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面泵浦激光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55483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包括激光工作物质、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与耦合系统之间,第二镜片相对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另一端,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折叠光束增加谐振腔长度,增大了激光谐振腔的模体积,光-光的转换效率提高,特别对于大功率激光器而言,热效应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端面泵浦激光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激光器,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折叠光路谐振腔的端 面泵浦激光器。
技术介绍
通常的端面泵浦激光器都采用直线型激光腔结构,泵浦光经谐振腔全 反镜后直接进入激光工作物质,最终光束通过输出镜输出。在现有技术中,采用这种直线型激光腔的端面泵浦激光器,如图1所 示泵浦光经谐振腔全反镜后直接进入激光工作物质,最终光束通过输出镜 输出。该端面泵浦激光器谐振腔内膜体积小,转换效率低,在大功率激光 器中,热效应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欲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谐振腔模体积大,转换 效率高的端面泵浦激光器。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谐振 腔,所述谐振腔包括激光工作物质、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 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一端,第二镜片相对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 质的另一端,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 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成"V"字形。3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具有如下优点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 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增加了激光器 谐振腔的模体积,提高了光一光的转换效率,对于大功率激光器而言,热 效应低。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激光腔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激光腔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另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激光腔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另一端面泵浦激光器激光腔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2,为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激光腔的示意图,本实用新 型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泵浦源1、耦合系统2、谐振腔3,所述谐振腔3包 括激光工作物质32、第一镜片31、第二镜片34、第三镜片35,第一镜片 31置于激光工作物质32与耦合系统2间,第二镜片34相对第一镜片31置 于激光工作物质32的另一端,第二镜片34、第一镜片31以及第三镜片35 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32的折叠光束。通过第二镜片34、第 一镜片31以及第三镜片35之间的反射,光束的路径形成"V"字形,光束 在第二镜片34、第一镜片31以及第三镜片35之间经过反射折叠形成的光 束每折叠一次均通过激光工作物质32。激光器谐振腔的模体积描述激光振荡模式在腔内所扩展的空间体积, 在光学上,模体积的计算机公式为-V。。=〖l柳 =加2"^^(3凡2-3《2L+《3),其中,L为光束在谐振腔3中的长度,l为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由公式可见,L增大,模体积增大。根 据激光器工作原理可知,模体积越大,对激光模式有贡献的受激粒子数就 越多,可获得的光一-光转换效率就越高,激光器的热效应越小。由这种激光腔结构组成的激光器,根据镜片的位置不同有两种工作方 式,以下分别描述这两种方式如图3所示,泵浦源1发出的泵浦光经耦合系统2耦合后透过第一镜 片31进入激光工作物质32,激光工作物质32吸收泵浦光后产生的激光进 入第二镜片34。所述第二镜片34为耦合输出镜,第三镜片35为全反射镜 片,第二镜片34接收到激光工作物质32产生的激光光束后,第二镜片34 输出部分光束,同时反射部分光束,第二镜片34反射的光束部分经过激光 工作物质32反射至第一镜片31上,第一镜片31将第二镜片34反射的光 束部分全部反射至第三镜片35,第三镜片35再将从第一镜片31接收到的 反射光束反射至第一镜片31并通过激光工作物质32反射至第二镜片34, 然后经第二镜片34输出部分光束,同时反射部分光束通过激光工作物质32 至第一镜片31,如此形成折叠光束,这样反复的动作在谐振腔3中振荡。 所述第二镜片可以为平面耦合输出镜,所述第一镜片可以为平行平面全反 镜。在所述激光工作物质32与第二镜片34之间设有一调Q器件33,以调整激光脉冲宽度。如图3所示,在本工作模式中,谐振腔中光束的实际长度为第一镜片 31与第二镜片34之间的距离Ll与第一镜片31与第三镜片35之间的距离 L2之和,相比现有技术中通常谐振腔中光束的长度即第一镜片31与第二镜 片34之间的距离L,而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在通常方式与本工作模式 下均不变,因此,相比现在技术的谐振腔3的光束长度L, Ll与L2的和明 显大于现有技未中L的长度,其与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的差也大于现 有技术中光束长度L与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的差。根据模体积公式,5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的谐振腔的模体积明显大于现在技术中激光器谐振腔的膜体积,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的谐振腔3中,模体积越大, 对激光模式有贡献的受激粒子数就越多,可获得的激光输出功率就越大。 输入同样的泵浦功率,输出的激光功率越高,光一光转换效率就越高,转 换成热的就越少,即激光器的热效应就越小。如图4所示,泵浦源1发出的泵浦光经耦合系统2耦合后透过第一镜 片31进入激光工作物质32,激光工作物质32吸收泵浦光后产生的激光进 入第二镜片34。所述第二镜片34为全反射镜片,第三镜片35为耦合输出 镜,第二镜片34接收到激光工作物质32产生的激光后,第二镜片34将光 束全部反射至第一镜片31,反射光束通过激光工作物质32,第一镜片31 将第二镜片34反射来的光束再全部反射至第三镜片35,第三镜片35输出 部分光束,同时反射部分光束至第一镜片31,第一镜片31再反射至第二镜 片34,反射光束通过激光工作物质32。第二镜片34、第一镜片31和第三 镜片35之间通过这样反射形成折叠光束,这样反复的动作在谐振腔3中形 成振荡。所述第二镜片可以为平面耦合输出镜,所述第一镜片可以为平行 平面全反镜。在第--镜片31与第三镜片35之间可以设有一调Q器件33。如图4所示,在本工作模式中,谐振腔中光束的实际长度为第一镜片 31与第二镜片34之间的距离Ll与第一镜片31与第三镜片35之间的距离 L2之和,相比现有技术中通常谐振腔中光束的长度即第一镜片31与第二镜 片34之间的距离L,而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在通常方式与本工作模式 下均不变,因此,相比现在技术的谐振腔3的光束长度L, L1与L2的和明 显大于现有技术中L的长度,其与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的差也大于现 有技术中光束长度L与激光工作物质32的长度1的差。根据模体积公式, 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的谐振腔的模体积明显大于现在技术中激光器 谐振腔的膜体积,本技术端面泵浦激光器的谐振腔3中,模体积越大,6对激光模式有贡献的受激粒子数就越多,光一光转换效率就越高,转换成 热的就越少,即激光器的热效应就越弱。权利要求1. 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包括激光工作物质、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一端,第二镜片相对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另一端,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泵浦激光器,其特征在于第二镜片、第一镜 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成"V" 字形。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面泵浦激光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端面泵浦激光器,包括谐振腔,其特征在于:所述谐振腔包括激光工作物质、第一镜片、第二镜片、第三镜片,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一端,第二镜片相对第一镜片置于激光工作物质的另一端,第二镜片、第一镜片以及第三镜片之间通过反射形成透过激光工作物质的折叠光束。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云峰何柏林孙玉芬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