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建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349092 阅读:2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及建造方法,属于建筑物及其建造技术领域,该结构为用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预制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相互相连的纯框架结构建筑;或用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墙体模板相互相连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各模板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和横向贯穿孔洞,在该交叉孔孔道之中穿插钢筋和填充砼形成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个建筑单元,一个建筑单元或多个建筑单元组合构成多层或高层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简单、生产设备投资少、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速度及节省人工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物及其建造
,尤其涉及采用免拆除的内有交叉孔的预制 钢筋砼模板而形成的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及其建造方法。
技术介绍
传统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需要在现场绑扎钢筋,支模板、拆模板,现场用 工多,施工工期长。预制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把构件生产工厂化,缩短了现场施工周 期,但未能很好地解决预制构件之间整体连接问题,房屋整体抗震能力较差,所以预制构件 组成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应用越来越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弥补上述结构体系的缺点和不足之处,特别是改进传统钢筋砼现 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制作工艺和施工方法,提出一种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 构建筑及其建造方法,本专利技术具有加工简单、生产设备投资少、减少施工工序、加快施工速 度及节省人工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采用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该建筑为用 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预制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屋)盖模板相互相连的纯框 架结构,或用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屋)盖模板、墙体模板相互 相连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屋)盖 模板、墙体模板均为交叉孔预制钢筋砼板,该钢筋砼预制板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 孔洞,和横向贯穿孔洞,使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部形成相互贯通的交叉孔孔道,在交 叉孔孔道之中穿插钢筋和填充砼形成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个建筑单元,一个建筑 单元,或多个建筑单元组合构成多层或高层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本专利技术还提出采用上述结构体系的建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将预制好的交叉孔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墙体模板运送到现 场;2)将柱模板和墙模板垂直竖立放置,下端固定在基础上;3)将梁模板安放在柱模板上方顶端;4)将水平放置的楼(屋)盖模板安放在梁模板的上方,形成柱、梁、板模板体系;5)在相互连通的柱、墙、梁、楼(屋)盖模板交叉孔孔洞内穿插钢筋;6)向这些免拆除模板的交叉孔孔洞内浇注砼,待砼填充完成,形成一层整体建筑 单元或一层采用免拆除的内有交叉孔的预制钢筋砼模板形成的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 结构体系;(6)多次重复(1)至(5),将当前层的墙体模板和柱模板固定在下层整体建筑单元 上形成多层或高层的现浇钢筋砼框架-剪力墙结构。3本专利技术的特点及其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受力构件80%的钢筋在工厂加工制作模板时已安放在交叉孔模板 内,大大减少了在施工现场绑扎钢筋的工作量。由于模板由工厂生产,质量易保证。利用现 有技术即可在工厂内大批量预制交叉孔模板形成产业化。2.本专利技术的预制交叉孔模板可拆分成较小的单元板块,且相对于传统预制砼墙板 重量轻,不需大型起重机,方便吊装。便于长途运输。3.在现场可实现每层房屋的柱、墙、梁、楼(屋)盖模板一次吊装支撑完毕,加快施 工速度。减少施工现场模板支撑的工作量和施工难度。降底工人的劳动强度。该模板是受力构件的一部分可节省拆除工序,且模板交叉孔孔洞交叉相连,模板 之间留出空隙,可以很方便地检查现浇砼密实度。4.本专利技术的模板本身有强度,待本层现浇砼填充到交叉孔孔洞之后,可马上进行 上一层结构施工,不必等待新浇注砼凝固结硬。与一般钢筋砼预制构件形成的框架-剪力 墙结构相比,房屋整体性易保障。附图说明图Ia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采用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8层建 筑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Ib为图1的1-1剖面图。(原图4)图加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墙体模板示意图;图2b为本实施例中的墙体模板内钢筋笼示意图;图2c为本实施例中的楼(屋)盖模板示意图。图3a为制作实施例中墙体、楼(屋)盖模板用的模具示意图(一);图北为制作实施例中墙体、楼(屋)盖模板用的模具示意图(二)。图4为本实施例的柱、梁、楼盖模板相互搭接的空间三维立体示意图。图fe是本实施例中的梁模板示意图。图恥是本实施例中的梁模板内钢筋笼示意图;图5c是本实施例中的梁模板A-A剖示图。图6a是本实施例中的柱模板示意图;图6b是本实施例中的柱模板内钢筋笼示意图。图7a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连梁模板示意图;图7b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梁模板内钢筋笼示意图;图7c是本实施例中的连梁模板A-A剖示图。图8为本实施例的楼盖模板与砼梁模板连接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图9为本实施例的梁模板与柱模板连接实施例剖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提出的采用 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总体结构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一栋采用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8层建筑。所述的建筑包括墙体模板1、柱模板2、梁模板3、 楼(屋)盖模板4和砼(图中未示出)。墙体模板、柱模板、梁模板和楼(屋)盖模板搭接 在一起形成柱、梁、板空间模板体系,各模板均为交叉孔预制钢筋砼板,该钢筋砼预制板内 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和横向贯穿孔洞(各孔洞的尺寸及间距均可保证纵横孔 洞贯通),使所述的多面体空间模板体系的内部形成四通八达的空心孔道,所述空间模板体 系相互贯通交叉孔孔洞内填充砼形成建筑单元。本实施例由10个建筑单元水平组合构成一层整体建筑单元,各层整体建筑单元 依次向上叠合构成多层或高层采用交叉成孔钢筋砼交叉孔带肋免拆除模板形成的现浇砼 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上层整体建筑单元的柱和墙体固定在下层建筑的单元上;底层建 筑单元墙体下端固定在基础13上。本实施例的各类模板之间的连接最终由模板内伸出的钢筋、模板交叉孔孔洞内穿 插的钢筋和现浇砼将其连接成整体结构。本专利技术的墙体模板、楼(屋)盖模板采用钢筋砼预制平板,如图加所示,在该钢筋 砼预制平板21的平面内开有一排纵向贯穿孔洞22,和一排横向贯穿孔洞23 ;设置在该钢筋 砼预制板21内的钢筋笼沈,该钢筋笼沈由多根排列的纵向钢筋261及将钢筋固连成一整 体的多个横向箍筋262组成,如图2b所示;还包括设置在该钢筋砼预制板21四周侧面的凹 槽对,设置在该钢筋砼预制板一侧边的安装吊环25。所述纵向贯穿孔洞的直径范围为60mm至300mm之间(一般情况下,取板厚尺寸减 60mm。例如,板厚200mm时,纵向贯穿孔洞直径为140mm)。该横向贯穿孔洞的直径范围为40mm至^Omm( —般情况下,取纵向贯穿孔洞的直径尺寸减 20mm)。该预制板一般用作墙体模板。墙体模板的高度为2500mm至5000mm(—般情况下, 取建筑物层高减楼(屋)盖板尺寸的厚度)。若在该钢筋砼预制板的一表面上垂直开设多排板面孔洞27 (仅在模板上表面开 孔,不贯穿板底),如图2c所示,则该预制板用作楼(屋)盖模板。楼(屋)盖模板的厚度 为90mm至250mm ( —般情况下需根据跨度和荷载大小确定)。本实施例中的梁模板51,如图5a、图恥和图5c所示,该模板采用钢筋砼预制梁, 在该梁模板内51开有竖向不贯穿孔洞52 (孔底距梁底外表面30mm至50mm,与上述连梁的 不同之处),模板内开有水平贯通孔洞53,在梁模板三边(左侧、右侧、上表面)设置有凹槽 M,梁模板内有由纵向钢筋561,梁模板内横向箍筋562组成的钢筋笼56。箍筋562 —端露 出,可以用作安装吊环。梁模板51与连梁模板71的区别在于制作梁模板时,梁模板内纵向 钢筋56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免拆除预制钢筋砼模板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该建筑为用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预制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相互相连的纯框架结构建筑,或用现浇注砼将由免拆除的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墙体模板相互相连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钢筋砼矩形柱模板、梁模板和楼盖模板、墙体模板均为交叉孔预制钢筋砼板,该钢筋砼预制板内开有与表面平行的纵向贯穿孔洞和横向贯穿孔洞,使所述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内部形成四通八达的交叉孔孔道,在该交叉孔孔道之中穿插钢筋和填充砼形成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一个建筑单元,一个建筑单元,或多个建筑单元组合构成多层或高层现浇砼框架-剪力墙结构建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建群
申请(专利权)人: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