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系统和单轨线路体系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72593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系统,在该轨道系统(70)中,轨道接头(4)通过连接件(52、64、74、77)跨接,其中轨道端部(5a、5b、72、73)彼此齐平地对准且可在轨道方向上移动。轨道(71)和连接件(52、64、74、77)如此设计,使得在轨道接头(4)处在踏面中不产生中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可在轨道方向上移动的轨道车辆的轨道系统,其中所述轨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轨道,所述轨道具有至少一个轨道接头,两个轨道端部在所述轨道接头上相会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轨道端部的连接件;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单轨线 路体系。
技术介绍
在铁路技术中这种轨道系统是已知的,其中设有轨道接头用以补偿轨道受热时的 纵向膨胀。在轨道接头上相会合的轨道通过以窄间距沿轨道方向布置的夹具或类似物固定 在支承件或保持件上,并因此基本上相对于彼此不可移动,而是对齐地被固定。然而,这种 固定需要高的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改进一种单轨线路体系,其中要减少生产成本。 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目的通过按照权利要求1的特征所述的轨道系统和按照权利要求27的特征所述的单轨线路体系来实现。 本专利技术的轨道系统的重要特征为轨道端部可相对于彼此在轨道方向上移动;通 过连接件在轨道方向上齐平地引导两个轨道端部;在轨道端部上和/或在连接件上形成用 于轨道车辆的至少一个走行轮的踏面,该走行轮具有横向于运动方向的预先确定的宽度, 其中该踏面的横向于轨道方向的宽度和/或位置沿着轨道方向这样变化,使得被假想地沿 轨道方向划分成多个段的踏面的每一段都为走行轮提供至少一个支承区域,当滚过轨道接 头时,走行轮的支承区域在走行轮的宽度上迁移。通过借助于连接件的引导——该连接件 可设计为一件式或多件式的或者也可由单独部件形成,确保了 轨道端部可以彼此相向运 动或彼此相背离地运动,其中两个轨道的截面保持相互遮蔽。因此,建立一个轨道或多个轨 道需要少得多的固定元件,而且轨道可制造为可退让的,尤其是横向于轨道方向。轨道系统 的安装显著简化。在没有特别是由于横向于轨道方向的偏移(Versatz)而造成的分级的情 况下,甚至在间距改变时,亦即在轨道接头的间隙宽度改变时,形成在轨道外表面上的、用 于走行轮或主动轮的踏面彼此齐平地过渡。 此外,由于踏面的上述设计,形成了一种结构,以跨接轨道接头,从而可以无冲击 地经过轨道接头。滚动的走行轮的支承区域在滚动时横向于轨道方向地移动或变化,该支 承区域根据走行轮沿轨道的位置可由多个分开的、本身连续的分区组成,然而其中走行轮 在踏面上的任一位置都不缺少支承区域,从而当在踏面的整个延伸上运动期间,走行轮被 支承着越过轨道接头。因此虽然轨道端部在轨道方向上保持可彼此相对运动,但避免了在 经过轨道接头时对车辆的冲击作用。在此,在轨道方向上顺序存在的支承区域定义了一真 实的或有效的踏面,即滚动面,在该滚动面上,走行轮在滚动时真实接触形成踏面的表面。 因此,所述轨道接头可应用在一种铁路体系中,在该铁路体系中,高速车辆,例如速度高于15m/s或甚至高于22m/s的车辆可在所述轨道系统上移动。因此,该轨道系统被灵活地设 计,可省去额外的用于吸收例如由于轨道中的热膨胀而产生的力的固定点。该轨道系统可 以通过允许热膨胀或收縮来简单地抵消这种力。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连接件在一个轨道端部上以固定支承的形式、而在另 一个轨道端部上以浮动支承的形式与相应的轨道端部连接。固定支承结构在全部三个平动 自由度上固定部件,而浮动支承结构最多在两个平动自由度上固定部件,但是允许在一个 方向——在此是轨道方向——上的运动。由此再次简化了安装,因为在拼合轨道端部之前 可将连接件不会丢失地固定到一个轨道端部上。同样再次改进了轨道端部的导向和连接, 因为连接件在轨道接头扩大或压縮时不会意外地移动。 根据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为至少两个走行轮优选在一个轨道上形成至少两个踏面,所述踏面彼此间成一角度。踏面优选彼此背离,因此走行轮的中心平面形成V形布置。因此可以省去用于在侧面引导走行轮的轮缘,由此进一步改进了低噪声运行。 当通过在踏面上滚动的走行轮在一个、尤其是每个横向于轨道方向的方向上引导车辆时,在轨道系统上运动的车辆表现出尤其良好的行驶特性。踏面优选如此取向,使得走行轮的中心平面在设置有三个走行轮时形成Y形布置或倒Y形布置,而在设置有至少四个走行轮时形成X形布置。 在一种可尤其简单地制造和使用的实施例中,踏面在轨道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因 此,走行轮不仅在轨道接头的过渡区域中,而且在车辆的整个行驶过程中都作用于所述踏 面上。 当轨道系统的轨道设计为压铸型材或连铸型材(Stranggussprofil),优选由铝制 成时,得到轨道系统的轨道的有利的制造可能性。有利地,可利用在轨道方向上延伸的空腔 制造轻型结构,该空腔的分隔壁加固了轨道。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轨道端部各自包括至少一个空腔,其中,连接件插入一个轨道端部的空腔中并接合在另一个轨道端部的相应的空腔中。因此轨道端部由于其给出的轮廓直接形成导向件。得到使用少的材料制造该轨道系统的可能性。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考虑横向于轨道方向的应力,所述连接件或每个连接件横向于轨道方向是无间隙地容纳在空腔中的。因此,可以省去额外的固定件和/或导向件,并再次简化轨道系统的设计结构和安装。如果无间隙的布置甚至形成了夹紧连接,已被证明是有利的。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轨道接头相对于轨道方向倾斜地延伸,优选 与轨道方向成40。至60°之间的角,尤其是成45。或50°角。已经证明在给定的角度范 围内和尤其是在给定的角度下(其中可毫无问题地接受5。的偏差),存在对于低噪声运行 地滚过轨道接头来说尤其有利的情况。 轨道接头可由分开的截面组成,所述截面是数学的假象平面。该平面可相对于轨 道方向倾斜并相对于竖直方向倾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轨道接头定义一 竖直取向的平面。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可在轨道接头上形成至少两个踏面,轨道接 头在沿着轨道方向彼此错开的位置上使所述至少两个踏面断开。由此给出一种可简单实现 的用于实现车辆的低噪声运行的结构。7 为进行尤其简单而极为有效的导向,至少一个连接件可设计为榫钉,所述榫钉接 合在两个轨道端部的筒形空腔中。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为了再次改进轨道端部的对准,至少两个连 接件制造为榫钉,所述榫钉成对地布置在轨道中心的两侧和/或在踏面的横向于轨道方向 的外端部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榫钉布置在踏面下方,优选布置在踏面紧下 方。因此确保在轨道端部的过渡部上不产生不期望的梯级。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至少一个连接件具有至少两个槽螺母/滑块 (Nutenstein),所述槽螺母接合在轨道端部上的各一个凹槽中。槽螺母优选利用螺栓或类 似的连接件固定在导轨或安装轨上,所述导轨或安装轨贴靠在轨道系统的轨道上并因此齐 平地引导轨道端部。在拧紧螺栓或对连接件进行操作之后,槽螺母使得连接件夹紧地或甚 至形状锁合地保持在至少一个轨道端部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轨道横向于轨道方向具有镜面对称的横截 面,使得走行轮运转性能良好且施力均匀。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有利的设计方案中,在轨道上形成有两个平行延伸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的开口朝向彼此,在连接件上形成有两个平行延伸的导向边,其中连接件的导向边中的每一个都插入一个固定槽中并且连接件以可沿固定槽的延伸方向移动的方式与所述轨道连接。固定槽形成用于线性导向的有利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轨道系统,该轨道系统用于在轨道方向上可移动的轨道车辆(2),其中所述轨道系统(70)包括至少一个具有至少一个轨道接头(4)的轨道(71),两个轨道端部(5a、5b、72、73)在所述轨道接头处相会合,其中设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轨道端部(72、73)的连接件(52、64、74、77),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端部(72、73)能相对于彼此在轨道方向上移动,通过所述连接件(52、64、74、77)在轨道方向上齐平地引导所述两个轨道端部(5a、5b、72、73),在所述轨道端部(5a、5b、72、73)上和/或在所述连接件(52、64、74、77)上形成有用于所述轨道车辆(2)的至少一个走行轮(40)的踏面(42、42a、42b),所述走行轮(40)横向于运行方向具有一预先确定的宽度,其中所述踏面(42、42a)的横向于轨道方向的宽度和/或位置这样沿着轨道方向变化,使得:被假想地沿轨道方向划分成多个段的所述踏面(42、42a)的每一段都为所述走行轮(40)提供至少一个支承区域(58a、58b),并且当滚过所述轨道接头(4)时,所述走行轮(40)的所述支承区域(58a、58b)在所述走行轮(40)的所述宽度上迁移。...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G贝克尔J施密特
申请(专利权)人:索尤若驱动有限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