有绝缘片,且电 流端子02)右端悬空于凹槽(121)之上。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正、负两 个夹子(1)可以采用一体式,也可以采用分体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压端子 和电流端子02)为铜片。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不同规格大小的聚合物锂电池的通用型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它包括正、负两个夹子,正负两个夹子可以采用一体式,也可以采用分离式,夹子包括相互配合的上夹板和下夹板,以及安装上夹板和下夹板的弹簧,每一所述下夹板的夹嘴部位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和电流端子,下夹板的夹嘴部位向下成形有凹槽,电压端子位于底部,电压端子中间成型有与所述凹槽形状一致的折弯段,位于凹槽右侧的电压端子与电流端子之间设有绝缘片,且电流端子右端悬空于凹槽之上。文档编号G01R1/04GK201859156SQ20102058616公开日2011年6月8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29日专利技术者万爱忠, 何锦荣, 刘晓红 申请人:广州蓝奇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四线法聚合物锂电池夹具,它包括正、负两个夹子(1),每一所述夹子(1)包括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以及安装所述上夹板(11)和下夹板(12)的弹簧(13),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上夹板(11)或者每一所述下夹板(12)上设有相互独立的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当每一所述夹子(1)夹持电池极耳时,所述电压端子(21)和电流端子(22)分别相互独立接触电池极耳。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红何锦荣万爱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蓝奇电子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