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禄财专利>正文

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95896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包括:中棒(1)、伞把(2)、分别设在所述伞把(2)表面和内腔中的收伞按钮(21)和卡锁装置(5)、上部突伸出伞把(2)外的套管(6)和支撑该套管(6)的压缩弹簧(7);所述卡锁装置(5)包括一勾片(51)、复位弹性件(52)和定位件(53);通过按压收伞按钮(21)可作用于所述勾片(51)而实现收伞动作;当人的手指搭在套管(6)上使之向下移动时,该套管(6)下部插入所述勾片(51)与中棒(1)之间的空隙,从而无法收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自动收多折伞可防止收伞时使用者的手指放在伞把上方而被夹伤,还可防止收伞按钮被误认为开伞按钮使用,适用于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使用的伞具,尤其涉及一种可自动收折伞面和中棒的多折伞。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可同时收折伞面及中棒的自动收多折伞通常是在伞的上巢与下巢之间的中棒外部套接一压縮弹簧来提供收縮中棒的动力,使用者只需用一只手便可完成收伞动作,在收伞的同时可以腾出一只手来拎东西或做事,另外对雨天上车的人也很方便。然而这种结构也还存在缺点首先,所述压縮弹簧推动下巢向下时,其伞面和中棒是同时完成收折的,当伞面布满雨水时,这种伞面和中棒同 时完成收折的收伞方式会使水泼溅到使用者身上;另一方面,伞中棒外套有压縮弹簧会增大收伞的直径和体积。 为此,本申请人在申请号为200820178807.4的中国技术专利中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其中棒内腔中设有拉线和提供中棒折叠动力的拉簧,伞骨上设有提供伞面收折动力的收伞弹簧,伞把内设有与拉线下端连接的定位件以及该定位件的卡锁装置和释放装置,在该定位件被锁定时,上推下巢即可开伞,而按压收伞按钮以释放定位件时,其伞面和伞中棒则是依次收折的,且不会增大收伞体积。但在按压收伞按钮收伞时,如果使用者不注意将手指放在中棒上,则会发生被下巢夹手的现象;或者,使用者容易将收伞按钮误认为开伞按钮,在推动下巢开伞时,另一手指会习惯性地按压收伞按钮,这样伞面在张开后又会自动收折下来,容易发生意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防止下巢夹手、且不容易将收伞按钮误认为开伞按钮的自动收多折伞。 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采用如下的技术措施来实现,设计一种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包括中棒、套接在所述中棒的上巢和下巢、固定在中棒的底部的伞把、设在所述伞把表面的收伞按钮、以及安装在所述伞把内腔中的卡锁装置;所述卡锁装置包括一勾片、复位弹性件和定位件;所述勾片中部铰接于伞把上,其铰接部上方为按压部,其铰接部下方为卡锁部;所述定位件侧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锁部卡入的凹位,所述复位弹性件抵撑于所述卡锁部使其卡入所述定位件的凹位内;所述收伞按钮与所述勾片按压部的位置对应,通过按压收伞按钮作用于所述按压部使之向内移动,所述卡锁部向外翘脱离定位件的凹位从而实现收伞动作; 还包括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外的套管以及向上推抵该套管的压縮弹簧;在正常状态下,所述套管下部位于所述伞把的内腔中,其上部突伸出所述伞把外;当所述套管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向下移动,所述套管下部插入所述勾片按压部与中棒之间的空隙,使所述按压部不能向内移动,从而无法收伞,这样便可防止使用者的手指因放在伞把顶部时被收下来的下巢夹伤。 所述套管和压縮弹簧之间还夹置有一活动套,该活动套套在所述中棒和按压部外;所述收伞按钮通过所述活动套作用于所述按压部,所述压縮弹簧通过该活动套向上作用于所述套管。该活动套除了可限制所述按压部过度外翘,还可增大按压部向内移动的空间,使之不受压縮弹簧的影响。 所述套管的内壁上开设有竖向的导向槽,该导向槽的底部封闭,所述中棒侧壁上设有一凸点,该凸点落入所述导向槽内。此结构可限定套管及活动套上移的最高位置,防止其过度上移。 所述套管的外径大于所述下巢的内径,在收伞状态,所述下巢向下推动所述套管使其下部插入所述按压部与中棒之间的空隙内使得该按压部无法被按压,从而可防止使用者将收伞按钮误认为开伞按钮按压。 所述定位件侧壁上的凹位设有多个并沿竖向排列,能减小定位件的活动空间,防止雨伞产生松散的感觉。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在中棒外还套有一上部突伸出伞把的套管,当使用者的手指放在伞把上方的位置时,会对该套管施加一向下的作用力,使得该套管下移并插入至勾片按压部与中棒之间的空隙,收伞按钮无法按压下去,从而无法开伞,能防止收伞时快速下移的下巢夹伤手指;此外,当处于收伞状态时,下巢也会将该套管下推至插入至勾片按压部与中棒之间的空隙,此时同样无法按压收伞按钮,这样使用者就不容易将该收伞按钮误认为是开伞按钮。附图说明附图的图面说明如下 图1为现有的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在开伞状态下其拉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的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在开伞状态下其拉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在开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在收伞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在开伞状态下所述伞把2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所述套管6的竖向剖面图; 图7为所述套管6的水平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技术的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是对申请人现有的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的改进,如图1和图2所示,以三折伞为例,该现有的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包括中棒1、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上巢31和下巢32、固定在中棒1的底部的伞把2、设在所述伞把2表面的收伞按钮21、以及安装在所述伞把2内腔中的卡锁装置5。所述卡锁装置5又包括一勾片51、复位弹性件52和定位件53,所述勾片51中部铰接于伞把2上,其铰接部上方为按压部511,其铰接部下方为卡锁部512,所述收伞按钮21与所述按压部511的位置对应。所述中棒1包括由外至内依次套接的外管11、中管12和内管13,其管腔内设有拉线91和拉簧92 ;其中,所述拉线91上段为软性拉线911,下段为刚性拉线912,如钢丝,所述软性拉线911绕经上巢31的滑轮座311上设置的上滑轮94和下巢32内设置的下滑轮95后固定在上巢31上,所述刚性拉线912连接所述定位件53 ;所述拉簧92上部固定在上巢31的滑轮座311上,其下部固定在伞把2内部固设的一内塞54上,由此提供中棒1收縮的动力。所述定位件53安装在内塞54内腔中,其侧壁上设有凹位531,所述复位弹性件52向内抵撑于所述卡锁部512使其卡入所述定位件53的凹位531内,由此将该定位件53固定。 当向上推动所述下巢32开伞时,所述拉线91下端的定位件53被所述卡锁部512固定不能移动,随着所述上巢31和下巢32之间的距离拉近,所述拉线91的大部分进入中棒1内腔,所述中棒1的各管件逐渐展开,最后,拉线91上端通过所述下滑轮95拉住所述下巢32使之不能下滑以维持在开伞状态;当收伞时,通过按压所述收伞按钮21作用于所述按压部511使之向内移动,所述卡锁部512向外翘脱离定位件53的凹位531,所述定位件53即被释放,所述下巢32失去所述拉线91的拉力下滑并作用于中棒侧壁上突出的弹弓或弹珠15使之内收,伞面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收折,所述中棒1则在所述拉簧92的作用下依次收折,所述上巢31内的滑轮座311底部通过所述拉线91下段的刚性拉线912向下推动所述定位件53返回所述内塞54内腔并被所述卡锁装置固定。 为了防止收伞时,使用者不慎放在伞把2上方的手指被快速下移的下巢32夹伤,本技术在上述现有的具有自动收伞功能的多折伞的基础上作出改进,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伞把2内还包括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外的套管6、压縮弹簧7、以及夹置于所述套管6和压縮弹簧7之间的活动套8。所述活动套8套在所述中棒1和按压部511外可防止按压部511过度外翘,所述压縮弹簧7通过所述活动套8对套管6施加一上推力,使得在正常状态下,所述套管6上部突伸出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具有防夹手功能的自动收多折伞,包括:中棒(1)、套接在所述中棒(1)的上巢(31)和下巢(32)、固定在中棒(1)的底部的伞把(2)、设在所述伞把(2)表面的收伞按钮(21)、以及安装在所述伞把(2)内腔中的卡锁装置(5);所述卡锁装置(5)包括一勾片(51)、复位弹性件(52)和定位件(53);所述勾片(51)中部铰接于伞把(2)上,其铰接部上方为按压部(511),其铰接部下方为卡锁部(512);所述定位件(53)侧壁上设有可供所述卡锁部(512)卡入的凹位(531),所述复位弹性件(52)抵撑于所述卡锁部(512)使其卡入所述定位件(53)的凹位(531)内;所述收伞按钮(21)与所述勾片(51)按压部(511)的位置对应,通过按压收伞按钮(21)作用于所述按压部(511)使之向内移动,所述卡锁部(512)向外翘脱离定位件(53)的凹位(531)从而实现收伞动作;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滑动套接在所述中棒(1)外的套管(6)以及向上推抵该套管(6)的压缩弹簧(7);在正常状态下,所述套管(6)下部位于所述伞把(2)的内腔中,其上部突伸出所述伞把(2)外;当所述套管(6)受到向下的作用力时向下移动,所述套管(6)下部插入所述勾片(51)按压部(511)与中棒(1)之间的空隙,使所述按压部(511)不能向内移动,从而无法收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禄财
申请(专利权)人:黄禄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