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交联的有机硅共聚物网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2818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组合物包括有机硅共聚物、三元共聚物和更高级的聚合物,所述聚合物包括1)聚醚取代的结构单元和2)环氧或环氧乙烷结构单元,该单元与丙烯酸酯类反应,产生包括聚醚取代的结构单元和丙烯酸酯交联链段的交联的有机硅。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交联的聚合物是自乳化的,且可为可水溶胀的或可油溶胀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包括交联的有机硅共聚物网络的组合物、制备所述组合物 的方法以及所述组合物的用途,其中交联链段(cross link)为丙烯酸酯低聚物 或聚合物。
技术介绍
个人护理行业需要能够提供基于多种组分的混合物的多重性能产品, 各种组分具有对于最终制剂重要的或所需的性能特性。 一种所需的特性为 能够提供来自在制剂中低分子量有机硅(例如八曱基环四硅氧烷或十曱基环 五硅氧烷)的丝般初始感觉,同时保持高的但可剪切稀化的(shear-thinnable) 粘度。虽然这些低分子量有机硅提供所需的感觉特性,但它们是低粘度、 高度可流动的液体。因此,不容易保持在制剂中,当用于具体应用时,更 喜欢分离和从给定的容器中流出或不可控地流过皮肤。此外,希望在得到 丝般初始感觉的同时,在干燥(dry-down)后提供光滑的低残留感觉。发现在 挥发性有机硅中制备的聚合有机硅凝胶将挥发性低粘度有机硅的所需的初 始感觉传递给制剂,同时提供高粘度和在干燥后的光滑的丝般感觉,例如 参见美国专利5,760,116、 5,493,041和4,987,169。这种聚合有机硅凝胶通常通过氬化硅烷化反应制备,需要利用SiH官 能团和末端烯烃基团二者来形成交联的硅氧烷聚合物。因此,只有可结合 曱硅烷基氬化物基团和任选的乙烯基官能的硅氧烷基团的硅氧烷结构可用 于制备这些材料。此外,该产生交联的硅氧烷聚合物的方法限制了可结合 到聚合物结构以在复杂的制剂中产生另外的性能优点所需的有机基官能团的范围。因此,试图将有机基官能团包含在含有与氢化硅烷化反应相容的 不饱和有机基团的交联的硅氧烷聚合物中。美国专利6,313,249; 6,399,081;和5,039,761公开了 一种制备由丙烯酸 类骨架和聚硅氧烷侧链组成的有机硅接枝的丙烯酸类共聚物的方法。美国 专利6,207,782公开了聚醚-封端的聚硅氧烷的自由基聚合的丙烯酸酯/曱基 丙烯酸酯和包括这些聚合物的乳液。美国专利4,293,678公开了一类称为丙 烯酸酯化的环氧有机硅的材料,其由环氧有机硅和丙烯酸类制备,包括聚 醚-取代的有机硅。数这些有机硅网络聚合物与极性介质(例如水)不相容。因此,在个人护理中 需要与宽范围的极性或非极性介质相容且能提供性能益处(例如乳化、增稠、 粘合、光泽、耐久和亲含水活性物质的防粘)的亲含水有机硅网络。专利技术概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有机硅组合物的方法、该有机硅组合物及其用途, 所迷组合物包括a)、 b)和c)的反应产物a) MaMHb.h—kMPEhMEkDcDHd小,DPEiDE,TeTHf.j,TPEjTEmQg;和b) 化学计量或超化学计量的丙烯酸酯,其中 M = R'R2R3SiCh,2;MH = R4R5HSi01/2;MPE = R4R5(-CH2CH(R9)(R10)nO(Rll)o(C2H4O)p(C3H6O)q(C4H8O)rR12)SiOi/2ME = R4R5(-R17R18C-CR'6QsQtR15(COC)R13R14)Si01/2; D = R6R7Si02/2;和 DH = R8HSi02/2;DPE = R8(-CH2CH(R9)(R,nO(R' ')o(C2H40)p(C3H6。)q(C4H80》R'2)Si02/2;DE = R8(-R17R18C-CR16QsQtR15(COC)R13R14)Si02/2; T = R19Si03/2; TH = HSi03/2;TPE = (-CH2CH(R9)(R'。)nO(R")。(C2H40)p(C3H60)q(C4H80》R'2)Si03,2; TE = (-R17R18C-CR16QsQtR15(COC)R13R14)Si03/2;和 Q = Si04/2;其中R1、 R2、 R3、 R4、 R5、 R6、 R7、 R8和R19各自独立地选自具有1-60 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119为H或具有1-6个碳原子的烷基;R"为具有1-6个碳原子的二价烷基;R"选自-C2H40-、 -(:31"160-和-0^80-的二价基团;R12为H、具有1-6 个碳原子的单官能的烃基、或乙酰基;R13、 R14、 R15、 R16、 R"和R"各自 独立地选自氬和具有l-60个碳原子的一价烃基,Qt为具有l-60个碳原子的 二价或三价烃基,Qs为具有1-60个碳原子的二价烃基,服从以下限制条件 当Qt为三价时,R"不存在,且Qs与带有1113的碳形成键,其中R"和R18 可互为顺式或反式;下标a可为O或正数,服从以下限制条件当下标a为0时,b必须为正数;下标b可为O或正数,服从以下限制条件当b为0时,下标a必须 为正数;下标c为正数,且数值为约5-约l,OOO下标d为正数,且数值为约3-约400;下标e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50;下标f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30;下标g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20;下标h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2, 和j的总和为正凄t;下标i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200 i和j的总和为正凄t;下标j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30, 和j的总和为正it;下标k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2, 和m的总和为正凄t;下标1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200 1和m的总和为正凄t;下标m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30 和m的总和为正H17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h、 i ,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h、 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h、 i 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k、 1 ,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k、 ,服从以下限制条件下标k、 1下标n为0或1; 下标o为0或1;下标p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100,服从以下限制条件(p + q + r)>0;下标q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100,服从以下限制条件(p + q + r) > 0;下标r为0或正数,且数值为0-约100,服从以下限制条件(p + q + r)> 0;下标s为0或1; 下标t为0或1;和 c)自由基引发剂。专利技术详述本申请中所用的化学计量下标的整数值是指分子物类,化学计量下标 的非整数值是指分子量平均基础上的、数均基础上的或摩尔分数基础上的 分子物类的混合物。短语亚化学计量和超化学计量指反应物之间的关系。 亚化学计量指反应物的量小于基质部分与该反应物发生完全化学计量反应 所需的反应物的量。超化学计量指反应物的量大于基质部分与该反应物发 生完全化学计量反应所需的反应物的量。本申请所用的"超化学计量,,在 某些情况下可等同于化学计量过量(即,化学计量的整数倍)或非化学计量过 量的过量。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制备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方法、包括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各种组 合物和有用的组合物。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提供了曱硅烷基氢化物共聚物与亚化学计量的烯烃聚醚 在氢化硅烷化条件下反应,得到聚醚取代的氬化物三元共聚物。因此,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产生本专利技术组合物的本专利技术方法如下 所示,在氢化硅烷化条件下,曱硅烷基氢化物与与亚化学计量(即摩尔量小 于为下标b和d总和的摩尔量;该量为化学计量下标h和i的总和)的烯烃 聚醚反应,曱硅烷基氬化物具有下式结构MaMHbDcDHd,其中M = R'R^SiOw; MH = R4R5HSi01/2; D = R6R7Si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有机硅组合物,所述有机硅组合物包括a)、b)和c)的反应产物: a)M↓[a]M↑[H]↓[b-h-k]M↑[PE]↓[h]M↑[E]↓[k]D↓[c]D↑[H]↓[d-i-l]D↑[PE]↓[i]D↑[E]↓[l]T↓[e]T↑[H ]↓[f-j-m]T↑[PE]↓[j]T↑[E]↓[m]Q↓[g];和 b)化学计量或超化学计量的丙烯酸酯,其中 M=R↑[1]R↑[2]R↑[3]SiO↓[1/2]; M↑[H]=R↑[4]R↑[5]HSiO↓[1/2] ; M↑[PE]=R↑[4]R↑[5](-CH↓[2]CH(R↑[9])(R↑[10])↓[n]O(R↑[11])↓[o](C↓[2]H↓[4]O)↓[p](C↓[3]H↓[6]O)↓[q](C↓[4]H↓[8]O)↓[r]R↑[12 ])SiO↓[1/2]; M↑[E]=R↑[4]R↑[5](-R↑[17]R↑[18]C-CR↑[16]Q↓[s]Q↓[t]R↑[15](COC)R↑[13]R↑[14])SiO↓[1/2]; D=R↑[6]R↑[7]SiO↓[ 2/2];和 D↑[H]=R↑[8]HSiO↓[2/2]; D↑[PE]=R↑[8](-CH↓[2]CH(R↑[9])(R↑[10])↓[n]O(R↑[11])↓[o](C↓[2]H↓[4]O)↓[p](C↓[3]H↓[6]O) ↓[q](C↓[4]H↓[8]O)↓[r]R↑[12])SiO↓[2/2]; D↑[E]=R↑[8](-R↑[17]R↑[18]C-CR↑[16]Q↓[s]Q↓[t]R↑[15](COC)R↑[13]R↑[14])SiO↓[2/2];  T=R↑[19]SiO↓[3/2]; T↑[H]=HSiO↓[3/2]; T↑[PE]=(-CH↓[2]CH(R↑[9])(R↑[10])↓[n]O(R↑[11])↓[o](C↓[2]H↓[4]O)↓[p](C↓[3]H ↓[6]O)↓[q](C↓[4]H↓[8]O)↓[r]R↑[12])SiO↓[3/2]; T↑[E]=(-R↑[17]R↑[18]C-CR↑[16]Q↓[s]Q↓[t]R↑[15](COC)R↑[13]R↑[14])SiO↓[3/2] ;和 Q=SiO↓[4/2]; 其中R↑[1]、R↑[2]、R↑[3]、R↑[4]、R↑[5]、R↑[6]、R↑[7]、R↑[...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娜M切克卢宁帕特胡恩特拉库尔约翰尼科尔逊
申请(专利权)人:莫门蒂夫性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