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5262161 阅读:2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以农林废弃物炭化后的粉末状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磺酸基与催化剂载体通过共价键结合;是在还原条件下,使苯磺酸重氮盐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发生重氮盐还原反应,得到磺酸基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共价结合的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所述的粉末状活性炭的粒径为0.3~5mm,比表面积为300~2000m2/g。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易得且价格低廉的农林废弃物如废弃木材、秸秆、稻壳、果壳等原料炭化后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克服了传统固体酸催化剂价格偏高的缺点、实现了农林废物的高值化利用,而且所得的固体酸催化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固体酸催化剂
,涉及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及其制备 方法。
技术介绍
液体酸催化剂如硫酸、磷酸和对甲苯磺酸广泛应用于催化酯化、水解、烷基化、水 合以及贝克曼重排等有机反应,其酸性强、催化活性高、且价格低廉。然而,液体酸的许多缺 点也限制了其应用,如催化剂与反应体系不易分离,提高了能耗和后处理难度;液体酸易造 成设备腐蚀,难以回收再利用,排放后产生大量污水易造成环境污染等。固体酸催化剂在很多方面具有均相催化剂所不具备的优势,如固体酸催化剂便于 分离,可回收再利用,不会有洗涤废液的排放,便于实现连续化生产等。在当今大力提倡绿 色化学和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固体酸催化剂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但是,现有的固体催化剂成本较高,制备工艺复杂,反应温度高,催化剂容易失活。 自从2004年以来,Hara等提出炭基固体酸的概念(Hara M, et al. Angew Chem Iht Ed, 2004,43 2955 ;Toda M, et al. Nature, 2005,438 :178.),由含碳有机物经炭化和磺化处理 制备炭基磺酸催化剂的研究逐渐兴起。国内也有一些专利公开了由不同原料和不同方法制 备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申请号:200610036699. 2,200780008436. 3,200710044614. X)。炭 基固体酸材料具有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酸性强、成本低廉等优点,但是其比表面积普 遍偏低(Okamura M, et al. Chem Mater, 2006,18 :3039 ;Mo X,et al. J Catal,2008,254 332.),从而严重影响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能力,在涉及到大分子参与的反应时催化效 果较差(Kitano M, et al. Catal Lett, 2009,131 :242)。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该 催化剂是以农林废弃物炭化后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以磺酸基作为酸中心,是一种高 比表面积且价格低廉的固体酸催化剂。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种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以农林废弃物炭化后的粉末状活性炭作为催 化剂载体,磺酸基与催化剂载体通过共价键结合。所述的粉末状活性炭的粒径为0. 3 5mm,比表面积为300 2000m2/g。所述的农林废弃物是废弃木材、秸秆、稻壳、果壳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炭化是在300 900°C下炭化1 6h。一种利用农林废弃物制备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农林废弃物粉碎后在包含质量分数为40 60% ZnCl2的稀盐酸中浸泡8 Mh,经过滤、干燥后在氮气保护下于300 900°C下炭化1 6h,冷却后研碎得到炭化粉 末;然后将炭化粉末在稀盐酸中加热煮沸1 2h,过滤,再将炭化粉末用水充分洗涤,干燥得到活性炭催化剂载体;2)在还原条件下,使苯磺酸重氮盐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发生重氮盐还原反应,得 到磺酸基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共价结合的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所述的苯磺酸重氮盐的制备为在酸性条件下,将氨基苯磺酸和可溶性亚硝酸盐按摩尔比为1 0. 6 1. 5混合, 在0 5°C下反应30 90min,得到白色沉淀,过滤、水洗、干燥后得到苯磺酸重氮盐。所述的酸性条件是将氨基苯磺酸溶解于盐酸、硫酸或硼氟酸;可溶性亚硝酸盐为 亚硝酸钠或亚硝酸钾。所述的苯磺酸重氮盐与活性炭催化剂载体发生重氮盐还原反应为将一定量活性炭催化剂载体与其质量20 50倍的无水乙醇、20 50倍的去离 子水、50 100倍的质量分数为40 50%的次磷酸和5 10倍的苯磺酸重氮盐充分混合 后,于0 5°C反应30 120min ;反应完成后,将所得的固体物分别用蒸馏水和丙酮洗涤, 然后在100 120°C下干燥8 12h,得到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采用易得且价格低廉的农林废弃物如废弃木材、秸秆、稻壳、果壳等原料 炭化后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所得到的活性炭其比表面积为300 2000m2/g,克服了传 统固体酸催化剂价格偏高的缺点、实现了农林废物的高值化利用,而且所得的固体酸催化 剂具有高的比表面积。2、本专利技术通过精确控制炭化活化温度、稀盐酸的浸泡和清洗及其他反应条件,可 以较好地控制催化剂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质如比表面积、孔径分布、亲疏水性和表面官能团 等,使不同催化剂可以适应不同的反应物体系和反应类型,实现炭基催化剂的系列化生产 和应用。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炭基固体酸催化剂以炭化后的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磺酸基作 为酸中心与酸中心之间以共价键结合,所形成的催化剂的机械强度高、热稳定性好、酸性 强、催化效率高,同时具有高比表面积、可多次重复利用、成本低廉及绿色环保等优点。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和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 细说明,所述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而不是限定。实施例1 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20g松木粉浸渍在含40% (质量分数)ZnCl2的IOOmL盐酸中在室温下浸泡 反应12h,过滤、干燥后将沉淀在氮气保护下于管式炉中升温至300°C,炭化3h,冷却后将其 取出研碎得到黑色的固体粉末,粒径为0. 3 5mm,比表面积为300 800m2/g ;然后将其放入IOOmL lmol/L的HCl溶液中加热煮沸lh,过滤,将固体粉末再用热 蒸馏水(> 80°C )充分洗涤,直到冲洗液检测不到Cl—1,最后在105°C下干燥12h,得到活性 炭材料。2)在三颈瓶中加入0. 075mol对氨基苯磺酸和187mL浓度为lmol/L的盐酸,电磁 搅拌混勻;在冰水浴条件下将反应体系温度控制在0 5°C,用分液漏斗向三颈瓶中缓慢加入82mL浓度为lmol/L的亚硝酸钠溶液,搅拌反应90min,得到白色沉淀,即为苯磺酸重氮 盐,将所得苯磺酸重氮盐水洗、过滤、干燥。3)称取2. Og活性炭放入三颈瓶中,加入IOOmL无水乙醇、IOOmL蒸馏水,以及 400mL质量分数50%的次磷酸和12. 8g苯磺酸重氮盐,0 5°C反应60min。反应完成后,将 所得的固体物分别用蒸馏水和丙酮洗涤,然后在烘箱中105°C下干燥12h,得到高比表面积 炭基固体酸催化剂。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催化效果检测在圆底烧瓶中加入0. Imol的乙酸、Imol的无水乙醇、0. 2g的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 酸催化剂,于85°C下反应10h,反应完成后检测乙酸的转化率为92%。实施例2 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将30g松木粉浸泡在含60% ZnCl2的120mL lmol/L的HCl溶液在室温下反应 他,过滤,过滤、干燥后将沉淀在氮气保护下于管式炉中升温至600°C,炭化池,冷却后将其 取出研碎得到黑色的固体粉末,粒径为0. 3 3mm,比表面积为1000 2000m2/g ;然后将其放入IOOmL lmol/L的HCl溶液中加热煮沸2h,过滤,将固体粉末再用热 蒸馏水(85°C )充分洗涤,直到冲洗液检测不到Cl—1,最后在120°C下干燥12h,得到活性炭 材料。2)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比表面积炭基固体酸催化剂,其特征在于,以农林废弃物炭化后的粉末状活性炭作为催化剂载体,磺酸基与催化剂载体通过共价键结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海龙黄苗张文娟刘小燕张增强高锦明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