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312286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池模块和风扇。在壳体焊接有方形的风道隔架,风道隔架的左右两边平行,分别与壳体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倾斜风道一头宽一头窄,并且宽头端分别在并分别在壳体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出进风口,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本电池封装模块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所有电池模块的温度一致性好,整包寿命长。(*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电动汽车或混合动力汽车,同时对动力蓄电池封装 模块进行通风散热或加热的领域。
技术介绍
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是一种把电池按一定次序组装在一起,并对电池进行有效 管理的系统。通常的电池模块没有专门的热管理风道,不能对工作中的电池进行良好的 散热和加热,造成电池过热、或过冷寿命下降,应有的能量释放不出;或者有热管理, 但电池封装模块占用空间较大,电池热管理一致性差,从而造成整个动力蓄电池封装模 块寿命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的具有散热系统的 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解决上述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没有专门的热管理,或则有热管理 但电池的热管理效果差,电池效率低,寿命短,一致性差的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 电池模块和风扇。在所述壳体焊接有方形的风道隔架,所述风道隔架的左右两边平行, 分别与壳体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倾斜风道一头宽一头窄,并且宽 头端分别在并分别在壳体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 开出进风口,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所述风道隔架的 左右两边均留有容风横向通过的风口,所述电池模块安装在风道隔架中。本电池封装模块是根据热管理仿真,在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壳体上设计专用 的通风道,从车厢内引空调风,让电池在允许的温度下工作,提高电池效率,并延长其 寿命ο本电池封装模块结构简单,紧凑,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整个系统电池 倾斜布置,占用空间小,在电池散热时所有电池模块的温度一致性好,整包寿命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结构和风流向图。图2是本技术的内部风道布局图。图3是单个电池模块的外形和风流向图。图4是本技术的外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图2,本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包括带内部风道的壳体1、保险丝2、电 池模块3、控制集成器4、风扇5、预充电继电器6、预充电电阻7、电流霍尔8、正极继 电器9、负极继电器10等。其中电池包壳体1为矩形盒体,8个电池模块3斜向布置在电 池包壳体1内。为了保证系统内风速的一致性,在壳体1焊接有方形的风道隔架12,风 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平行,分别与壳体1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13, 倾斜风道13 —头宽一头窄,并且宽头端分别在并分别在壳体1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1 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出进风口 11,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 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5。风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均留有容风横向通过的风口 121,8个电 池模块3分两列形成长方体,安装在风道隔架12中。安装时,电池模块3通过螺丝固定,要注意保证各电池模块和两侧的风道侧板 的平行,间隙均勻。通过螺栓把两个风扇5安装到壳体1上。又依次用螺栓安装预充电 电阻7、预充电继电器6、电流霍尔8、正极继电器9、负极继电器10和保险丝2到壳体 上等。连接各动力线束和信号线线束,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和输出。安装完成后的动 力蓄电池封装模块的外形参见图4图1、图2和图3可以看出整个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风的流场是,风从壳体1的 进风口进入壳体1的内部风道,然后流经8个电池模块3,再转向流经壳体1的另外一侧 风道,最后通过两个风扇5把风抽走对电池模块进行冷却或加热。风的具体流向如图1、 图2和图3箭头所示。权利要求1.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其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 (1)内的电池模块(3)和风扇(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焊接有方形的 风道隔架(12),所述风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平行,分别与壳体(1)的左内侧壁 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13),倾斜风道(13) —头宽一头窄,并且宽头端分别 在并分别在壳体(1)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1)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 上开出进风口(11),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5);所 述风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均留有容风横向通过的风口(121),所述电池模块(3) 安装在风道隔架(12)中。专利摘要本技术请求保护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其包括壳体以及安装在壳体内的电池模块和风扇。在壳体焊接有方形的风道隔架,风道隔架的左右两边平行,分别与壳体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倾斜风道一头宽一头窄,并且宽头端分别在并分别在壳体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出进风口,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本电池封装模块结构简单,紧凑,占用空间小,可以实现非常好的散热效果,所有电池模块的温度一致性好,整包寿命长。文档编号H01M10/50GK201812904SQ20102056053公开日2011年4月27日 申请日期2010年10月14日 优先权日2010年10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孔德亮, 宁珺, 王明彦, 陈平, 陈金锐 申请人: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散热系统的动力蓄电池封装模块,其包括壳体(1),以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电池模块(3)和风扇(5);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1)焊接有方形的风道隔架(12),所述风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平行,分别与壳体(1)的左内侧壁和右内侧壁形成两个倾斜风道(13),倾斜风道(13)一头宽一头窄,并且宽头端分别在并分别在壳体(1)上下相对的两边,在壳体(1)与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出进风口(11),与另一个倾斜风道的宽头端对应的壁上开口并安装风扇(5);所述风道隔架(12)的左右两边均留有容风横向通过的风口(121),所述电池模块(3)安装在风道隔架(12)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彦孔德亮陈平宁珺陈金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上海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