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机用的压力控制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317185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气路压力和流量调节的控制阀,它包括阀体、阀芯、配气滑套、电机和风机排气管,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电机防震套及电机套,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所述阀芯外侧设有配气滑套,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配气滑套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导轨,该齿条与电机齿轮相啮合,配气滑套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和密封圈及盖,所述中空的阀芯中间设有隔板,隔板两侧的阀芯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配气滑套的同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所述配气孔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分别相对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噪声小、安全可靠,能实现无级调压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气路压力和流量调节 的控制阀。
技术介绍
睡眠呼吸暂停症(Sle印Apnea Syndrome. SAS)是一种常见且日益受到重视的睡 眠呼吸障碍疾病。我国SAS患者在2000万以上.其在成人中的发病率很高,尤其是老年人 其发病率为50%左右。其1临床表现为睡眠时打鼾,反复发作的呼吸浅慢或呼吸暂停。SAS 严重影响患者和他人的睡眠质量.严重者可导致心脑肺和肾脏等重要生命器官的并发症。 对SAS的治疗可以采用持续气道正压、行为治疗、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等方法,其中持续气 道正压治疗已经成为公认的SAS治疗最为有效和安全的方法。睡眠呼吸暂停发生的关键在于上气道的狭窄或阻塞,因此治疗SAS的各种无创通 气机均基于这样一种基本原理在患者睡眠时提供适当的气道正压,撑开气道以保证呼吸 气流畅通,达到消除呼吸暂停事件的目的。该种机器的特点是将吸气相和呼气相的压力可 以分别调节,即吸气时睡眠机送出较高的预设吸气压,帮助患者将更多的气体吸入体内;呼 气时,睡眠机自动转换至预设的较低的呼气压,患者易于将肺内的气体呼出。目前呼吸阀主要采用涡轮风机将空气中的气体压入到内部腔体,再通过呼吸阀将 气流输送到软管处,再通过软管输送到病人的面罩部分,以达到对病人施加气体压力的作 用,当病人处于呼气状态时,气体从面罩中向呼吸阀的方向流动,这个时候需要对阀进行切 换,将病人端的腔体与排气口相通,将呼出的气体排向大气。现有技术中另一种呼吸阀采用 进气驱动装置、气驱动装置的结构,通过阀在几个腔体的直接切换,不能实现无级的调压过 程,吸气过程中的压力只能通过风机的速度来调节,而排气过程中的压力则通过输出口的 开度来调节,造成了呼吸相压力调节的难度;由于采用的是直接切换,中间没有过渡过程, 导致气压从高直接与低处相通,产生很大的噪音,因此需要加装消音装置,不但提高了噪 音,也增加了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噪声小、安全、可靠,能实现无级调压的 用于呼吸机气路压力和流量调节的呼吸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采用这样的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它包括阀体、阀芯、配气滑套、 电机和风机排气管,所述阀体设有输气口,所述阀芯固定安装于阀体腔内,阀芯的两端分别 设有风机排气管和回流腔,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齿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电机防震套及 电机套,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所述阀芯外侧设有配气滑套,阀芯与配气滑套之 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配气滑套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导轨,该齿条与电机齿轮相啮 合,配气滑套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和密封圈及盖,所述中空的阀芯中间设有隔板,隔板两侧的 阀芯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配气滑套的同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所述配气滑套上的配气孔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分别相对应。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由于在阀芯内设置隔板,阀芯上活动配合有配气滑套,且 配气滑套按需要能够分别与阀芯的排气孔和进气孔相对应、在配气滑套上设置传感器的结 构,当阀处于最大通气或最大回流状态时,该传感器给出定位信号,控制电路令电机在预设 定的行程范围内作往复运动。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可确保电机工作的可靠性, 当电机卡住时,传感器检测到后即报警,齿条下方设有的导轨,可阻止配气滑套在齿轮径向 力的作用下绕阀芯旋转。所有这些为有效控制气体流量和调节气压创造了条件,它是目前 用于呼吸机气路压力和流量调节的理想控制阀之一,具有噪声小、安全、可靠等特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2是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3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结构示意4是本专利技术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标号说明1.回流罩,2.霍尔传感器,3.传感器座,4.阀体,5.齿轮,6.电机套, 7.电机防震套,8.磁圈,9.电机,10.导轨,11.回流孔,12.阀芯,13.风机排气管,14.排气 孔,15.配气滑套,16.配气孔,17.密封圈,18.定位传感器,19.传感器盖,20.齿条,21.螺 钉,22.密封圈,23.回流腔,24.输气口,25.防震套,26.固定螺钉,27.隔板。具体实施例方式参照附图1,本专利技术包括阀体4、阀芯12、配气滑套15、电机9和风机排气管13,所 述阀体设有输气口 24,所述阀芯12固定安装于阀体4腔内,阀芯12的两端分别设有风机排 气管13和回流腔23,所述电机9上安装有齿轮5,其特征在于电机9上设有电机防震套7、 电机套6,用螺钉21将电机套6固定在电机防震套7外面,电机9轴上设有磁圈8及霍尔传 感器2,所述阀芯12外侧设有配气滑套15,阀芯12与配气滑套15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 配气滑套15上固接有齿条20,齿条20下方设有导轨10,该齿条20与电机齿轮5相啮合, 配气滑套15上设有定位传感器18及传感器座3和密封圈及盖22,所述中空的阀芯12中间 设有隔板27,隔板27两侧的阀芯12上分别设有排气孔14和进气孔11,配气滑套15的同 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16,所述配气滑套15上的配气孔16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 14和进气孔11分别相对应。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用防震套25、固定螺钉26将本专利技术压力控制阀固定到呼吸机上。 电机9和感应器2、18采用公知的方式接至控制器。从风机出来的压缩空气经风机排气管 13,进入阀芯排气孔11 一侧腔体,当配气滑套15上的配气孔与排气孔11连通时,压缩气体 即从配气孔16经输出口 24输送到病人端。当病人呼气时,输气口 24压力增高,电机9带动 齿轮5,拖动磁条20及整个配气套15,使配气滑套15上的配气孔16与排气孔14连通时, 压缩空气被隔板27阻滞,而输气口 24的呼出气体从配气孔16经排出口 14输送到回流腔 23。由于进气孔11和排气孔14采用了到三角或扇形,能够在配气套滑动过程中,实现配气 孔16与进气孔11和排气孔14的无极连接,达到各个腔体间调整压力流量的目的。权利要求呼吸机用的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配气滑套、电机和风机排气管,所述阀体设有输气口,所述阀芯固定安装于阀体腔内,阀芯的两端分别设有风机排气管和回流腔,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齿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电机防震套及电机套,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所述阀芯外侧设有配气滑套,阀芯与配气滑套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配气滑套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导轨,该齿条与电机齿轮相啮合,配气滑套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和密封圈及盖,所述中空的阀芯中间设有隔板,隔板两侧的阀芯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配气滑套的同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所述配气滑套上的配气孔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分别相对应。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呼吸机气路压力和流量调节的控制阀,它包括阀体、阀芯、配气滑套、电机和风机排气管,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电机防震套及电机套,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所述阀芯外侧设有配气滑套,二者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配气滑套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导轨,该齿条与电机齿轮相啮合,配气滑套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和密封圈及盖,所述中空的阀芯中间设有隔板,隔板两侧的阀芯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配气滑套的同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所述配气孔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分别相对应;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使用时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呼吸机用的压力控制阀,包括阀体、阀芯、配气滑套、电机和风机排气管,所述阀体设有输气口,所述阀芯固定安装于阀体腔内,阀芯的两端分别设有风机排气管和回流腔,所述电机上安装有齿轮,其特征在于电机上设有电机防震套及电机套,电机轴上设有磁圈及霍尔传感器,所述阀芯外侧设有配气滑套,阀芯与配气滑套之间有一定的活动间隙,配气滑套上固接有齿条,齿条下方设有导轨,该齿条与电机齿轮相啮合,配气滑套上设有定位传感器和密封圈及盖,所述中空的阀芯中间设有隔板,隔板两侧的阀芯上分别设有排气孔和进气孔,配气滑套的同一圆周上至少设有两个配气孔,所述配气滑套上的配气孔能够与阀芯上的排气孔和进气孔分别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云周罗建明陈仙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玉升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