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5266518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它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所述连接杆和球头通过弧形拉杆连接,所述球头上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所述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所述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所述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所述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拉杆球头的通孔与汽车转向系统的其它部件的连接更为牢固。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上孔开口方向一致的凹槽。所述弧形杆的弧度在靠近球头的一端。所述球头和弧形杆的连接处为凹进结构。此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传动过程中的传动效果较好,连接牢固。(*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部件,尤其是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控 制系统的拉杆球头。
技术介绍
汽车行驶时,由汽车转向控制系统来控制汽车的行驶方向。拉杆球头是汽车转 向控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传动部件,在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 用。它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球头上设有通孔,所述的连接杆和球头相连接。中国专利 ZL97210850. 5公开了现有的拉杆球头的结构,而这类拉杆球头在汽车转向控制系统中使用 时,由于结构与该系统的匹配性较差,在使用过程中常出现如下缺陷1、传动过程中拉杆球头传动力不均,传动效果较差,传动力矩较大时不能有效满 足需求。从而在传动过程中摩擦系数较大,磨损严重,影响使用寿命,导致部件的更换频率 较高,成本上涨。2、现有拉杆球头的通孔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其它部件连接不牢固,不能有效满 足连接强度的要求,甚至导致拉杆球头在传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综上所述,现有拉杆球头不能有效满足人们对汽车转向控制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传送效果好、连接牢 固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它 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所述连接杆和球头通过弧形拉杆连接,所述球头上设有圆形的通 孔,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所述 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所述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所述上孔 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所述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 拉杆球头的通孔与汽车转向系统的其它部件的连接更为牢固。作为优选,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上孔开口方向一致的凹槽。作为优选,所述弧形杆的弧度在靠近球头的一端。作为优选,所述球头和弧形杆的连接处为凹进结构。本技术得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 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拉杆球头的通孔与汽车转向系统的其它部件 的连接更为牢固,减少了拉杆球头在传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且拉杆球头在传动过程 中传动力均勻,传动效果较好,传动力矩较大时也能有效地满足需求。拉杆球头的摩擦系数 较小,磨损变小,因此使用寿命增加,降低了成本。CN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1的俯视图图2是实施例1的仰视图图3是图2中A-A剖视图图4是实施例2的侧视图图中球头1、连接杆2、弧形杆3、通孔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1如图1、2、3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1,它主 要包括连接杆2和球头1,连接杆2和球头1通过弧形拉杆连接,球头1上设有圆形的通孔 4,通孔4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中孔的纵截面 是矩形,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 径相同,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拉杆球头1的通孔4与汽车 转向系统的其它部件的链接更为牢固。连接杆2上设有与上孔开口方向一致的凹槽5,弧形 杆3的弧度在靠近球头1的一端。本技术得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1,所述通孔4是由上孔、中 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拉杆球头1的通孔4与汽车转向系统的其它 部件的链接更为牢固,减少了拉杆球头1在传动过程中出现脱落的现象。且拉杆球头1在 传动过程中传动力均勻,传动效果较好,传动力矩较大时也能有效地满足需求。拉杆球头1 的摩擦系数较小,磨损变小,因此使用寿命增加,降低了成本。实施例2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1,它主要包括 连接杆2和球头1,连接杆2和球头1通过弧形拉杆连接,球头1上设有圆形的通孔4,通孔 4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 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 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球头1和弧形杆3的连接处为凹进结构,其他如实施例 1。实施例所描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1由于高度尺寸公差要求非 常严格,并要求产品高度的一致性,传统工艺采用加热、空气锤拔长杆部、弯型、锻造等步 骤。而本实施例采用加热、在轧延机上拔长杆部、弯型、锻造新工艺,与传统锻造工艺相比减 少金属材料消耗10 %,并能提高生产效率5%。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它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其特征是所述 连接杆和球头通过弧形拉杆连接,所述球头上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和 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所述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所述下孔 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所述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 所述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上 设有与所述上孔开口方向一致的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其特征是所述弧形 杆的弧度在靠近球头的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其特征是所述球头和弧 形杆的连接处为凹进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所公开的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它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所述连接杆和球头通过弧形拉杆连接,所述球头上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所述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所述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所述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所述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采用这样的结构,使拉杆球头的通孔与汽车转向系统的其它部件的连接更为牢固。所述连接杆上设有与所述上孔开口方向一致的凹槽。所述弧形杆的弧度在靠近球头的一端。所述球头和弧形杆的连接处为凹进结构。此技术在传动过程中的传动效果较好,连接牢固。文档编号B62D7/20GK201818643SQ20102054561公开日2011年5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10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瑞龙 申请人:浙江龙虎锻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汽车转向控制系统的拉杆球头,它主要包括连接杆和球头,其特征是所述连接杆和球头通过弧形拉杆连接,所述球头上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是由上孔、中孔和下孔构成的三层结构,所述上孔的纵截面是倒置梯形,所述中孔的纵截面是矩形,所述下孔的纵截面是梯形,中孔和下孔的连接处为弧形面,所述上孔的下底面孔径与中孔孔径相同,所述下孔的上底面孔径大于中孔孔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龙虎锻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