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3087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臂为可伸缩的3段结构,该支臂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中管顶部设置上U形槽,中管底部设置下U形槽;所述上U形槽与内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与外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支臂结构采用三节支臂的方式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采用中管上下U型槽搓开的方式来消除支臂各节之间的间隙,通过在各节上加机械限位的方式来有效控制它的伸缩。(*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举升机,具体的说属于举升机的支臂结构。
技术介绍
以往两柱液压举升机由于支臂的长度可调节范围很小,所以只能对一定尺寸范围 内的车辆经行操作,无法调节,大大减小了两柱举升机的使用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已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以下详细介绍本技术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所述支臂为可伸缩的3 段结构,该支臂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中管顶部设置上U形槽,中管底部 设置下U形槽;所述上U形槽与内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与外管配合形成搓开结 构。优化的,所述外管、中管和内管均设置用于其控制伸缩限位的伸缩定位条。本技术的优点是本技术的支臂结构采用三节支臂的方式来扩大它的使 用范围;采用中管上下U型槽搓开的方式来消除支臂各节之间的间隙,通过在各节上加机 械限位的方式来有效控制它的伸缩。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支臂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臂收缩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披露。请参阅附图1及图2,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支臂1为可伸缩的3段结构, 该支臂1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2、中管3和内管4 ;所述中管3顶部设置上U形槽5,中管3 底部设置下U形槽6 ;所述上U形槽5与内管4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6与外管2配 合形成搓开结构。外管2、中管3和内管4均设置用于其控制伸缩限位的伸缩定位条7。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 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臂为可伸缩的3段结构,该支臂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中管顶部设置上U形槽,中管底部设置下U形槽;所述上U形槽与内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与外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外管、中管和内管 均设置用于其控制伸缩限位的伸缩定位条。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臂为可伸缩的3段结构,该支臂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中管顶部设置上U形槽,中管底部设置下U形槽;所述上U形槽与内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与外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本技术的支臂结构采用三节支臂的方式来扩大它的使用范围;采用中管上下U型槽搓开的方式来消除支臂各节之间的间隙,通过在各节上加机械限位的方式来有效控制它的伸缩。文档编号B66F7/28GK201665506SQ20092035338公开日2010年12月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31日专利技术者金磊 申请人:青岛金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柱举升机多节支臂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支臂为可伸缩的3段结构,该支臂设有依次套接的外管、中管和内管;所述中管顶部设置上U形槽,中管底部设置下U形槽;所述上U形槽与内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下U形槽与外管配合形成搓开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磊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金华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