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91449 阅读:20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将热交换器(6)容纳在下面开口的壳体即室内单元主体(1)的内部,在该热交换器的下部设置接受热交换器所生成的冷凝水的排水盘(7),在室内单元主体内可自由拆装地设置汲出存积在排水盘内的冷凝水并向外部排出的排水泵(10),在排水盘的底面壁部位设置作为供排水泵自由插通的开口部的排水口(8),用排水盖(18)自由开闭地闭塞该排水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例如作为顶棚埋入型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特别涉及排水泵的安装构造的改进。
技术介绍
作为顶棚埋入型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具备配置在顶棚内的室内单元。室内单元主体内部具备送风机、热交换器、接受冷气运行时在热交换器产生的冷凝水的排水盘、以及用于将存留在排水盘中的冷凝水通过排水软管向屋外排出的排水泵等。 在排水软管堵塞或排水泵发生故障时,排水盘必须将存留在排水盘中的冷凝水强制地向机外排出。另外,需要对排水盘进行维护作业以便去除因长期使用而在排水盘内生成以及蓄积的水垢状物质。因此在排水盘上设有排水口。 例如在日本特开2007-85690号公报中,封堵排水口的排水盖以能够自由拆装并且水密地固定于排水口的方式构成。此外,还公开了在排水盖的大致中央部设置排水孔,并设置有能够对于该排水孔以自由拆装的方式水密地固定的排水栓的技术。 根据日本特开2007-85690号公报,在进行去除排水盘内的淀渣等维护作业时,从被设定成大口径的排水口上取下排水盖进行,因此能够提高作业性。在从排水盘排出冷凝水时,从排水孔取下排水栓开放即可,由于排水孔直径小因此能够防止一下子排出大量的冷凝水的情况。 然而,作为实际的维护作业,不仅要进行排水盘内的淀渣去除作业,而且还必须对 排水泵进行维护。此时,通过取下装饰板、电子部件箱和排水盘,能够勉强取下排水泵。因 此,排水泵的维护作业非常麻烦。 另外,嵌入小径的排水孔的排水栓当然是小径,为了可靠地封堵排水孔,必须自由 拆装并且进行水密地固定。虽未特殊说明,然而排水栓为所谓的橡胶盖是妥当的。然而此 时,不仅安装作业而且在取下作业时也必须下大力,因此作业性较差。 作为常识,通常必须对排水盖采取防结露对策,具体而言是在排水盖的表面粘贴 隔热件。然而在粘贴隔热件时不仅麻烦而且在长期使用后有可能剥落。排水泵配置在从热 交换器导出热交换空气的二次侧。因此热交换器要避开排水泵就必须进行弯曲加工,因此 带来困难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基于上述情况所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维护排水泵时,能够提 高作业性并且无需对热交换器进行特殊加工,从而有助于降低工时数量的空气调和机的室 内单元。 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具备下面开口的壳体即室 内单元主体;容纳在该室内单元主体内部的热交换器;设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下部,接受热 交换器所生成的冷凝水的排水盘;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在室内单元主体内,汲出存积在排水3盘内的冷凝水并向外部排出的排水泵;设置在排水盘的底面壁部位,供排水泵自由插通的 开口部即排水泵插通口河自由开闭地闭塞该排水泵插通口的闭塞部件。 此外,为了满足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具备送风机,其容纳 于下面开口的壳体即室内单元主体的内部、与下面开口部的大致中央部位相对置地配置, 从轴向吸入空气并向周向吹出;热交换器,其包围该送风机的作为吹出侧的周围配置;以 及排水盘,其设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下部,接受热交换器生成的冷凝水;装饰板,其闭合室内 单元主体的下面开口部,具备与送风机和热交换器的内侧部相对置的吸入口,并且具备与 热交换器的外侧部和室内单元主体侧壁之间相对置的吹出口 ;排水泵,其配设于使上述排 水盘的至少一部分与装饰板的吸入口相对置地突出的突部,汲出存积在排水盘内的冷凝水 并向外部排出;排水泵插通口,其设置在该排水泵的正下方的排水盘底面壁部位,以能够使 排水泵自由地插通的直径开口 ;闭塞部件,其开闭自由地闭塞该排水盘插通口 。附图说明 图1是仰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的状态下的立体图。 图2是该实施方式的取下装饰板的室内单元主体的底面图。 图3是放大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主体的底面局部的图。 图4是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局部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室内单元的局部的内部构成的图。 图6是相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排水盘的排水口,将排水盖和外盖罩分解的立体图。 图7A是该实施方式的排水盖的主视图。 图7B是沿着该实施方式的排水盖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A是说明相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排水口,按顺序取下外盖罩和排水盖的操作的 图。 图8B是说明相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排水口,按顺序取下外盖罩和排水盖的操作的 图。 图8C是说明相对于该实施方式的排水口,按顺序取下外盖罩和排水盖的操作的 图。 图9A是该实施方式的排水泵的俯视图。 图9B是该实施方式的被泵支承件支承的排水泵的主视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被泵支承件支承的排水泵的主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 图1是仰视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作为顶棚埋入型的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 的状态下的立体图。图2是室内单元的底面图。图3是室内单元的底面的一部分的放大图。 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由室内单元主体1和装饰板2构成。室内单元主体1从室 内侧插入设在天花板的安装用开口部,并通过悬挂螺栓等被吊撑固定在所谓的顶棚里。装 饰板2安装在该室内单元主体1的下面部并从天花板露出到室内侧。 上述室内单元主体1具备由下面部开口、并在顶板部和侧面部上加工金属薄板而成的金属制的外壳3。在该外壳3的内周面安装有由泡沫聚苯乙烯材料等构成的隔热件,且 横亘内周面整面均由隔热件覆盖。因此,室内单元主体1构成隔热构造。 在室内单元主体1的下面开口部的大致中央部,配置有由风扇防护板保护的送风 机5。该送风机5具备从轴向吸入空气向周向吹出的所谓的离心风扇。另外,离心风扇也被 称作涡轮风扇。室内单元主体1的送风机5的上方部位由顶板部la覆盖,下方部位为开口 部。因此,室内单元主体的下面开口部存在于送风机5的吸入侧。 为了包围该送风机5的周围,配置有俯视观察时大致四边框状的热交换器6。在上 述热交换器6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盘7。 排水盘7能够接受制冷运行时伴随热交换器6的热交换作用而生成的冷凝水。排 水盘7嵌入上述室内单元主体1的周壁。排水盘7外侧的边部具有向内侧凹陷形成的凹陷 部7a。此外,排水盘7只在一个内角部向内侧方向突出形成,且在该突部的排水盘7底面壁 上设有排水泵插通口 8。 如后所述,上述排水泵插通口 8兼作开口部,用于在维护时等将残留于排水盘7的 冷凝水和水垢状物质等(以下,将它们统称为"冷凝水")进行排水处理。排水泵插入孔8, 以后称为"排水口 8"。 上述排水口 8通过后述的作为闭塞部件的排水盖18可自由开闭地闭塞。图1和 图2表示从排水口 8取下排水盖18的状态。图3是从图2的排水口 8取下排水盖18并放 大表示排水口 8及其周边部分。 特别是如图3所示,从开口的排水口 8能看到后述的排水泵10。 S卩,排水泵10被 设在排水口 8的正上方处。换而言之,是在排水泵10的正下方部位设有排水口 8,并以使排 水泵10的中心轴与排水口 8的中心轴一致的方式安装。 而且,排水口 8的直径形成为比排水泵10的直径大,因此从排水口 8能够完全看 到排水泵10的外周面。因此,通过取下排水泵IO,排水泵IO相对于排水口 8可自由插通。 将排水口 8称为"排水泵插通口 8"的理由即在于此。 在上述排水口 8附近部位,并且沿着排水盘7的内侧的一部分设有电子部件箱11 。 该电子部件箱11用于容纳对容纳在室内单元主体1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调和机的室内单元,其特征在于,具备:下面开口的壳体即室内单元主体;容纳在该室内单元主体内部的热交换器;设置在该热交换器的下部,接受热交换器所生成的冷凝水的排水盘;可自由拆装地设置在上述室内单元主体内,汲出存积在上述排水盘内的冷凝水并向外部排出的排水泵;设置在上述排水盘的底面壁部位,供排水泵自由插通的开口部即排水泵插通口;可自由开闭地闭塞该排水泵插通口的闭塞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武伸哲我科贤二望月和男小松洋介
申请(专利权)人:东芝开利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