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筒A渣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81546 阅读:3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包括由行车吊运的渣罐和对钢渣导流的料斗溜槽,滚筒进渣包括以下步骤:渣罐在料斗上方的进料范围内移动并放流,直至料斗溜槽底板上积起均匀钢渣;渣罐在料斗中心上方定点放流,并加大放流量。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渣过程中料斗不再砌筑耐材,大大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2)滚筒处理A渣过程中料斗溜槽积渣、堵渣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滚筒处理A渣的效率;3)降低了料斗溜槽的变形速率,降低了溜槽的检修成本;4)滚筒处理效率的提高减少了地渣场的钢渣热泼量,从而减少了工程机械的投入,并有效降低现场扬尘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温冶金渣处理工艺,具体说涉及一种滚筒A渣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冶金企业每天产生大量的钢渣,这些钢渣必须及时的脱离炼钢生产线,进行后处 理。现有的滚筒渣处理方式是目前冶金渣处理领域最前沿的技术,国内外钢厂正不断推广 该技术,宝钢渣处理目前有六台滚筒应用于钢渣处理。所谓A渣,宝钢规定当渣自流成厚度 为30-80mm时称为A渣,它具有高温、流动性好的特性。而在滚筒进渣工艺过程中,高温钢渣 要进入滚筒,必须通过料斗溜槽的导流作用。在传统的进渣工艺过程中,行车吊运渣罐至溜 槽上方,当渣罐对准溜槽中心处于合适放流位时,行车进行定点放流。而定点放流的处理方 式会使高温钢渣对料斗溜槽底板固定部位进行循环冲击使料斗变形、积渣,从而阻碍生产 的顺利进行。为减少料斗溜槽的变形,目前采取进A渣前在料斗溜槽1’上砌筑耐材2’ (如 图1所示)的措施。而在实际处理高温A渣过程中,往往会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进渣时耐材易粘渣导致溜槽积渣、堵渣,人工清渣频率高,不仅费时费力,而且 影响了滚筒的连续化生产;2)使用耐材成本较高;3)料斗维修不方便,费时费力。综合以上几点考虑,目前滚筒处理A渣的传统工艺处理钢渣效率低下、成本消耗 较高,已经不能满足生产的正常需求,因此,迫切需要解决这一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滚筒A渣处理新工艺,以提高目前滚筒A渣 处理的效率,满足正常的生产需求。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包括由行车吊运的渣罐和对钢渣导流的料斗溜槽,滚筒 进渣包括以下步骤渣罐在料斗上方的进料范围内移动并放流,直至料斗溜槽底板上积起均勻钢渣;渣罐在料斗中心上方定点放流,并加大放流量。进一步地,所述渣罐在进料范围内步进式移动。优选地,所述步进式移动的单次放流时间为20 40秒,暂停放流时间为5 10秒。优选地,所述底板上积起的钢渣厚度为40 60毫米。进一步地,在滚筒进渣前,先对料斗溜槽底板上的积渣清除。进一步地,所述料斗溜槽内不设耐材。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1)进渣过程中料斗不再砌筑耐材,大大降低了生产使 用成本;2)滚筒处理A渣过程中料斗溜槽积渣、堵渣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滚筒处理A渣的效率;3)降低了料斗溜槽的变形速率,降低了溜槽的检修成本;4)滚筒处理效率的提高减 少了地渣场的钢渣热泼量,从而减少了工程机械的投入,并有效降低现场扬尘污染。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料斗溜槽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滚筒A渣处理工艺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滚筒A渣处理工艺的示意图,也是图2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参见图2 3,为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滚筒A渣处理工艺的示意图。应指出的是,本工艺 不仅仅限于对滚筒A渣的处理,同样适用于任何形式的滚筒钢渣处理。本工艺包括由行车 5吊运的渣罐4和对A渣3导流的料斗溜槽1,所述料斗溜槽1的上方为进料范围,在该范 围内,渣罐4放流,A渣3能通过料斗溜槽1进入滚筒。料斗溜槽1内无须砌筑耐材(耐火 材料)。滚筒进渣包括以下步骤(1)滚筒进A渣前,检查料斗溜槽1底板是否有积渣(有则及时清除);(2)行车5吊运渣罐4置于料斗上方放流,行车5大车在料斗进料范围内左右移动 (如图3),放流量受到控制,放流方式为步进式移动放流,即每放流20 40秒移动一次,至 溜槽底板上均勻铺上厚40 60毫米积渣2为止,暂停放流时间为5 10秒,使积渣2表 面结壳;(3)行车5移动大车至渣罐4对准料斗溜槽1中心位置时停住,微提行车5副卷, 加大放流量,进行定点放流。本工艺利用了料斗溜槽上积渣对底板的保护作用,在大量进A渣前先通过移动放 流,在底板上均勻铺上厚为40 60毫米积渣,使底板均勻受热,此时底板所受的应力较小, 不易变形;另外,在自然冷却状态下,积渣易结壳,相当于在溜槽底板上形成了一种保护层, 而钢渣保护层的传热性较低,它将新进的A渣与底板隔离开来,使得底板所受温度不是太 高,从而达到延长料斗使用寿命的目的;同时由于积渣结壳厚度均勻,使得新进A渣流入筒 体较为顺畅,不易堵渣,从而提高了滚筒处理钢渣的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包括由行车吊运的渣罐和对钢渣导流的料斗溜槽,其特征 是滚筒进渣包括以下步骤渣罐在料斗上方的进料范围内移动并放流,直至料斗溜槽底板上积起均勻钢渣;渣罐在料斗中心上方定点放流,并加大放流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渣罐在进料范围内步进 式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步进式移动的单次放流 时间为20 40秒,暂停放流时间为5 10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积起的钢渣厚度 为40 60毫米。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其特征是在滚筒进渣前,先对料斗溜槽 底板上的积渣清除。6.根据权利要求1 5任一项所述的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其特征是所述料斗溜槽内 不设耐材。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包括由行车吊运的渣罐和对钢渣导流的料斗溜槽,滚筒进渣包括以下步骤渣罐在料斗上方的进料范围内移动并放流,直至料斗溜槽底板上积起均匀钢渣;渣罐在料斗中心上方定点放流,并加大放流量。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进渣过程中料斗不再砌筑耐材,大大降低了生产使用成本;2)滚筒处理A渣过程中料斗溜槽积渣、堵渣得到有效控制,提高了滚筒处理A渣的效率;3)降低了料斗溜槽的变形速率,降低了溜槽的检修成本;4)滚筒处理效率的提高减少了地渣场的钢渣热泼量,从而减少了工程机械的投入,并有效降低现场扬尘污染。文档编号C21B3/06GK102002542SQ20101058083公开日2011年4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9日专利技术者刘华祥, 李希军, 陈宗鑫, 黄勇 申请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滚筒钢渣处理工艺,包括由行车吊运的渣罐和对钢渣导流的料斗溜槽,其特征是滚筒进渣包括以下步骤:渣罐在料斗上方的进料范围内移动并放流,直至料斗溜槽底板上积起均匀钢渣;渣罐在料斗中心上方定点放流,并加大放流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希军黄勇陈宗鑫刘华祥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宝钢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