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199572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用于实现A气体先于B气体先启,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包括下阀体,下阀体包括:A气体主动调节阀、B气体主动调节阀、从动阀以及C气体调节阀;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或从动阀均包括阀体、阀杆,阀体上均具有阀口;阀杆设置在阀体中并与阀体螺接,用于打开或封闭阀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增加一个从动阀的方式,使得在任何氧气、笑气、空气排列的状态下都能够实现氧气、笑气比例联动,及氧气先于笑气开启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技术背景目前麻醉机上将氧气、空气、笑气三路气体的流量控制集成在同一个流量计上进 行控制,出于安全和临床需要考虑,要保证氧气在任何状态下先于笑气开启,并需要将笑气 和氧气的比例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因为各个国家对各个气体控制阀在流 量计上排列的顺序要求不同,所以各流量计的控制系统各异,难以保证氧气在任何状态下 先于笑气开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流量计的控制系统,难以 保证氧气在任何状态下先于笑气开启的问题。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用于实现A气体先于B气体 先启,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包括下阀体,下阀体包括A气体主动调节阀、B气体主动调节阀、 从动阀以及C气体调节阀;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A气体主 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或从动阀均包括阀体、阀杆,阀体上均具有阀口 ;阀杆设置在 阀体中并与阀体螺接,用于打开或封闭阀口。可选地,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从动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A气 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配合的过盈量小于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过盈量。可选地,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从动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A气 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间隙配合,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过盈配合。可选地,从动阀与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从动阀和A气体主动调节阀并联;B气 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配合的过盈量小于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过盈量。可选地,从动阀与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从动阀和A气体主动调节阀并联;B气 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过盈配合,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可选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或从动阀还包括限位装置、锁钮; 阀体包括阀体嵌件;阀口设置在阀体嵌件上;锁钮通过螺纹与阀体相连,用于控制阀杆的 旋转圈数。限位装置用于实现零点限位。可选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以及从动阀的阀杆端部具 有用于密封的平台。可选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端部具有用于密封的平台, 从动阀的阀杆端部具有用于密封的单锥度锥面。可选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端部具有依次连接的大角 度锥面和小角度锥面,从动阀的阀杆具有用于密封的单锥度锥面。4可选地,流量联动控制装置,还包括可调节的流量控制阀,设置在B气体主动调节 阀与B气体进口端之间。可选地,从动阀通过传动装置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可选地,传动装置为齿轮或皮带或链条。可选地,A气体为氧气,B气体为笑气,A气体主动调节阀为氧气主动调节阀;B气 体主动调节阀为笑气主动调节阀;C气体调节阀为空气调节阀。因为流量联动控制装置采用从动阀,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 节阀联动,可以通过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形成各种气体回路控 制A气体先于B气体开启,因而克服了现有的流量计的控制系统,难以保证氧气在任何状态 下先于笑气开启的问题,进而达到了提高了调节阀的使用寿命,简化装配和调节工艺的效^ ο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从动阀和B气体主动 调节阀串联的气路原理图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从动阀和A气体主动 调节阀并联的气路原理图3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正视图,其中,从动 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图4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正视图,其中,从动 阀和A气体主动调节阀并联;图如示意性示出了 A气体主动调节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结构;图恥示意性示出了从动阀的结构;图6示意性示出了 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和阀体通过密封的平台间隙配合的局 部放大结构;图7示意性示出了 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和阀体通过密封的平台过盈配合的局 部放大结构;图8示意性示出了 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单锥度锥面阀杆和阀体配合的局部放大结 构;图9示意性示出了具有双锥面的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和阀体配合的局部放大 结构;图10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仰视结构;其中,从 动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图11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爆炸结构;其中,从 动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图12示意性示出了 A气体主动调节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爆炸结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图1至图12示意性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的各种结构及 相关部件的各种结构。如图所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用 于实现A气体先于B气体先启,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包括下阀体,下阀体包括:A气体主动调 节阀20、B气体主动调节阀40、从动阀60以及C气体调节阀40 ;从动阀60与A气体主动调 节阀20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40联动,即从动阀60跟随A气体主动调节阀20或B气体主 动调节阀40的旋动而动;A气体主动调节阀20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40或从动阀60均包 括阀体、阀杆,阀体上均具有阀口 ;阀杆设置在阀体中并与阀体螺接,用于打开或封闭阀口。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如图3或图4所示,A气体为氧气,B气体为笑气,A气体主动 调节阀20为氧气主动调节阀,其与A气体旋钮103连接;B气体主动调节阀40为笑气主动 调节阀,其与B气体旋钮101连接;C气体调节阀30为空气调节阀,其与空气旋钮连接,空 气调节阀位于氧气主动调节阀和笑气主动调节阀之间。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麻醉机流量计上氧 气和笑气流量的连动控制,当然,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具有氧气、笑气和空气的流量联动控制 装置或流量计上,也不局限于麻醉机上,其可应用于任何两种流体间的流量连动控制。因为流量联动控制装置采用从动阀,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 节阀联动,可以通过从动阀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B气体主动调节阀形成各种气体回路,例 如,从动阀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形成B气体串联气路,从动阀不打开则B气体串联气路无法 接通,或从动阀和A气体主动调节阀形成并联气路,只要从动阀打开,则A气体并联气路接 通,这样就能控制A气体先于B气体开启,因而保证氧气在任何状态下先于笑气开启。可选地,从动阀60与A气体主动调节阀20联动,从动阀60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 40串联,该实施例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具有从动阀60和B气体主动调节阀40串联的气路, A气体主动调节阀20的阀杆与阀体配合的过盈量小于从动阀60的阀杆与阀体的过盈量。 例如,如图7所示,A气体主动调节阀20的阀杆205与阀体206采用密封平台215过盈配 合,从动阀的阀杆605与阀体606可以采用密封平台过盈配合也可以采用如图8所示的单 锥度锥面过盈配合方式或图9所示的双锥面盈配合方式或其他过盈配合(从动阀60、A气 体主动调节阀20、B气体主动调节阀40阀杆与阀体的配合方式相同或类似,上述各阀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用于实现A气体先于B气体先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包括:A气体主动调节阀、B气体主动调节阀、从动阀以及C气体调节阀;所述从动阀与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从动阀均包括阀体、阀杆,所述阀体上均具有阀口;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阀体中并与所述阀体螺接,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流量联动控制装置,用于实现A气体先于B气体先启,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联 动控制装置包括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包括A气体主动调节阀、B气体主动调节阀、从动阀以及C气体调节阀; 所述从动阀与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 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或所述从动阀均包括阀体、阀杆,所述 阀体上均具有阀口;所述阀杆设置在所述阀体中并与所述阀体螺接,用于打开或封闭所述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阀与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所述从动阀和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 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配合的过盈量小于所述从动阀的所述阀杆与所 述阀体的过盈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阀与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所述从动阀和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串联, 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间隙配合,所述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 配合为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阀与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所述从动阀和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并联;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配合的过盈量小于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过盈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阀与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联动,所述从动阀和所述A气体主动调节阀并联;所述B气体主动调节阀的阀杆与阀体的配合为过盈配合,所述从动阀的阀杆与阀体的 配合为间隙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流量联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气体主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昌陈庚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谊安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