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包括车体、驱动装置、大臂机构、走行轮、平衡轮、导向轮、轨道装置、电缆滑车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轨道装置和电缆滑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车体位于轨道装置上方,通过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走行轮和平衡轮支撑;驱动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均固定在车体上;大臂机构铰接在车体上;导向轮铰接在车体前后两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能不解列牵引单元列车,又能保证大臂体有足够强度与刚度,而且具有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
本技术属于铁路车辆的散料装卸设备,特别涉及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
技术介绍
调车机是一种在铁路轨道或专用轨道上行走,通过前部车钩牵引和推送铁路车辆的调车设备。该机可替代机车,在一定距离内频繁以低速匀速牵引和推送车辆。主要应用于港口、钢铁、能源等企业中,需要车列以低速匀速运行并能准确定位的情况,一般配合装卸设备使用。单元列车是一种采用可沿自身轴线回转车钩的铁路车辆,当翻车机的回转轴线与单元列车车钩的回转轴线重合,即可不解列进行翻卸作业。目前,现有的调车机一般采用铁路通用13#车钩,大臂体采用焊接箱型结构,导向轮固定在车体内部。上述调车机结构存在如下不足之处:需要在车列解列处牵引及推送车辆,应用于单元列车情况下严重降低作业效率;单元列车的车钩形式限制了大臂体尺寸,在应力集中区大臂体焊接强度很难达到要求;导向轮安装、维修、更换困难。因此,开发设计新型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为了改善上述传统调车设备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不仅设计结构科学合理,既能不解列牵引单元列车,又能保证大臂体有足够强度与刚度,而且使用方便、维护简单的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本技术的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包括车体、驱动装置、大臂机构、走行轮、平衡轮、导向轮、轨道装置、电缆滑车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轨道装置和电缆滑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车体位于轨道装置上方,通过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走行轮和平衡轮支撑;驱动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均固定在车体上;大臂机构铰接在车体上;导向轮铰接在车体前后两端。所述的车体,包括车体钢结构、上机电缆架、大臂支座、平衡轮架、走台栏杆等组成,车体钢结构支撑整个设备;上机电缆架、大臂支座、走台栏杆均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上机电缆架与电缆滑车装置中的最末端的电缆滑车铰接;平衡轮架铰接在车体钢结构的上方,其下方铰接有平衡轮。所述的每一个驱动装置,由电机、联轴器、制动器、减速机、支撑筒、驱动齿轮等组成,减速机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并穿过车体钢结构;支撑筒套在减速机外部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电机固定在支撑筒上方;电机与减速机通过联轴器相连;制动器固定于支撑筒筒壁,与联轴器相作用;驱动齿轮固定在减速机在车体钢结构下方的末端,并与轨道装置的齿条啮合。驱动装置通过齿轮传动为本技术的前进和后退提供动力。所述的大臂机构,由大臂体、拉杆、摆动臂、驱动臂、配重臂、配重、齿条油缸、驱动轴等组成,大臂体采用整块钢板下料而成,牵引部位加工出与单元列车车钩匹配的形状;拉杆一端与大臂体铰接,另一端与配重臂一端铰接,配重臂铰接在大臂支座上,配重固定在配重臂另一端;摆动臂一端与大臂体铰接,另一端与驱动臂铰接;齿条油缸与大臂支座相连,但只限制其回转运动,其旋转部位与驱动轴一端固定,驱动轴铰接在大臂支座上,另一端与驱动臂固定。齿条油缸动作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轴带动驱动臂转动,驱动臂旋转会带动摆动臂动作,摆动臂会带动大臂体绕着固定铰点转动,同时拉杆也会带动配重臂绕着固定铰点转动,这样就能实现大臂的俯仰动作。所述的轨道装置,由轨道梁、走行钢轨、齿条、导轨等组成,若干轨道梁沿铁路方向连续固定在地面上,其数量由本技术的行程决定;走行钢轨、齿条、导轨均固定在轨道梁上,走行钢轨与走行轮和平衡轮接触,齿条与驱动齿轮啮合,导轨与导向轮接触。所述的电缆滑车装置,由滑车支架、滑车导轨、电缆滑车等组成,若干滑车支架沿轨道装置一侧按一定距离分布,分别固定在地面上;滑车导轨连续地固定在滑车支架的顶端;若干电缆滑车在滑车导轨上滑动,牵车方向最末端的电缆滑车与上机电缆架铰接,另一端的电缆滑车固定在滑车导轨上。所述的液压系统,由液压站和液压管路组成,液压站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其油口通过液压管路与齿条油缸的油口相连。液压系统给大臂俯仰动作提供动力。所述的润滑系统,由润滑泵和润滑管路组成,润滑泵固定在车体钢结构上,其出油口通过润滑管路与各润滑点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1、在保证大臂体强度和刚度的前提下,大幅缩小了大臂体的体积,结构简洁美观,造价低廉;2、牵引车钩部位结构简单,适用于单元列车,可以实现不解列翻卸;3、导向轮安装、维修、更换简单。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图1的右视图。图中:1、滑车支架;2、电缆滑车;3、滑车导轨;4、减速机;5、联轴器;6、制动器;7、支撑筒;8、电机;9、液压站;10、上机电缆架;11、齿条油缸;12、大臂支座;13、平衡轮架;14、平衡轮;15、导向轮;16、驱动齿轮;17、车体钢结构;18、走行轮;19、润滑泵;20、走台栏杆;21、配重;22、配重臂;23、大臂体;24、摆动臂;25、拉杆;26、驱动臂;27、单元列车;28、走行钢轨;29、导轨;30、齿条;31、轨道梁;32、驱动轴;33、铁路轨道。具体实施方式图1、2、3所示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它是在与铁路轨道33平行的轨道装置上走行的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由车体、驱动装置、大臂机构、走行轮18、平衡轮14、导向轮15、轨道装置、电缆滑车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组成,轨道装置和电缆滑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车体位于轨道装置上方,通过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走行轮18和平衡轮14支撑;驱动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均固定在车体上;大臂机构铰接在车体上;导向轮15铰接在车体前后两端。所述的车体,包括车体钢结构17、上机电缆架10、大臂支座12、平衡轮架13、走台栏杆20等组成,车体钢结构17支撑整个设备;上机电缆架10、大臂支座12、走台栏杆20均固定在车体钢结构17上,上机电缆架10与电缆滑车装置中的最末端的电缆滑车2铰接;平衡轮架13铰接在车体钢结构17的上方,其下方铰接有平衡轮14。所述的每一个驱动装置,由电机8、联轴器5、制动器6、减速机4、支撑筒7、驱动齿轮16等组成,减速机4固定在车体钢结构17上并穿过车体钢结构17 ;支撑筒7套在减速机4外部固定在车体钢结构17上;电机8固定在支撑筒7上方;电机8与减速机4通过联轴器5相连;制动器6固定于支撑筒7筒壁,与联轴器5相作用;驱动齿轮16固定在减速机4在车体钢结构17下方的末端,并与轨道装置的齿条30啮合。所述的大臂机构,由大臂体23、拉杆25、摆动臂24、驱动臂26、配重臂22、配重21、齿条油缸11、驱动轴32等组成,大臂体23采用整块钢板下料而成,牵引部位加工出与单元列车27车钩匹配的形状;拉杆25 —端与大臂体23铰接,另一端与配重臂22 —端铰接,配重臂22铰接在大臂支座12上,配重21固定在配重臂22另一端;摆动臂24 —端与大臂体23铰接,另一端与驱动臂26铰接;齿条油缸11与大臂支座12相连,但只限制其回转运动,其旋转部位与驱动轴32 —端固定,驱动轴32铰接在大臂支座12上,另一端与驱动臂26固定。所述的轨道装置,由轨道梁31、走行钢轨28、齿条30、导轨29等组成,轨道梁32沿铁路方向连续固定在地面上;走行钢轨、齿条30、导轨29均固定在轨道梁31上,走行钢轨28与走行轮18和平衡轮14接触,齿条30与驱动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适用于单元列车的调车机,由车体、驱动装置、大臂机构、走行轮(18)、平衡轮(14)、导向轮(15)、轨道装置、电缆滑车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等组成,其特征是:轨道装置和电缆滑车装置固定在地面上;车体位于轨道装置上方,通过铰接在车体下方的走行轮(18)和平衡轮(14)支撑;驱动装置、液压系统、润滑系统均固定在车体上;大臂机构铰接在车体上;导向轮(15)铰接在车体前后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改焕,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三峰港口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