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271910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传动技术领域的限滑差速器,它提供一种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半轴齿轮轴、差速器壳体,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所述内、外摩擦片间隔布置,内摩擦片与半轴齿轮轴联接,外摩擦片与差速器壳体联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出对所述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的电磁阀通断指令,从而控制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对限滑差速器进行操作,使内外摩擦片组离合,也就是使限滑差速器半轴输出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紧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限滑功能。本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传递扭矩大,适用于重型汽车,同时利用电子控制液压或气压传动技术实现能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员行车意图实时分配转矩,从而实现自动分配差速器输出扭矩的目的。(*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
的限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国内现有的摩擦片离合式差速器一般为自锁式差速器,传递扭矩较小,最大锁紧系数在0.6 0.7之间, 一般用于轿车和轻型汽车。而重型 越野车一般采用的是强制锁止式行星齿轮差速器或牙嵌式差速器,此类 差速器锁紧系数为一固定值, 一般锁紧系数为l,不能根据路面实际情 况实时分配转矩,此外此类差速器不能识别驾驶员的行车意图,不利于 行车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控摩擦片离合式限 滑差速器,该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传递扭矩大,适用于重型汽车。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重型汽车的摩 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半轴齿轮轴、差速器壳体,还包括液压或 气压操纵机构,该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包括电磁阀、液压或气压缸和蓄 能器,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或气压缸连接, 所述液压或气压缸通过液压或气压缸活塞连接压盘,该压盘通过推力滚 子轴承推动滑动压盘,所述推力滚子轴承与滑动压盘紧配合连接,所述 滑动压盘与端盖过渡配合连接,滑动压盘连接摩擦片压盘,摩擦片压盘 连接由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组成的摩擦片组,内、外摩擦片间隔布置, 所述内摩擦片与半轴齿轮连接,外摩擦片与差速器壳体连接;在所述滑 动压盘与差速器盖之间安装复位弹簧。如电磁阀解锁后,蓄能器与液压 或气压缸断开,液压或气压缸内无备压,在复位弹簧回复力的作用下, 摩擦片相互分离。作为改进,在所述差速器壳上靠近摩擦片处开有过油孔,以保证摩 擦片作用时所产生的热量能及时散出。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电磁阀连接电子控制系统,根据电子控制系 统指令而通断。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接收电子控制系统发出的指令,通 过电磁阀对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进行控制,从而使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 对限滑差速器进行操作,使内外摩擦片组离合,也就是使限滑差速器半 轴输出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紧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限滑功能。同 时,基于电子控制技术,能实现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员行车意图实时分 配转矩的功能,即能实现自动分配差速器输出扭矩的目的。本技术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的有益效果是它传递扭矩 大,适用于重型汽车。同时结合电子控制液压或气压传动技术实现了能 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员行车意图实时分配转矩,即该摩擦片式电子限滑 差速器锁紧系数在0 1间变化,从而实现自动分配差速器输出扭矩的目 的。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图1为液压或气压机构及其控制系统示意图。图2为限滑差速器安装在主减速器壳体内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的液压或气压机构及其控制系统,蓄能器4直接通过一 个二位三通电磁阀1与液压或气压缸3连接,液压或气压缸3通过液压 或气压缸活塞连接限滑差速器。蓄能器4的旁路连接具有一定压力的溢 流阀2,使蓄能器4保持一定的压力,电子控制系统的命令信号通过放 大器连接到电磁阀1,通过电子控制系统发出指令控制电磁阀1使蓄能 器4与液压或气压缸3通断,从而实现液压或气压缸活塞的运动。如图2所示为该限滑差速器安装在主减速器壳体内的结构剖面图,图中5为输出半轴总成,在主减速器端盖6内,有液压或气压缸活塞7连接压盘8,压盘8通过推力滚子轴承9推动滑动压盘10,推力滚子轴 承9与滑动压盘10紧配合连接,滑动压盘10与差速器盖12过渡配合 连接,以保证推力滚子轴承9与差速器盖12的同轴度,使推力轴承能 正常工作。滑动压盘IO连接摩擦片压盘13,摩擦片压盘13连接由内摩 擦片14和外摩擦片15组成的摩擦片组,内摩擦片14通过花键与半轴 齿轮16联接,外摩擦片15通过若干个凸耳与差速器壳体17内壁联接, 内、外摩擦片14、 15间隔布置;在滑动压盘10与差速器盖12之间安 装复位弹簧ll。当电磁阀解锁后,蓄能器与液压或气压缸断开,液压或 气压缸内无备压,在复位弹簧ll回复力的作用下,内、外摩擦片14、 15相互分离。另外,在差速器壳17上靠近摩擦片处周向布置多个过油孔18,形 成了良好的润滑油路。齿轮油在过油孔的流通保证了摩擦片的润滑、避 免了摩擦片的过热。结合图1、 2,当电子控制系统发出锁止命令后,则保持有一定压力 的蓄能器4使液压或气压缸活塞7推动压盘8,压盘8通过推力滚子轴 承9推动滑动压盘10,滑动压盘10通过摩擦片压盘13压紧摩擦片组, 形成左右两轮以不同转速转动时必须克服的摩擦力矩,液压或气压缸施 加的压力不同,产生的摩擦力矩也不同,进而实现两侧车轮输出扭矩的 动态变化。当电子控制系统发出解锁命令后,电磁阀1将蓄能器4与液 压或气压缸断开,液压或气压缸3内无备压,滑动压盘10在复位弹簧 ]l回复力的作用下,摩擦片相互分离。应该说明的是,本具体实施方式只是对本技术所做的示例性说 明而并不限定它的保护范围,本领域人员还可以对本技术做一些非 实质性的改变,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而对本专利进行的改进,都在 本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半轴齿轮轴、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该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包括电磁阀、液压或气压缸和蓄能器,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或气压缸连接,所述液压或气压缸通过液压或气压缸活塞连接压盘,该压盘通过推力滚子轴承推动滑动压盘,所述推力滚子轴承与滑动压盘紧配合连接,所述滑动压盘与端盖过渡配合连接,滑动压盘连接摩擦片压盘,摩擦片压盘连接由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组成的摩擦片组,内、外摩擦片间隔布置,所述内摩擦片与半轴齿轮连接,外摩擦片与差速器壳体连接;在所述滑动压盘与差速器盖之间安装复位弹簧。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其特征在 于,在所述差速器壳上靠近摩擦片处开有过油孔。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汽车传动
的限滑差速器,它提供一种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半轴齿轮轴、差速器壳体,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所述内、外摩擦片间隔布置,内摩擦片与半轴齿轮轴联接,外摩擦片与差速器壳体联接。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发出对所述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的电磁阀通断指令,从而控制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对限滑差速器进行操作,使内外摩擦片组离合,也就是使限滑差速器半轴输出齿轮与差速器壳体之间锁紧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实现限滑功能。本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传递扭矩大,适用于重型汽车,同时利用电子控制液压或气压传动技术实现能根据路面状况和驾驶员行车意图实时分配转矩,从而实现自动分配差速器输出扭矩的目的。文档编号F16H48/22GK201281119SQ200820068749公开日2009年7月29日 申请日期2008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08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严欣贤, 周跃良, 红 李, 王新郧, 郑建辉 申请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擦片离合式限滑差速器,包括半轴齿轮轴、差速器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该液压或气压操纵机构包括电磁阀、液压或气压缸和蓄能器,所述电磁阀连接所述蓄能器,所述蓄能器与液压或气压缸连接,所述液压或气压缸通过液压或气压缸活塞连接压盘,该压盘通过推力滚子轴承推动滑动压盘,所述推力滚子轴承与滑动压盘紧配合连接,所述滑动压盘与端盖过渡配合连接,滑动压盘连接摩擦片压盘,摩擦片压盘连接由内摩擦片和外摩擦片组成的摩擦片组,内、外摩擦片间隔布置,所述内摩擦片与半轴齿轮连接,外摩擦片与差速器壳体连接;在所述滑动压盘与差速器盖之间安装复位弹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建辉李红严欣贤王新郧周跃良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