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元庆专利>正文

运载装置、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5228060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运载装置及使用这种运载装置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运载装置包括有固定撬道和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在整个固定撬道上间隔排布有滚轮,滚轮由电机驱动旋转,轨撬座落在滚轮上并由滚轮驱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上述的运载装置,固定撬道至少有两幅,其中一幅为辅助撬道,其余为恒定运行撬道,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停靠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或停靠,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始终移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可连续运行的运载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系统及方法中设施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运能大、运行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客货运输的运载装置及使用这种运载装置的城市公共交 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无论是普通道路交通还是城市轨道交通,均存在以下 问题1、交通工具需要逐站停靠,既影响交通工具的运行速度,并且每次停靠都不必要地耽 误了未下车乘客的时间,在普通道路交通中也会加剧的道路的拥堵;2、传统上供乘客乘坐 的交通工具(公共汽车、地铁等)均利用交通工具的自身动力驱动其行走,使得交通工具的 造价昂贵、运行和维护的成本高。另外,对于现有的陆上货物运输,传统上采用铁路、公路车辆运输,其存在是着运 能小、连续性差、交通工具制造成本和运行可靠性差、易造成道路拥堵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成本低、 可连续运行的运载装置及使用这种运载装置的设施结构简单、运行和维护成本低、运能大、 运行效率高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及其运行方法。本专利技术的运载装置包括有固定的固定撬道和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在整个固 定撬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有多个滚轮,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撬道上并由电机 驱动旋转,所述轨撬座落在滚轮上并由滚轮驱动。所述轨撬底部设置有短轨,轨撬通过短轨座落在滚轮上,轨撬两侧设置有方向锁 定滚轮,轨撬通过方向锁定滚轮与撬道上的定位导向面接触,对轨撬侧向定位并导向。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有上述的运载装置,所述的固定撬道至少有两 幅,固定撬道中有一幅为辅助撬道,其余的固定撬道为恒定运行撬道,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 有多个停靠站;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并在到达停靠站 时停靠一段时间,而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始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所述恒定运行撬道具有相邻的多幅,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幅恒定运行撬道上的 轨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本专利技术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方法是a.在上述系统基础上进行正常运行,在正常运行中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始终保持移 动,而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时有一段时间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 度为零;b.在正常运行中,不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始终停留在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 撬中;而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如果其不在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则在辅助撬道 上的轨撬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内由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 换乘到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当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到达停靠站并停止时,需要下车的乘客离开轨撬,需要登乘的乘客登上轨撬,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再重新启动直到其再次达到与恒 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如此循环运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体现在1、对于本专利技术的运载装置,由于轨撬本身无动力,因而可 大大简化其结构、降低成本,同时可减小重量,降低运行能耗;作为货物运输工具时,其可连 续运行,大大提高了运力,缓解了道路拥堵;2、本专利技术的公共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设置了 并行的恒定运行撬道和辅助撬道,乘客可在设定的停靠站登乘或离开轨撬,而其他乘客无 须停顿,依旧连续快速前进,交通的效率大幅度提高;3、本专利技术的撬道可以构成立体交会、 首尾衔接的循环路网,轨撬则可以昼夜连续运行,系统的运能巨大;4、本专利技术的装置无人驾 驶,也无需燃油或燃气动力,无废气污染,噪声低,交通事故发生的几率也大幅降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中固定撬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中固定撬道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3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中固定撬道与轨撬配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实施例中包括有并行的三幅固定撬道1, 每一幅固定撬道上设置有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2 (如图3);在整个固定撬道的长度方 向上间隔排布有多个滚轮3,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撬道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轨撬2座 落在滚轮3上并由滚轮驱动;轨撬2底部设置有短轨21,轨撬通过短轨座落在滚轮3上,轨 撬两侧设置有方向锁定滚轮22,轨撬通过方向锁定滚轮与撬道上的定位导向面13接触,对 轨撬侧向定位并导向。如图1所示,固定撬道1中最内侧的一幅为辅助撬道11,外侧的两幅 固定撬道为恒定运行撬道12,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有多个停靠站4 ;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 助撬道11上的轨撬2在停靠站4之间移动并在到达停靠站时停靠一段时间,而恒定运行撬 道12上的轨撬2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始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并且两幅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 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上述系统的运行方法是a.在正常运行中恒定运行撬道12上的轨撬2始终保持移动,而辅助撬道11上的轨撬 2在停靠站之间移动时有一段时间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b.在正常运行中,不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始终停留在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 撬中;而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如果其不在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则在辅助撬道 上的轨撬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内由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 换乘到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当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到达停靠站并停止时,需要下车的乘客 离开轨撬,需要登乘的乘客登上轨撬,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再重新启动并逐渐提速直到其再 次达到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如此循环运行。实际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调整每一幅固定撬道上的轨撬运行密度,以保证在需 要时,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和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中的乘客可以较方便进行换乘。权利要求一种运载装置,其特征是载装置包括有固定的固定撬道和(1)可沿固定撬道移动的轨撬(2),在整个固定撬道的长度方向上间隔排布有多个滚轮(3),所述滚轮通过转轴安装在固定撬道上并由电机驱动旋转,所述轨撬座落在滚轮上并由滚轮驱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装置,其特征是轨撬(2)底部设置有短轨(21),轨撬通 过短轨座落在滚轮(3)上,轨撬两侧设置有方向锁定滚轮(22),轨撬通过方向锁定滚轮与 撬道上的定位导向面(13)接触,对轨撬侧向定位并导向。3.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是它包括有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载装置,所述的固 定撬道(1)至少有两幅;固定撬道(1)中有一幅为辅助撬道(11),其余的固定撬道为恒定运 行撬道(12),辅助撬道旁间隔设置有多个停靠站(4);在正常运行过程中,辅助撬道上的轨 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并在到达停靠站时停靠一段时间,而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在正常运 行过程中始终以一定的速度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其特征是所述恒定运行撬道(12)具有 相邻的多幅,在正常运行过程中,各幅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之间的相对速度为零。5.一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行方法是a.在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基础上进行正常运行,在正常运行中恒 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始终保持移动,而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在停靠站之间移动时有一段时间 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b.在正常运行中,不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始终停留在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 撬中;而需要在下一个停靠站下车的乘客,如果其不在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则在辅助撬道 上的轨撬与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相对速度为零的一段时间内由恒定运行撬道上的轨撬 换乘到辅助撬道上的轨撬中;当辅助撬道上的轨撬到达停靠站并停止时,需要下车的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元庆
申请(专利权)人:张元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