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禄财专利>正文

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56780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可折叠中棒(1)、开收伞控制装置和防收伞回弹装置(4)、一控制伞开合的主绳索(31);该主绳索(31)下端固定在扣头(32)上,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4)包括一拉索(41),该拉索下端固定且收卷于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4);在所述扣头(3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主绳索(31)的固定孔(323)和让所述拉索(41)能自由穿越的竖直通孔(324),所述固定孔(323)与所述竖直通孔(324)呈基本平行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开收伞能有效避免拉索在扣头上的固定端被磨损,以承受更强的拉力;并且能减少所述拉索(41)与扣头竖直通孔(324)孔壁之间的摩擦力,明显增加自动开收伞的可靠度。(*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
本技术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尤其涉及自动开收伞的开收伞控制装置的结构 改进。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自动开收伞在伞把内部安装有开收伞控制装置,只需按压伞把上的 按钮即可实现自动开伞和自动收折伞面的动作,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因而广受欢迎。如公告 号为C拟827075Y的中国技术专利就公开了一种“多折伞的自动开、收装置”,其结构如 图1所示,当伞处于收折状态,按压伞把2上的按钮21时,按钮21推动后部的凸块211抵 抗压缩弹簧M的推力后移脱离中棒外管11上的缺口,伞中棒1被释放并在开伞弹簧201 的作用下逐渐伸展,并通过一端固定在伞把2内子弹头202处的拉线203拉住下巢使之维 持在开伞状态,同时,在中棒外管11上移后,原来被外管11压住的活动套204在压缩弹簧 205的推力下向上移动至与按钮21对应的位置;因而当再次按压按钮21时,按钮21通过 活动套204向内推动一杠杆装置206上端使该杠杆装置206下端外翘,所述子弹头202即 被释放,下巢失去支撑,伞面就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自动收折,此时中棒1不会自动折叠, 需要人手向下压中棒1才会折叠起来,但如果在折叠的过程中动作不连续或不不小心松开 手时,中棒1又会在开伞弹簧201的作用下突然向上反弹,这样很容易发生伤人的事故。为了防止上述情况发生,公告号为CN201499743U的中国技术专利中公开了 一种“自动开收伞安全结构”,其结构如图2所示,这种自动开收伞在伞把2内设置有一安全 结构,该安全结构包括转轴91、固定在该转轴91上的只能单身转动的棘轮92和发条93、 防止棘轮92反转的定位块94和拉线99,如图2和图3所示。控制伞开合的主拉线95的 一端固定在扣头96上,另一端绕经上、下巢上设置的滑轮组后固定于上巢。安全结构的拉 索99上端固定于上巢,下端穿过中棒内腔固定绕在所述转轴91上。利用棘轮92的单向转 动性在压缩中棒时拉住拉线95,使中棒不会反弹而发生伤人事故。但是这种自动开收伞存 在如下缺点主拉线95的一端是穿过扣头96侧壁上开设的通孔98并打结固定的。由于拉 线95的绳结97外露,在开、收伞的过程中,扣头96会在中棒内腔上下移动,从而该绳结97 会与中棒内壁摩擦,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绳结97会被磨坏。另一方面,主拉线95在从扣头 96侧壁通孔穿过时需要转一个角度,这样主拉线95能承受的拉力就降低了,而且扣头96在 开收伞过程中容易走偏,使得安全结构的拉索99与扣头96摩擦力增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拉索不容易被磨坏且能承受的拉力较 大的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具有防收伞回 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总成,内设有开伞弹簧的可折叠中棒, 固设在所述可折叠中棒上端的上巢和滑动套接在所述可折叠中棒的下巢,设置在中棒和伞3把内的开收伞控制装置和防收伞回弹装置,一控制伞开合的主绳索;该主绳索的上端固定 在所述上巢位置的上滑轮座,然后缠绕于分别固设在所述上巢和下巢的滑轮组,其下端固 定在扣头上;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包括一拉索,该拉索的上端与所述可折叠中棒的外管或 上滑轮座固定连接,其下端固定且收卷于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的;其中所述扣头的长度 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主绳索的固定孔和让所述拉索能自由穿越的竖直通孔,所述固定 孔与所述竖直通孔呈基本平行的设置。所述扣头包括金属外壳和固接在所述金属外壳内的塑料内塞,所述竖直通孔设置 在该塑料内塞上,该塑料内塞侧壁开设一竖直槽,所述竖直槽与所述金属外壳的内壁围成 能夹持固定所述主绳索的固定孔。所述金属外壳的直径上下两头大,中间小,所述塑料内塞设置在所述金属外壳下 段直径较大的内腔中。所述主绳索的下端打一绳结,该绳结卡置在所述固定孔的下部。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包括设置在伞把内所述扣头下方的拉索收纳转轴、固定在 该拉索收纳转轴上的发条和棘轮、用于限制所述棘轮反转的卡制单元;所述拉索一端绕在 所述拉索收纳转轴上,上紧的发条产生一个驱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转动以卷绕拉索的力。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其用于控制 伞开合的主绳索是穿过扣头上开设的垂直固定孔后固定的,因此,在开收伞的过程中,扣头 在中棒内腔上下移动时不会磨擦到绳结,从而可大大增加主绳索工作的可靠性和使用寿 命,并且主绳索在固定部位没有转折角度,或者转折角度很小,能承受的拉力较大;并且由 于所述固定主绳索的固定孔与让所述拉索能自由穿越的竖直通孔呈基本平行的设置,因此 在伞的开合过程中能防止扣头走偏,从而减少所述拉索与扣头竖直通孔孔壁之间的摩擦 力。附图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图1为现有的第C拟827075Y号专利中的自动开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的第CN201499743U自动开收伞安全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自动开收装置的扣头96与主拉线95连接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的扣头32与主绳索31和拉索41的连接结构实施 例一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中的扣头32的竖向剖面图。图7为实施例一中的扣头32的俯视图。图8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的扣头32与主绳索31和拉索31的连接结构实施 例二的示意图。图9为所述内塞322的立体图。图10为所述内塞322的俯视图。图11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收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自动开收伞在开伞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4、图11和图12所示,本技术的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 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总成6、内设有开伞弹簧35的可折叠中棒1、固设在所述可折叠中棒 1上端的上巢51、滑动套接在所述可折叠中棒1的下巢52、连接中棒1下端的伞把2、设置 在中棒丨和伞把2内的开收伞控制装置和防收伞回弹装置4。所述开收伞控制装置包括主绳索31、扣头32、控制伞开合的按钮21、用于锁定或 释放所述扣头32的卡锁件34、开伞弹簧35等,所述主绳索3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巢51位 置的上滑轮座,然后缠绕于分别固设在所述上巢51和下巢52的滑轮组,其下端固定在扣头 32上。在收伞状态下,如图11所示,所述扣头32被卡锁件34卡住固定在伞把2内腔;而 在开伞状态下,如图12所示,所述扣头32被释放并上移至中棒1的内腔中。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4包括一拉索41、设置在伞把2内扣头32下方的拉索收纳 转轴、固定在该拉索收纳转轴上的发条和棘轮、用于限制所述棘轮反转的卡制单元;所述拉 索4下端固定并卷绕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上,上紧的发条产生一个驱动所述拉索收纳转轴 转动以卷绕拉索41的力。在压缩中棒1时,所述棘轮被卡制单元限制只能单向转动从而 通过拉索41保持拉紧上巢或中棒顶部,防止不小心松开手时中棒1会反弹。上述开收伞控制装置和防收伞回弹装置为现有技术,其工作原理本专利不再赘 述。本技术有别于现有技术的关键之处是对扣头32的形状结构的改进,以及所述主绳 索31、拉索41与扣头32之间的连接关系。本技术有以下实施方式。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收伞回弹装置的自动开收伞,包括:设置有收伞弹簧的伞骨总成(6),内设有开伞弹簧的可折叠中棒(1),固设在所述可折叠中棒(1)上端的上巢(51)和滑动套接在所述可折叠中棒(1)的下巢(52),设置在中棒(1)和伞把(2)内的开收伞控制装置和防收伞回弹装置(4),一控制伞开合的主绳索(31);该主绳索(31)的上端固定在所述上巢(51)位置的上滑轮座,然后缠绕于分别固设在所述上巢(51)和下巢(52)的滑轮组,其下端固定在扣头(32)上;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4)包括一拉索(41),该拉索(41)的上端与所述可折叠中棒(1)的外管或与外管固接的上滑轮座固定连接,其下端固定且收卷于所述防收伞回弹装置(4);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扣头(3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主绳索(31)的固定孔(323)和让所述拉索(41)能自由穿越的竖直通孔(324),所述固定孔(323)与所述竖直通孔(324)呈基本平行的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
申请(专利权)人:黄禄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