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及办公座椅空调模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38279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及办公座椅的空调模组装置,具体是一种热电半导体空调模组装置在汽车及办公座椅中的应用。它至少有一个热电半导体空调组件(以下简称空调组件),安装在空调组件上的内侧散热片和外侧散热片,与之相连的整流栅及通风变径,及共用的一个轴流式风扇;且风扇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变径、整流栅、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及冷和热出风口的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及冷热转换方便等优点,克服了原有技术的不足,可全面的满足汽车及办公座椅使用中的舒适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致冷器技术的应用。特别是一种用于汽车及办公座椅的空调模 组装置,具体是一种热电半导体空调模组装置在汽车及办公座椅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汽车及办公座椅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和工作中的必需用品。然而在炎热的夏季 即使在有空调的环境中,人们也会从座椅的椅座和靠背上感受到有一种湿热难耐的感觉, 所以我们往往就会简单的用使用凉垫的方法来解决;而在寒冷的冬季即使在有暖气的环境 中,人们也会从座椅的椅座和靠背上感受到有一种冰冷袭人的感觉,所以我们往往就会简 单的用使用暖垫的方法来解决。利用热电半导体组件本身所具有的电致冷(热)的工作原理,构建的一种汽车及 办公座椅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热的模式,即利用电能直接驱动热电半导体空调模组来达到 座椅空调系统制冷或加热的需要,通过空气对流的方式来实现座椅空调系统的制冷或加热 的功能。CN 201010507718. 1公开了热电半导体空调座椅模组及座椅空调系统,该专利技术既体 现了绿色、低碳的环保概念,也满足了人们在不同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对座椅舒适度的需 求。然而,上述技术中使用的轴流式风扇在使用中可能会出现由于出风口呈环状流体并旋 转流动所造成的空气紊流状态等,使下游空气流场分布极不均勻而造成空气流体的流量、 压力损失较大及换热(冷)效果不佳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座椅空调模组(以下简称空调模组)装置,可以 克服原有技术的缺点,本专利技术可使上述空气流体的下游流场变成均勻分布的层流状态,从 而使空气流体的流量、压力及噪音等技术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使换热(冷)效率得到 了大幅度的提升。具有能耗低、效率高、成本低及冷热转换方便等优点,是非常适合应用于 汽车及办公座椅使用环境的座椅空调模组装置,可全面的满足汽车及办公座椅使用中的舒 适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椅空调模组装置包括至少有一个热电半导体空调组件(以下简称空调组件),安装在空调组件上的内 侧散热片和外侧散热片,与之相连的整流栅及通风变径,及共用的一个轴流式风扇;且风扇 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变径、整流栅、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及冷和热出风口的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在靠轴流式风扇出风口的下游位置安装通风变径,在靠通风变径的下游位置安装 整流栅,在靠整流栅的下游位置安装空调组件,在靠空调组件上的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 器件下游位置分别安装各自的冷和热出风口。在空调组件上安装的内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高度可根据应用座椅环境的不 同,低于或等于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高度;在空调组件上安装的内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形状及材料可根据应用座椅环境的不同,相同于或不同于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 件的形状及材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空调模组装置包括轴流式风扇、通风变径、整流栅、空调组件 及其上的内、外侧散热片、冷和热各自的出风口,其主要特征是至少有一个空调组件,安装在空调组件上的内侧散热片和外侧散热片,与之相连 的整流栅及通风变径,及共用的一个轴流式风扇;且风扇出风口与所述通风变径、整流栅、 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及冷和热出风口的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在靠轴流式风扇出风口的下游位置安装的通风变径,其长度距离应在0. 4 1. 2 倍的风扇直径;在靠通风变径的下游位置安装的整流栅,其长度距离应在0. 2 0. 4倍的风 扇直径;在靠整流栅的下游位置安装空调组件,在靠空调组件上的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 器件下游位置分别安装各自的冷和热出风口。通风变径是从轴流式风扇出风口到空调组件之间由大逐渐变小的一个壳体,它的 作用是使轴流式风扇出风口混乱的紊流空气流体逐渐压缩并充分混合。整流栅是由若干个 按规则排列的方形通风孔,它的作用是将经过通风变径压缩并混合的空气流体进行分割整 理,使混乱的紊流变成稳定的层流状态,并流向其下游位置的空调组件上安装的内、外侧散 热片的热传导器件上进行换热(冷),从而使空气流体的流量、压力及噪音等技术指标都得 到明显的改善,并使换热(冷)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在空调组件上安装的内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高度可根据应用座椅环境的不 同,低于或等于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如散热片单元的翅片)的高度,一般在0.6 1 之间选择;在空调组件上安装的内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形状及材料可根据应用座椅环 境的不同,相同于或不同于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的形状及材料,热传导器件为可满足 空调组件上热传导的各种形状的热传导器件及优良的热传导材料铜或铝等。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新的座椅空调模组装置的特点具体描述如下当空调组件通入直流电时,其一端制冷,而另一端同时制热,并将冷和热分别传导 到安装在其上面的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上;轴流式风扇通入直流电转动,并将环境 空气流体吹入下游位置的通风变径,经过通风变径的逐渐压缩和充分混合后流入到下游位 置的整流栅,空气流体经整流栅的整流后,以稳定的层流状态分别通过其下游位置的内、外 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空气流体在此经过冷和热的交换后,分别从其下游位置各自的冷 和热出风口吹出。乘座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分别选定冷或热的状态,然后经选择的冷或热 的空气流体进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实现了其冷或热的功能,而另一侧的空气流体则排入 到环境空间。冷或热的选择只需乘座者通过改变直流电源的电流方向即可方便的实现。附图说明图1 座椅空调模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2 座椅空调模组装置和座椅连接的示意图。图3 座椅空调模组装置通风方向的示意图。图4 一种散热片结构形式的立体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它们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做出的任何限制。如图1所示,它是座椅空调模组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其中,101是轴流式风扇,102是通风变径,103是整流栅,104是热电组件及在其上 的内侧散热片105(外侧散热片未示出),106和107分别是冷和热出风口。通风变径102是从轴流式风扇101出风口到空调组件之间由大逐渐变小的一个 壳体,它的作用是使轴流式风扇出风口混乱的紊流空气流体逐渐压缩并充分混合。整流栅 103是由若干个按规则排列的方形通风孔,它的作用是将经过通风变径压缩并混合的空气 流体进行分割整理,使混乱的紊流变成稳定的层流状态,并流向其下游位置的空调组件104 及其上安装的内侧散热片105和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进行换热(冷),从而使空气流体 的流量、压力及噪音等技术指标都得到明显的改善,并使换热(冷)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 升。当空调组件104通入直流电时,其一端制冷,而另一端同时制热,并将冷和热分别 传导到安装在其上面的内侧散热片105和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上;轴流式风扇101通 入直流电转动,并将环境空气流体吹入下游位置的通风变径102,通过通风变径的逐渐压缩 并充分混合后流入到下游位置的整流栅103,空气流体经整流栅的整流后,以稳定的层流状 态分别通过其下游位置的内、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空气流体在此经过换热(冷)后, 分别从其下游位置各自的冷和热出风口 106及107吹出。乘座者可根据自身的需求分别选 定冷或热的状态,然后经选择的冷或热的空气流体进入到座椅椅座和靠背,实现了其冷或 热的功能,而另一侧的空气流体则排入到环境空间。冷或热的选择只需乘座者通过改变直 流电源的电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椅空调模组装置,包括至少有一个热电半导体空调组件,内侧散热片,外侧散热片,轴流式风扇,冷风出口和热风出口,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与热电半导体空调组件相连的整流栅及通风变径;风扇出风口与所述的通风变径、整流栅、内侧散热片、外侧散热片的热传导器件及冷出风口和热出风口的流体运动方向相一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大伟赵岩姜林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福杉峰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3[中国|河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